華為緣何給應屆生開出百萬年薪?都因為這個專業

2020-12-13 中國網新聞中心

原標題:華為緣何給天才少年開出200萬年薪 因為人工智慧專業實在太火了

日前,華為的一則薪資通知火了,8位「天才少年」被給予89.6萬至201萬的年薪,引發不少人關注。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這8位應屆博士生全部來自清華、北大、中科院等名校,分別學習人工智慧、計算機、機器人等專業。

近年來,人工智慧專業十分熱門,就在今年3月,首批35所高校被教育部批准新設立「人工智慧」專業。來自招聘網站的數據顯示,2019年二季度平均薪資最高的15個崗位幾乎全部被人工智慧相關專業壟斷,最高的推薦算法類人才招聘月薪高達3.7萬元。目前,不少公司或大公司設立專門部門從事人工智慧相關領域研究,包括商湯科技、曠視科技、百度、京東等。有人力資源相關專家表示,人工智慧的博士頂尖人才非常稀缺,不論去哪家公司都會得到「special offer」,因為這一專業技術門檻高、人才培養周期長,而他們所做的科學研究的確有利於公司的高速發展。不過專家表示,國內其他企業和行業不必攀比、學習,人工智慧熱是暫時的,各行各業都有其發展價值。

發現

8位天才少年研究領域都與人工智慧分不開

據了解,華為所招聘的8位天才「少年」,全部是名校的前沿研究領域博士生。比如排在第一位的鐘釗是中國科學院大學2014級碩士生、2016級博士生,培養單位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碩博階段攻讀專業都是「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秦通,2015年從浙江大學控制系本科畢業,後在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所讀博士。研究興趣主要包括機器視覺SLAM,視覺慣導融合,多傳感器定位。視覺慣導裡程計被大量應用於機器人領域,通過融合視覺觀測值與慣性測量值,能夠準確估計物體的位置和姿態。

賈許亞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研究領域為SDN(軟體定義網絡),擅長數學建模,他曾在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中發表多篇論文。

李屹,畢業於北大數學學院,研究領域為計算機視覺,碩博連讀生,今年7月剛剛畢業。

管高揚,畢業於浙江大學創新軟體研發中心,研究方向為物聯網和邊緣計算。

王承珂,高中時因競賽被保送北京大學,本科直博,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與技術學院,主要研究終端功耗。

林晗,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何睿,畢業於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計算數學專業。

據了解,華為一直宣傳要打造「全棧全場景AI能力」,比如,華為曾表示,將在全雲化網絡基礎上引入全棧全場景AI能力,打造「永不故障」的「網絡自動駕駛模式」,以架構性的創新從根本上解決電信行業的結構性問題,實現自動、自優、自愈、自治的網絡。具體來說,從昇騰AI晶片,到雲、邊、端全場景的Atlas智能計算平臺,為電信客戶提供強大而經濟的算力;FusionMind人工智慧平臺通過全棧雲化數據中心讓AI靈活部署;將AI引入全快閃記憶體和分布式雲存儲,幫助客戶5G和AI時代構建智能數據底座。此外,還有自動駕駛、基站智能節能、AI綠色能源方案等,都涉及到人工智慧技術。

現狀

二季度招聘中薪資最高的絕大多數崗位都和人工智慧有關

綜上來看,這些學生研究領域都與計算機、自動化等方向有關。鍾釗的導師、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劉成林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幾年人工智慧領域比較火,這幾年研究所從事自動化方向的出去找工作給的薪資都比較高。這個領域、工業現在發展比較快,對人才的需求比較高,給的薪水比較高,這也是比較正常的。但是像(華為)這樣,有點太高了,我們都感到很驚奇,過去來說超過百萬的很少,鳳毛麟角,去年超過60萬就比較高了。從我們的角度來說,自動化方向培養的學生總體來講都是比較優秀的,因為自動化大部分是搞人工智慧的,在人工智慧的各個方向,人工智慧領域的工資偏高。」

