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親子綜藝的熱播,讓育兒話題成為時下的熱點話題。不過,親子節目大多注重娛樂性,較少提及育兒觀念和育兒方法,本來明星的育兒方法只是一家之見,並不具有權威性和指導意義。
在安徽衛視每周三晚間21:15播出的王牌親子節目《超級育兒師》則不走娛樂化路線,不請明星嘉賓,不做秀,通過請育兒專家到場,一對一輔導的方式來幫助有育兒問題的家庭。節目中,育兒師運用「家庭會議」「規則板」「淘氣椅」等方法(工具),讓「熊孩子」變「乖孩子」,讓家長找到了「救命稻草」。
父母偏心不自知?專家指出:大孩子也需要擁抱
進入2010年,80後也開始逐步踏入準爸、準媽的行列,在改革開放大社會的的背景下長大的80後父母,育兒觀念相比60後、70後更個性、更大膽、更獨立。在生活上更追求創新性,在育兒方面更容易接受新的觀念和方式。《超級育兒師》以年輕父母、準爸媽為核心受眾群,以解決年輕父母的育兒困惑為節目理念,以輕鬆、富有戲劇性的方式傳遞科學育兒技巧。
去年,廣電總局下發通知,要求 「真人秀節目應注意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儘量減少未成年人參與,對少數有未成年人參與的節目要堅決杜絕商業化、成人化和過度娛樂化的不良傾向以及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的現象。」《超級育兒師》嚴格執行總局要求。不作秀,無劇本。真實反映家長的育兒困難,不會為了收視而過度剪輯,甚至激化家庭矛盾,並注意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
此外,節目組還根據中國家庭的實際情況組建了針對中國父母育兒難的專家團隊,其中包括,兒童心理學家蘭海、具備20年幼兒園園長經驗的廖慧茹以及從事心理學教育研究和應用已經20多年的詹紅紅。
兼具實用性和可看性讓《超級育兒師》在首季播出時就收到眾多家長的追捧。有網友表示,「《超級育兒師》每期都看,每期都看好幾遍,還拉上老公和媽媽,偶爾做點筆記」,「昨天的育兒師又把我看哭了,我試著教育孩子,你不要說效果還不錯」,「每次看啟發都挺大的,育兒師確實挺不一般的,短短的時間就能準確找出家庭的問題所在」。好口碑也引來國外媒體的關注,英國主流媒體《獨立報》就撰文盛讚《超級育兒師》。
有別於前三季,第四季《超級育兒師》呈現出新的特點。隨著二胎政策放開,多子家庭如何育兒將成為普遍問題。本季節目中,就更多關注到多子家庭,比如來自湛江的一個家庭,由於媽媽的注意力在最小的弟弟身上,11歲的姐姐不僅承擔了很多家務還要忍受不停哭鬧的妹妹。這是多子家庭的普遍現象,家長的注意力往往放在小孩子身上。
如何分配時間來陪伴多個孩子,如何讓大孩子肩負起照顧弟弟妹妹的任務又不感到自己被大人忽略?這成為育兒師著力去幫助家長解決的問題。在蘭海的幫助下,原本認為11歲的大孩子不需要擁抱的媽媽意識到自己的「偏心」問題,最終母女關係得到改善。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育兒師現場為家長解惑,節目播完後,工作人員還會進行電話回訪,跟蹤服務,對家長和孩子負責。正是節目組精益求精的製作態度,《超級育兒師》第四季更為火爆。據悉,節目組每天都能接到家長的求助信息,但是目前欄目組人手有限,有很多問題不能及時回復,也請家長耐心等待。
避免暴力育兒,專家支招:家長必須學會控制情緒
中國式育兒中最常出現「棒打出孝子」、「考上大學才是唯一出路」、「小孩子必須乖乖聽話」等錯誤的育兒觀念,《超級育兒師》提倡科學育兒,節目育兒專家蘭海表示:「教育就是一場戰鬥,一方是父母孩子和教育者,對手則是懶惰,自以為是,無知,自私和貪慾」。她反對「打」的教育方式,「孩子看到生氣就會『打』的父母,只會學到用『打』來解決問題。找到原因才是解決問題的基礎,父母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再去聆聽孩子的想法,並教會他正確的方式。」
暴力育兒側面反映出的是中國家長過度掌控孩子的問題。為了孩子的成長,家庭需要規則,但,蘭海強調:「家庭規則是針對家庭所有成員制定的,目的是發展孩子能力,保護孩子,指導、限制和要求孩子行為所制定的所有家庭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要求,不是父母掌控孩子的手段。家庭規則一定是始於愛的,有了愛就有尊重,有了愛,就有了發展」。
在這種觀點的指導下,節目中,面對不同家庭的實際狀況,蘭海靈活運用淘氣椅、規則貼、以及各種願景牆板幫助家長們制定規則,成效顯著。有觀眾表示:「對於我,這節目對我的警示作用蠻大的,至少我現在會運用節目裡提到的方法:淘氣椅。我們太需要這種類型的節目了,不像有些親子秀更多是為了娛樂,而這節目對我甚至我的家庭都產生很深的影響」。
暴力育兒有時候不僅體現在「打」,家長過度幹預孩子則是一種軟暴力。蘭海遇到一個過度保護孩子的母親。在母親過多的幹預下,反而讓雙胞胎兄弟之間產生隔閡,母子之間產生誤解。蘭海指出,「對於孩子的行為,我們應當去描述而不是從自己的角度做解讀。當孩子剛拿起一杯水,下一個動作還沒有做,你就先說『你拿這杯水是要給誰喝對嗎?』這樣是不對的,我們需要給孩子空間。作為母親要信任孩子,相信他能做好」。
蘭海同時指出,「有時候,父母需要對抗自己的擔憂,焦慮、急切,但是一旦你們扛過了這個階段,你會看到一個更加獨立,自信的孩子」。
《超級育兒師》並不單純是一檔電視節目,更像是一本時下最權威的育兒指南。在超級育兒師的幫助下,很多家長走出了育兒困境。育兒師解決問題最基本的立足點在於讓父母認識到「自己是孩子不良行為的主要負責人,孩子任何不好的習慣和行為其實都是自己影響的結果」。因此,育兒師只要靈活運用「家庭會議」「規則或者願景板」「淘氣椅」三個工具就能幫助家長和孩子建立良性溝通機制。比如,通過家庭會議召集對孩子有關鍵影響的家庭成員,讓其意識到孩子出現問題的原因。再通過所有家庭成員參與制定規則,尤其是讓孩子認可新規則,從而改善家庭關係。當孩子不遵守規定, 「淘氣椅」是懲罰措施,讓孩子在那裡坐x分鐘(根據孩子的年齡推算,4歲4分鐘,5歲5分鐘)。事實證明對於特別頑劣的孩子,實施這種懲罰比「打」來得有效。
不過,育兒師也提醒家長,不要盲目模仿節目中的育兒方法,畢竟每個家庭都是一個育兒個案。歡迎有育兒困難的家長撥打節目報名熱線4006390180,或關注節目官方微信「超級育兒師」進行報名,節目組不會收取任何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