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通過黃金籤證獲得希臘永久居民身份並來到希臘定居的華人家庭,「子女教育」既是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最主要的挑戰:
截至2020年7月底,估計有8000-10000個中國家庭通過希臘「黃金籤證」獲得了希臘永久居民身份,其中至少50%在未來5-10年內是不會來希臘定居的。在剩下不到50%的家庭中,大約20%的家庭已經在希臘定居生活——其中大部分是孩子在希臘上學的家庭;剩下的30%,未來3-5年有計劃來希臘定居生活——其中一部分是希望帶孩子來希臘上學的。
霍慶川,公眾號:我們在希臘帶著孩子來希臘上學,越早越好
前段時間,一位陪女兒和外孫女在希臘生活的阿姨,和我聊到孩子教育的話題,她說到她的女兒每天「沉迷於抖音和遊戲」,以至於她「不得不」承擔教育外孫女的「責任」……
我聽到過不少的「例子」——有華人朋友認為,希臘私立學校和國際學校很不錯,「我」把孩子送進去可以了……
華人孩子來到希臘上學,就一定會成功嗎?當然不一定。如果來到希臘上學就可以「隨隨便便」成功,那中國至少可以有百萬數量的家庭有能力把孩子送到希臘來上學。
對於「孩子的成功」,每個人的標準是不一樣的。對於我們而言,我們定義的「孩子的成功」,就是幫助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做更好的自己。
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們女兒最近一段時間的畫作,順便聊幾句孩子養育的話題——泰一今年6歲,在國際學校讀2年級;她從三歲左右就很喜歡畫畫,而且很專心、很享受畫畫。
寫到這裡,我想分享三點想法:
1、父母才是養育孩子的主力。養育孩子,不但是為人父母的「責任」,也是為人父母的「機會」,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在古代社會,知識更新速度和社會變遷速度極慢,老人養育孩子完全沒有問題,甚至還有很多比較優勢;到了現代社會,由於知識、信息、技術的變遷速度太快,老人很難勝任養育孩子的責任,父母必須承擔養育孩子的責任,父母才是養育孩子的主力。
2、身教勝於言傳。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既要聽其言,又要觀其行;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這就是言傳身教。每天半躺著刷抖音和玩遊戲的父母,即便為孩子創造了優越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即便對孩子提出了各種「要求」,孩子也很難全身心投入學業和興趣愛好。
3、養育孩子要踐行長期主義。所謂長期主義,你可以簡單理解為「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以我們家泰一為例,從3歲到現在的3年時間裡,她平均每天會花至少一個小時的時間去畫畫——專注其中+享受其中,算下來,她的畫畫總時長已經超過了1000個小時;如果她能繼續下去——大概率是可以的,到她18歲的時候,她的畫畫總時長會超過5000個小時,這是一個很「恐怖」的時間積累。
養育孩子,我們也還在路上。
個人看法,僅作交流。
霍慶川
2020年9月13日於希臘雅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