高科技熱門方向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工資偏高,從事網際網路招聘研究的BOSS直聘研究院肯定了這一說法。其對北青報記者表示,從2019年第二季度的招聘情況來看,平均薪資最高的15個崗位全部被前沿技術崗位壟斷,其中絕大多數都與人工智慧有關,招聘月薪最高的崗位仍是「推薦算法」,平均薪資36950元,數據架構師、搜索算法、架構師等薪資都超過3萬元,此外,深度學習、機器學習、算法工程師、圖像算法、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數據挖掘等專業都榜上有名,行業平均月薪超過2萬元。

GMIC北京2018大會發布的《AI人才競爭力報告》顯示,2019年本科就業綠牌專業(失業量較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基本與AI相關。

不過,專家認為,華為作為實力超強的高科技企業,給畢業生百萬年薪無可厚非,但國內其他企業也不必攀比、學習,我國現在的薪酬標準仍在發展中。並且,人工智慧專業的熱度也是暫時的,其他專業也各有所長,不同行業之間無需攀比。

稀缺

人工智慧人才供不應求 專業技術門檻高

工信部教育考試中心副主任周明曾在2016年向媒體透露,中國人工智慧人才缺口超過500萬人。也就是說,人工智慧方面人才目前的確比較稀缺。

人工智慧人才的稀缺也是由其技術門檻高決定的。商湯科技人力資源執行總監張春娟告訴北青報記者,「人工智慧高的技術門檻,決定了 AI 人才需要較長周期的培養。目前人工智慧產業迎來爆發的同時,造成了大量的人才缺口。人工智慧企業想要形成技術壁壘保持領先,最關鍵的制勝因素就是人才。尤其是在AI場景快速落地的當下,AI企業急需大量應用型人才,能夠把科學理論和產業化結合起來,打破兩者之間的疆界。」她表示,AI技術將是推動國內科技革命和經濟增長的一大動力。理解和應用AI將成為很多行業從業人員必備的技能。在人工智慧引領行業變革的新時代,懂得在行業中運用人工智慧,將會成為個人和企業的一大優勢。

曠視科技的負責人對北青報記者表示,「人工智慧專項人才在全球範圍來說都是稀缺的、供不應求的,一方面是由於行業需求旺盛,一方面是人才供給稀缺。」

一名大型科技公司的招聘負責人對北青報記者表示,「博士人才真的很『貴』,尤其是頂尖人才,不止是華為,每個公司都願意給他們開高薪,我們每年也會給很多優秀的博士生『special offer』,年薪大概在60萬到100萬左右,不過沒有200萬那麼高。其中算法類的人才是目前比較熱門的,包括視覺、語音、深度學習這些方面的。事實上,公司招聘他們並不是指望他們立刻就出什麼成果,也許他們的研究10年內都無法給公司賺錢,但他們確實有利於公司的高速發展,比如一些前沿領域,或者一些儲備技術,這些能為公司帶來長遠的價值。」

那麼哪些人才是人工智慧公司所喜愛的呢?曠視負責人表示,「在我們看來,人工智慧基礎研究和人工智慧應用研發是有區別的,所以曠視在人才的培養上會側重兩個方向:研究科學家和全棧人工智慧工程師。」據其介紹,研究科學家主要聚焦在算法上,尋求對問題的本質解法,曠視希望培養出能獨擋一面領域專家;而打造「全棧人工智慧工程師」目的是要培養即能上九天攬月(算法設計和訓練),又能下五洋捉鱉(算法的工程化,研究問題和方式系統化)的全能戰士,他們既能做Research,又懂System,能建系統、造輪子。總之,全能型人工智慧是非常值得珍惜的,這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時曠視也正在完善人才培養機制,讓即便沒有AI背景的工程師也能通過在曠視的工作成長為獨當一面的人才。

