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婦孺皆宜,老少通吃。歡快熱情的旋律,詼諧幽默的歌詞。表演者載歌載舞、富有特色的動作,幾乎能讓每個聽過的人,張口就來。這便是《達阪城的姑娘》。
因了「達坂城」,我一直以為達坂是個非常大的城市。說起新疆時,也對「達坂」充滿期待。是怎樣的城市,才能養育出那樣的姑娘?終於到新疆了。終於到達坂了。還經過了好幾個達坂。而每一次經過「達坂」,我都忍不住想起這首歌,想起載歌載舞的「達坂城的姑娘」。可是,姑娘們呢?人呢?雖然沒見到「辮子長,兩個眼睛真漂亮」的達坂城姑娘,我的心偏偏跳得快一點又快了一點。
離開葉城,距離西藏近了又近了。這段從新疆到西藏的距離,經歷了幾個達坂。(不是達坂城)。原來新疆的達坂,在西藏被稱為埡口,高山頂的海拔最高處。兩個自治區的交界地段,全部稱為達坂。我回來仔細查看了一下,因為阿里過去隸屬西藏,所以這段埡口全部叫了達坂。我們共打卡了十一個達坂。回來查得:從葉城到拉薩,我們共經過五座5000米以上的大山,十六個冰山達坂,四十四條冰河……國道G219線新藏公路,號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條件最苦,路段最艱險的公路。我可以自豪地說,我們勝利地過來了!我們沒能打卡到全部,是忽略了還是沒有標誌呢?
中午十一點二十九分,我們經過第一個達坂,阿卡孜達坂,海拔3150米。這個高度,我們很受用,興高採烈地下去拍照。看到有一輛軍車拋錨,主動過去幫忙。我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像佛主初降,一付天地在我腳下的派頭。下午三點,到了麻扎達坂,海拔4969米。接近五千了。同伴中有人開始高反。這輛車上,我幾乎沒有反應,一個人下去打卡。我故意快走了幾步,感覺挺好。一個半小時後,經過科克阿特達坂,4090米。
一天經過三個達坂,沒有見到美女,也沒有見到一個「達坂城」的居民。在麻扎達坂,我遇到一個老者,六十歲,獨自駕車走新藏。我很敬佩。我們互相幫助拍了照片留影。後來的路上,我又見到他兩次。每次遇見,我們會熱情地互相招呼一聲。不知老先生回家後,是否安好?一定安好!傍晚到達三十裡軍營時,感覺到海拔3780米的高度,非常舒適。一個人走出去東轉西轉一番。
第二天早上九點多,我們到達康西瓦達坂,4269米。這裡有一座世界上最高海拔的烈士陵園。我們下去,向烈士們致敬!很快,海拔繼續往上,高反的同志早就難受了。我也老實了很多。十一點過,經過奇臺達坂,5170米。過五千米了。還沒到西藏,嚴峻的考驗已經到來。一點一刻,我們站在新疆西藏的交界點。連高反嚴重的閨蜜,也強打起精神下來打卡。我們的千辛萬苦,不就是為了一趟西藏之行?我走上這條最艱苦的新藏線,不就是為了踐行多次談起的約定?
太白說:「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我們的路線,沒有歧路,卻比太白感慨的難了幾多?這是一段被稱為死人溝的地段。全部在五千米以上行駛。其後的松西達坂,5248米,界山達坂,海拔5347米。紅土達坂的海拔為5380米。這是我們經過的最高海拔。當地有「進入死人溝,班公湖裡洗個澡,死人溝睡一覺」之說。
達坂的美麗,到達坂的辛苦,居然是這樣!比起古人「求之不得,輾轉反側」來,何如?在每一個達坂前,我保持著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動作,除了只有我一人下車的實現不了。我還試著用快走來檢驗自己。我動作稍微大點,尚能承受。跑,不行了。印象中最後一個達坂是阿里的馬攸木拉山達坂。我有記錄的最後一個!五千二百一十一米高海拔!
經過了這麼多的達坂,達坂城究竟有沒有?從烏魯木齊到吐魯番的路上,有一座名聞遐邇的小城,一座小城鎮。它的名氣,不是因為優美的自然風光,也不是來自醉人的民族風情;它也沒有驚人的古蹟和特別的故事。一首歌曲《達坂城的姑娘》讓它聲名遐邇。優美的旋律和一段質樸詼諧的歌詞,讓這個小城唱響到全世界。
達坂城鎮低處狹長的柴窩堡-達坂城盆地中,是個三面環山,西面開闊,呈半封閉狀態的小鎮。它還是南北疆的地理、氣候分界線。 達坂城是全疆風能資源豐富地區之一,著名的風口。那裡的風速達到平均6.1米/秒,位居全疆第二位。可惜,我們這次沒有時間深入到達坂城了。我只能遙想:美麗動人的達坂城姑娘和壯觀無比的風能發電!我希望有機會去一趟烏魯木齊,能我親眼目睹達坂城的美麗芳姿。
回想離開葉城時,知道要經過達坂的激動,多好笑有趣!王洛賓,你何止帶偏了我?你給全世界開了個玩笑。有多少人像我一樣,將達坂城放大成大都市?
(我的西行-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