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詩路興婺城 ——婺城區首屆詩路婺文化創意大賽側記

2020-12-22 浙江在線

2020-05-22 10:26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張苑 徐美琴 田雙雙

5月20日,婺城區首屆詩路婺文化創意大賽圓滿落幕。大賽共收到109個報名項目,30個項目入圍預決賽,最終,共10個項目分獲一二三等獎,15個項目獲優勝獎。

作為婺城文創行業的首次「大比武」,大賽吸引了系列「文創+」項目奔湧而來,湧現出了不少優秀文創人才,展現出婺城「經濟圖強」的新一輪強勁動力。

婺之設計

「設計為王」曾一度被文創界視作四字箴言。取材「婺」元素,玩轉設計感,成了此次大賽參賽項目的一大亮點,其中,極具代表性又富有誇張效果的婺劇元素獲得了不少設計師的偏愛。「婺劇文化創意產品」、「《婺言》—婺劇插畫作品及其衍生設計」、 「婺劇臉譜系列設計」等項目結合婺劇臉譜、道具、舞美等元素,將之應用於插畫、雨傘、表情包、書籤、背包甚至是面膜的視覺設計上,妙趣橫生。

地方特色文化假以卓越設計,通常為禮之首選。「花滿婺城筷」結合婺窯工藝,加入「花滿婺城」元素,製作成品不同的禮盒套組。「大將之風」則立足婺城以粟裕將軍為代表的紅色文化,開發出了諸如容納望遠鏡、指北針、手槍形狀的U盤等的文創品套裝。「竹裡婺城伴手禮」則以婺城漫山遍野的竹為表現載體,將竹製工藝加入保溫杯、籤字筆等日常生活用品中。「『禮婺』新文房四寶」則採擷婺學書香,設計出筆墨紙硯不同組合的禮盒。

婺之傳承

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帶動了一波又一波「非遺熱」。越來越多的人懷揣著一顆匠心躬耕傳承,並如願撬開了現代市場的大門,讓發展成為保護的方式,讓經濟成為傳承的支撐。「婺窯瓷印——銘記一輩子」項目以中國千年信義文化為靈魂,在形式上將婺窯工藝與篆刻藝術有機融合。項目落地中職學校,將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嫁接到了現代工匠的培養中。「《花滿婺城》扎染布藝畫」則以「婺州染坊」歷史文化品牌為依託,開發「花滿婺城」主題茶席等家飾,產品主要流向民宿等的裝飾需求。「『傳統體育文化+紅色印記』傳播公益平臺」則關注到中國武術文化的傳承,整合武術傳承人及校園特色體育課程資源,將武術技法的傳承與武術文化的傳播無縫對接。

傳承的是工藝,對接的是現代市場,自然融入了現代審美。「素唯竹韻」承襲婺州先民精湛的竹篾技藝,融合皮具鑲嵌工藝,開發背包等系列實用的竹製工藝品,年深日久,這些日日相伴的工藝品留下了歲月的包漿,成為有溫度的記憶。「牧童」則專注於手工技藝的傳承與利用,創作系列皮具,卻以傳統工藝創造出了頗具現代感的視覺效果。

婺之科創

在文創探路中,科技常常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顛覆既有格局,開啟行業新紀元。大賽中,「智能實時互動展示畫屏系統及運用」項目將一塊透明數位化顯示屏拉上了大擂臺。試想一下,你在逛展覽,透過透明玻璃,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展品,伸手一划玻璃屏,便能詳細了解展品信息,甚是驚豔。

「原創歌曲」項目則帶著團隊全程創作的《詩路浙江》、《雙溪》來到了大賽舞臺。小視頻夠美,舞臺夠靚,城市也夠豐富多彩,那就為之歌唱吧。從「二次元」走來的書審美,跟著愛好練就的嫻熟的製作技法,這群95後文創人以小而美的定位,探索專業領域大市場。

「婺花瑤」項目則立足既有茶花栽培及基地基礎,探索「傳統農業+文創」轉型,在茶花觀賞價值之外,深入梳理茶花文化、茶花葯用等史料,探索茶花精油、純露等深加工工藝,以「茶花手工皂」等日化用品叩開終端市場。

婺之暢遊

「文旅融合」是近年來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話題。旅遊到底有多少種玩法?大賽中,不少項目給出了不同的解讀。

「《跟著非遺去旅行》南山非遺研學遊」以精準鎖定婺城非遺文化為線索,深入開發南山旅遊資源,串聯雅畈漢灶婺州窯、安地巖頭村傳統扎染工藝等旅遊打卡點。「赤繪華圖——浙江省紅色文化宣傳服務創新項目」則以遍布婺城城鄉的紅色足跡為線索,對接黨員活動、學校研學遊等目標市場,開發紅色旅遊線路產品,配套相關服務。「『行行書院來』書院文化創意開發與傳播」項目則關注到金華書院文化,倡導書香遊學,以此為眼,暢遊婺城。

婺之平臺

有了如此豐富的文創項目作基礎,不少文創人開始琢磨做平臺。平臺導流,增值服務,豈不是為文創經濟插上了翅膀?