關注

企業該如何吸引人工智慧人才

人工智慧領域公司如何吸引優秀人才?據張春娟介紹,目前,商湯科技擁有超過1000名科研人員,其中包括200餘位來自世界名校的博士生,是亞洲人工智慧領域最大的華人科學家群體。

有趣的是,除了有競爭力的收入外,商湯還依靠技術優勢吸引人才。比如商湯科技擁有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平臺SenseParrots和能夠搭載15000塊GPU的超大深度學習超算中心。憑藉商湯科技強大的計算力,其他企業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能訓練出來的模型,在商湯可能只需要一周時間。研究人員整體實力會得到快速提升,對人才吸引力很大。

此外,商湯也一直注重與眾多高校保持合作:商湯與香港中文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達成深度合作,形成協同創新校企聯合體,讓高校人才深度參與工業界的技術落地研究;以與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共同建立的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來說,整個項目中,商湯科技為清華大學深研院的研究生提供年度科研項目及專業實踐崗位,為每一位學生配以企業導師全程指導。

為了加強科研,企業還設立博士後工作站。2018年9月,經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批,北京市商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博士後工作站正式掛牌成立。商湯博士後工作站將配備商湯科技最強的科研導師隊伍,博士後人員能夠獲得充足的資源支持,並獲取參加國外學術會議的資助與交流活動的機會。

據曠視負責人介紹,曠視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西雅圖設有五大獨立研究院,員工超2000人,其中科研團隊佔比超60%,擁有國內外在申及授權專利1100餘件。在國際人工智慧頂級競賽中,曠視多次擊敗谷歌、微軟、臉書等知名企業,攬獲32項世界技術評測第一。對於曠視來說,人才是保障技術領先性和研發實力的基礎。通常來說,公司通過三個通用渠道、一個平臺和一個橋梁來進行招聘。三個通用渠道是:利用中國C9高校全覆蓋校招、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隊程式設計師奇才收攏、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吸納三個渠道招收人工智慧創新研發人才1000餘人。一個平臺是:藉助人力與社會資源保障部國家一級博士後工作站資質,為尖端人才提供平臺,35名博士進入企業工作。一個橋梁是:啟動海外人才領航計劃,聯合市政府、中關村管委會,海澱區政府引進姚期智、孫劍、危夷晨等18名海外院士、中青年科學家等計算機視覺「專才」配備團隊。目前,曠視科技已與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成立聯合實驗室和實訓基地,持續打造人工智慧高端人才集聚地。

聚焦

已有35所高校設立人工智慧專業

就業前景這麼好,今年,「人工智慧」專業也成為不少考生和家長眼中的香餑餑。2019年3月,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關於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根據通知,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首批「人工智慧」新專業建設資格,其中包括浙江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等。

4月,北京大學專門設立了「人工智慧研究院」。此外,已經有31所高校自主成立人工智慧學院,有24所高校已經成立人工智慧研究院。與人工智慧分不開的是,還有25所高校獲批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50所高校新增智能製造工程專業,96所高校新設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101所高校新增機器人工程專業,203所高校獲批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今年的高考生還發現,清華新增了「人工智慧學堂班」(簡稱「智班」),將從2019年秋季開始招收本科生,首批預計30人。智班成為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第八個實驗班,圖靈獎得主、清華大學交叉信息院院長姚期智院士將擔綱智班首席教授。此前,清華已經於2005年開設了「姚班」,也就是姚期智院士成立的清華學堂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姚班實行階梯式培養,前兩年著眼計算機科學基礎知識強化訓練,後兩年實施理論、安全、系統、機器智能、網絡科學、量子信息等方向的專業教育,覆蓋計算機科學前沿領域。

北大的「圖靈班」雖然成立較晚,2017年5月才成立,但很快,就宣布增設人工智慧方向。原先30人的班級擴展為60人,兩個方向分別學習。圖靈班在教學設置上,由北大數院教授為圖靈班學生指導基礎數學訓練;國內外頂級學者受邀引入前沿的專業課程;今後還會給學生大量參加海外交流的機會,使每位學生都將在國際名校進行交換學習,跟隨活躍在世界計算機科學研究一線的優秀學者從事科學研究。圖靈班成立的初衷,也是培養計算機界的領軍人才。

在浙江大學,也有一個「圖靈班」。是2019年新成立的,重點培養計算機領域卓越創新人才,首屆招本科生60名左右。浙大圖靈班實行全科式基礎強化,重視對學生理論知識和基礎能力的培養,在前兩年加強通識教育,以及計算機、人工智慧、信息安全、數學、物理等方面的基礎。

「我們期待培養出未來能在我國人工智慧技術與產業發展中發揮領軍作用,並有潛力成長為國際一流工程師、科學家和企業家的優秀拔尖人才。」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原校長鄭南寧表示。西安交大也從2018年設立人工智慧試驗班(在2018年的高考招生選拔20人,校內新生選拔25人,少年班選拔10人,共計招生55人)。

這一專業的學生學什麼?據透露,他們不僅要學習計算機、數學方面的基礎課程,還要學習認知與神經科學課程群: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基礎、人類的記憶與學習、語言與思維、計算神經工程等,以及根據不同方向開設的:無人駕駛技術與系統實現、遊戲設計與開發、計算機圖形學、虛擬實境與增強現實、機器人規劃與學習等等。

而圖靈班的學生還會更多接觸到與學科前沿接軌的課程內容,例如,「離散數學」課程除了覆蓋集合論、圖論等基本知識外,還講授博弈論、密碼學等延伸內容;這學期,隨著區塊鏈的大熱,圖靈班也順勢開設了區塊鏈相關的課程。

應用

人工智慧已在自動駕駛、語音識別等領域嶄露頭角

從百度公司的AI開放平臺來看,目前人工智慧已經在多個行業有所應用,包括智能教育、智能工業、智能零售、智能政務、智能農業、信息服務、企業服務等等。比如在自動駕駛上,可以針對車載場景識別駕駛員使用手機、抽菸、不系安全帶、雙手放開方向盤等動作姿態,分析預警危險駕駛行為;在語音識別方面,可以將60秒內的語音快讀識別為文字,可實現人機對話、語音搜索等。人工智慧代表了前沿科技的方向。

張春娟表示,商湯專注於賦能各行業,建構人工智慧商業生態。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商湯科技一方面深入垂直行業,為行業提供成熟的計算機視覺解決方案;另一方面不斷拓展覆蓋範圍,致力於用AI打通不同行業和領域,從而獲得交叉成熟效應帶來的巨大收益。目前,商湯科技在多個垂直領域的市場佔有率位居首位,涵蓋智慧型手機、網際網路娛樂、汽車、智慧城市以及教育、醫療、零售、廣告、金融、地產等多個行業。