「『墨中遊』——『詩路金華』研學旅行平臺」借力「詩路金華」建設,以北山、南山等旅遊線路為基礎,為親子自助研學遊群體提供音畫「讀城」資料,服務深度遊,為旅遊景區提供旅遊講解內容拍攝及製作,雙向引流,實現共贏。無獨有偶,「婺鄉——金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網站」項目致力於詩路婺文化的挖掘和整理,以原創內容為婺城遊客提供豐富的信息服務,涵蓋風景名勝、名人生平等延展性內容,由此嫁接遊客資源,實現流量轉化。

1590114391000

相關焦點

  • 浙江首屆詩路文化帶景區講解員大賽決賽落幕
    央廣網杭州12月12日消息(記者張國亮)12月11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全省首屆詩路文化帶景區講解員大賽決賽在浙江省旅遊職業學院舉行,經過市級選拔、初賽、複賽,35位選手在報名的500多位全省各地詩路景區講解員中脫穎而出,上演終極
  • 水潤婺城湧金泉,白沙溪畔幸福城
    蔡豔介紹,白沙古堰潤澤千年,見證了婺城人治水興水、護水愛水的責任與使命。在婺城,轄區內有大小水庫65座,山塘199座,全區Ⅰ-Ⅲ類水質斷面達到98.4%。不僅孕育了全省最大的南山自然保護區,更是滋潤著金華市區百萬市民4億立方米的大水缸,水質位列全國三甲。
  • 新婺城人「六重大禮包」邀您溫暖留婺 一起過年
    讓我們只爭朝夕、奮勇前行,以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新姿態向前進發,讓我們攜手共創婺城美好明天,一起書寫美好幸福新生活!最後,祝願大家新春快樂、身體健康、闔家幸福!婺城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2021年1月8日@新婺城人,新年大禮包來了,請查收!
  • 美美與共的詩路文化帶
    本報首席評論員 徐迅雷 與山對話,與水交流,與詩融合。10月12日下午,浙江省詩路文化帶建設暨浙東唐詩之路啟動大會在天台召開。詩路文化帶,是在山水詩情中繪就內涵豐富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這裡有幸福美好家園,有綠色發展高地,有健康養生福地,有生態旅遊目的地;這裡有詩路文化名山,有詩路人文水脈,有詩意森林古道,有文化遺址公園,有詩路名城古鎮古村……美麗中國,詩畫浙江,串珠成鏈,美美與共。 「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天台是浙東唐詩之路的精華所在。
  • 「詩畫中國行」大型採風活動走進「花滿婺城」
    11月23日上午,由《美術報》社和金華市婺城區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詩畫中國行」大型主題採風活動走進「花滿婺城」,國內眾多知名詩人、畫家、書法家和新聞工作者相聚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聚焦「花滿婺城」的建設成果,以詩書畫為媒,為幸福婺城畫像。
  • 金華婺城舉行首屆教育節,「優學婺城」展新篇
    婺城區委書記蔡豔參加婺城首屆教育節。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11月21日上午,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首屆教育節開幕式暨綜合素質教育實踐基地授牌儀式在莘畈鄉舉行,伴隨著激情昂揚的音樂、喜慶熱鬧的獅舞、翰墨飄香的書法,「優學婺城·幸福城」的精彩畫卷在莘畈山水間徐徐展開。
  • 婺城區精心營造春節氛圍添彩「人文婺城·幸福城」
    春節臨近,婺城大地到處瀰漫著喜慶祥和的氛圍。婺城新區和江北老城區各重要節點、主要通道及背街小巷都被各種節日彩燈裝點得紅紅火火、年味十足。網紅西市街惹人醉近日,江北西市街美輪美奐、流光溢彩、喜氣洋洋,成為金華市民的網紅打卡地,吸引了一撥又一撥市民的到來。
  • 婺城「雙十大」百億項目獻禮建國70周年
    「四好農村路」工程 金華鐵路文化公園項目 建設內容包括:園路、廣場、景觀構築、綠化改造、停車場、基礎照明、休閒建築、8棟歷史性保護建築加固改造工程、鐵路陳列館布展等。項目總投資147213.85萬元,預計2019年5月份進場施工,年內完成新婺江西路以北部分公園建設並對市民開放。 婺城區2019年「老城區汙水零直排區」建設工程
  • 「最美的開封在詩裡行間」——2019「詩興開封」國際詩歌大賽終評...
    據悉,「詩興開封」國際詩歌大賽每年舉辦一屆,比賽內容豐富、延伸活動精彩,受到了海內外詩詞創作者的關注,參賽作品及人數逐年遞增,今年已是第六屆舉辦該賽事。本屆大賽於今年3月9日啟動,以新中國七十年古都巨變,西園再興為創作主線。