相關焦點

  • AI 百萬級人才缺口:應屆生年薪50萬,沒出校門被搶光
    當很多大學畢業生還在為10萬元年薪歡呼時,炙手可熱的AI專業應屆生年薪已高達30萬~50萬元,幹個三五年後很有可能漲至80萬元。不過,這個價位主要針對的是研究生學歷人才。這是近日第一財經記者在第十九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人才與智力交流會(下稱「人才高交會」)上了解到的行情。
  • 2019年華為大學應屆生招聘,年薪高達200萬!
    2019年華為大學應屆生招聘,年薪高達200萬!本文1294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如今的華為,是許多大學畢業生夢寐以求想進入的單位,不僅是因為華為有著十分出眾的知名度,同時它給員工的待遇也是超乎人們的想像,華為,一個堅持不上市卻讓員工自己持股的中國最強科技公司。
  • 拿下華為百萬年薪的年輕人 母親「喜憂參半」
    來源:時代周報作者:陳佳慧8月12日,為期一周的「華為謝師宴」在武漢開啟。被邀請的8位博導,正是20天前流出的華為百萬年薪博士名單上那8位「頂尖學生」的導師。此次華為做東,博導們除了聚餐、週遊三峽,還將交流培養頂尖學生的經驗。
  • 年薪百萬,交大兩大人才入職華為,致力於科技發展!
    華為「天才少年」計劃19年就開始實施,計劃在2020年,面向數學,物理,材料,晶片,智能製造,化學等相關領域發展,招募200-300名青年學者,提供平臺致力於科學研究,參與攻克世界級難題,研究開發新的科技產品,旨在為社會的進步提供貢獻!
  • 華為發狠,應屆生年薪給201萬:談錢,就是給員工最大的尊重!
    自去年任正非宣布華為啟動「天才少年」的項目以來,已經有好幾位天才一走出校門便拿到了年薪百萬的Offer了,令人好生羨慕。 今年入職華為的2020應屆生,要數張霽和姚婷尤其矚目,年薪分別為最高檔201萬/年、第二檔156萬/年。 小匯我工作好幾年可能都不如他們一個零頭。
  • 華為給2019年應屆生開出天價年薪,最高201萬元
    文字|科創財經匯 楊陽編輯|周維據一份華為總裁辦的最新郵件顯示,華為對於今年招收的一批2019屆頂尖學生,將實行年薪制管理。在公布的8位頂尖學生年薪制方案中,年薪水平最低線為89.6萬元人民幣,最高線為201萬元。
  • 華為給應屆博士畢業生開百萬年薪,其中一人來自貴州遵義!
    華為給應屆博士畢業生開百萬年薪,其中一人來自貴州遵義!,該文顯示,華為將對八位2019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管理,並公示了令人羨慕的薪酬待遇,薪酬最高的達到201萬,均為博士。
  • 華為年薪百萬招博士是為能力而非學歷埋單
    (原標題:華為年薪百萬招博士是為能力而非學歷埋單)
  • 華為百萬年薪招聘應屆生:學歷絕不是一張廢紙!
    7月23日,一份華為總裁辦籤發的郵件引發熱議。這份電郵提出,華為對8位2019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管理,薪酬為100萬~200萬元/年不等。其中,鍾釗、秦通兩位博士的年薪制方案為182萬~201萬元/年,並列佔據8位畢業生年薪的首位。
  • 百萬年薪!福大本科畢業生入選華為「天才少年」!
    開出了最高達201萬元的年薪晚報君今天從福州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了解到今年福大也有幾名學生入選華為「天才少年」其中,本科畢業生鄭浩暉已經在華為任職此次以本科畢業生身份入圍華為「天才少年」計劃,並拿下百萬高薪,也正是對他強硬實力的再次認可。鄭浩暉:「我不是天才,我也不相信天才」據悉,鄭浩暉是在今年的4月份入選了華為「天才少年」計劃。
  • 華為百萬年薪招聘畢業生!其中優質人才的最高薪資可達……
    根據華為曾公布的招聘薪資來看,此次招聘,年薪保守為百萬級,甚至可達千萬級。2019年,根據媒體報導,華為招聘的10個天才少年,年薪都達到了百萬級別(RMB),其中兩人更是達到了200萬。這個數字,對就業市場稍有了解的同學就知道有多麼的可怕。
  • 年薪201萬的華為「天才少年」:有人開過300萬 我拒絕了
    來源:澎湃新聞年薪201萬的華為「天才少年」:有人開過300萬,我拒絕了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實習生 李玉婷近日,一則「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張霽和姚婷入選華為『其中,博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張霽拿到了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華為「天才少年」張霽8月4日晚間,已經入職華為兩個多月的張霽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電話採訪時回應了網上關注的問題。張霽坦言,華為兩百多萬的年薪確實讓自己感受到了壓力,但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期望。張霽還談到了今年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的女生鍾芳蓉,對她的選擇表示了佩服。
  • 年薪最高201萬!2019最受華為歡迎的專業居然是它!
    華為高薪招應屆生!高考報什麼專業可以拿到!最近,華為發布了一項通知,今年將要從全世界挑選出30名左右的天才少年,而且將對其中的八名頂尖的學生實行的是年薪制!這樣一張截圖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據新聞報導,華為公布了八名頂尖學生的年薪的方案設計,這八名人員全都是今年的應屆生,年薪最低為89萬,最高為201萬,引起了家長和學生的密切關注。
  • 華為給2019應屆畢業生開出200萬薪水?網友:知識改變年薪
    近日,一張華為任正非籤發的「電子郵件」截圖引發關注。根據媒體報導,華為宣布對部分2019年頂尖生實行年薪制,看8名應屆生的名單,他們全為博士學歷,年薪最低為89.6萬元,最高達201萬元。而國內科技網際網路行業的博士年薪水平平均在60-70萬上下,兩相對比,就可以看出華為的大手筆,顯現出華為對人才的重視程度。有人說,應屆畢業生就給出200萬年薪,任正非為什麼這麼重視人才?實際上,你應該問任正非什麼時候不重視過人才。
  • 華為年薪百萬「天才少年」,出自「雙非本科」
    最近大家都知道一件事:武昌理工學院2009級本科生張霽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華為這個「天才少年」計劃,是用最高的薪資待遇,在全球尋找最優秀的年輕學生。今年這四位青年才俊,年薪都在182-201萬的最高檔次,全球只有四位。
  • 華為應屆生工資有多高?年薪最低14萬,最高百萬不是夢
    這個工資在華為完全不算高!曾有報導稱華為董事、高級副總裁陳黎芳曾在有一年校招時介紹說,華為薪資從14萬到17萬起薪最高到35萬人民幣每年。為什麼華為會給應屆畢業生開出這麼高的工資呢?我認為有如下幾個原因。
  • 華為年薪百萬的應屆博士到底有多厲害
    ,碩博階段攻讀專業都是「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 鍾釗導師劉成林是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劉成林表示: 「這個事兒確實引起的關注度比較大,這幾年人工智慧領域比較火,這幾年研究所從事自動化方向的出去找工作給的薪資都比較高。 這個領域、工業現在發展比較快,對人才的需求比較高,給的薪水比較高,這也是比較正常的。
  • 華為年薪200萬招聘剛畢業頂尖博士,他們都是哪些專業緊缺人才?
    因為華為用200萬年薪招聘的這批頂尖博士生,並不只是會讀書,他們在各自領域,也是被膜拜的校園風雲人物,頂級學霸。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他們都是什麼專業的緊缺型人才!一、人工智慧專業年薪最高的是鍾釗同學 ,最高可拿到年薪201萬人民幣。而他,是中科院「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專業的博士生。他的導師,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劉成林教授就表示:這幾年人工智慧領域比較火,研究院從事自動化方向的出去找工作給的薪資都比較高!
  • 華為軍團應戰:不惜代價招人,27歲應屆生年薪200萬
    給應屆生天價年薪,背後是華為不惜一切力量招攬全球頂尖人才,以冀打贏這場史詩級的商業戰爭。情勢刻不容緩。在8月7日舉行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坦言,華為的晶片一直處於缺貨狀態,華為今年秋天將會上市搭載麒麟9000晶片的Mate40,「可能是我們最後一代華為麒麟高端晶片」。
  • 年輕人想改變命運,華為百萬年薪告訴你,這個老套路依然很有用!
    7月24日,華為給應屆畢業生百萬年薪的事兒,在微博上引發了上億人圍觀(羨慕嫉妒恨)。   早上蜜姐看到某財經群發了下面這張模糊不清的圖片,還以為是假消息。   不過,隨後媒體報導,已跟華為內部員工核實,郵件內容屬實:華為針對8位應屆博士畢業生實行年薪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