  • 「婺」熱你的心 「浙」有幸福年
    為此,婺城區推出公益性「冬令營」活動,切實解決留婺人員後顧之憂,不僅讓人想留下,還讓人留得住,留得好,真正「婺」熱了新婺城人的心。寒假伊始,婺城教育留婺過年——相約「冬令營」公益活動繽紛開幕。乾西小學以「幸福留婺,乾程錦繡」為主題,將冬令營分成乾、程、錦、繡四個班並授班旗。
  • 「婺商夜話」架起婺城政企「連心橋」
    5月23日晚,位於臨江工業園區的浙江先創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廠區內,傳來婺城籍音樂人陳越新近在婺全球首發的《親愛的婺城,親愛的你》激昂優美的旋律…… 在該公司三樓的會議室內,婺城區領導蔡豔、黃國鈞、徐妙芳、範鋒鑫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利用晚上時間,與部分重點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歡聚一堂、互動交流,暢敘友誼、共謀發展,「婺商夜話」政企懇談互動沙龍第一站在這裡拉開了帷幕
  • 向世界發出邀請《婺城》首部中英文版外宣片震撼發布
    近代以來,隨著「畫之大者」黃賓虹、著名報人邵飄萍、「何氏三傑」、「金氏五傑」等名人名家的紛紛湧現,使婺城文化迎來了群星璀璨的百年。無論是「金星與婺女爭華」的傳奇,還是李清照「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的喟嘆,婺城,這座歷史上一直以「兼容並蓄」聞名的城市,充滿著「大氣和諧」的精氣神。而熱烈奔放的東方一絕「金華鬥牛」,恰代表了這座城市的豪邁。
  • 八婺包括湯溪,不包含磐安 湯溪老地圖
    中國是個文明古國,不僅整體上文明歷史悠久,各個地方也有著豐富的地域文化,很多人對家鄉的地域文化相當自豪。「八婺」是什麼?金 星 與 婺 女 星 爭 華 之 地「八婺」是什麼?這裡先解釋一下「婺」字的意思,其實「婺」和「金華」這兩個名詞是出於同一個典故,婺是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金華」一名源於「金星與婺女星爭華之地」。金華市域春秋時屬越國。秦漢為烏傷縣,屬會稽郡。三國吳寶鼎元年(266)置郡名東陽,以郡在瀫水(即衢江)之東、長山之陽得名。金華設立郡府建置自此始。
  • 山水清音,詩路甌江
    現今能夠查到的所謂「甌 江山 水詩路」信息多來自文化旅遊新聞,於學理上論證者幾乎無見。與 溫州 本地的冷清形成對比的是,從1990年以來的20多年,新昌 成立「詩路」研究社,先後召開了7次學術會議,在學術積累的基礎上積極申遺。現在 溫州 博物館聯合 麗水 博物館策展了「甌 江山 水詩路」展覽,旨在拋磚引玉,有所反響。
  • 築巢引鳳 婺城區留學生創業園揭牌啟用
    12月30日上午,婺城區留學生創業園在婺城合豐科技園揭牌啟用。省海高會電子信息分會副會長王宏偉,區委書記蔡豔共同為留學生創業園揭牌。儀式由婺城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旭輝主持。近年來,婺城區委統戰部積極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文化認同為著力點,激發海外留學人員回鄉發展的積極性,探索婺城籍留學生創新創業的新途徑。通過整合資源、發揮優勢,積極搭建海外留學人員回婺創業的發展平臺——婺城區留學生創業園。一是落實硬體保障與合豐信息科技進行協商,劃定專門為海外留學歸國人員提供的空間場地,並為「海歸」群體提供「拎包入住」的優質辦公場地和一站式配套服務。
  • 800人同框定格,見證金華婺城的美麗蝶變
    近日,在浙江金華老鐵路站前廣場,一張婺城區史上最壯觀的「全家福」在這裡拍攝。800多名參與區塊徵遷的市、區相關部門單位和鄉鎮街道黨員幹部匯聚一堂,共同合影留念,共憶那段激情飛揚的徵遷歲月,共話城市發展變遷,共謀「雙城」美好未來。
  • 中國夢·小康路丨首屆「工行杯」浙江省書畫大賽作品選登(7)
    中國夢·小康路丨首屆
  • 花滿婺城 和美乾西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篇著名的艾青《我愛這土地》傷感美詩,勾勒起筆者無限的鄉愁。筆者是土生土長的乾西人,出生、成長、生活、學習、工作一直在這片土地上,如今已有32年教齡,這鄉愁就像這條向西流的婺水一樣流淌在蒼茫的大地上,「花滿婺城,和美乾西」讓我們一同走進金華西大門。
  • 行攝甌江山水詩路 抒寫山海名城傳奇
    本文導讀:由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溫州市雁蕩山風景旅遊管委會、中國攝影報、中央數位電視攝影頻道共同舉辦的首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