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仿生兩棲機器人僅巴掌大

2020-12-22 金臺資訊

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研究人員近日表示,在對蟑螂和蜥蜴運動進行研究之後,他們研發出一種可應對複雜地理環境、新型手掌大小的高速兩棲機器人,能遊泳、水上跑步以及地面爬行。

本古裡安大學機械工程系仿生設計和醫學機器人實驗室從事動物運動研究,並將成果用於仿生機器人開發。實驗室主任大衛·扎洛克說,新型機器人的運動受蟑螂藉助展臂(伸開肢體)行走的機制啟發而來,通過設計,它還能像蛇怪蜥蜴那樣在水上快速行走。扎洛克表示,該機器人可用於農業、搜救以及挖掘。

在日前召開的國際智慧機器人和系統國際會議上,扎洛克和研究生阿維·科恩介紹了名為AmphiSTAR機器人的機械設計及其控制系統。在展示的相關視頻中,機器人可模仿蟑螂動作在地面(包括草地、泥地、碎石地等)急促爬行。遇到水時,它可以低速遊泳和水上奔跑,20釐米深的水坑也阻擋不了其繼續前行。

AmphiSTAR機器人為實驗室開發的STAR機器人家族中的一員,是一種輪式機器人,其下方裝有4個螺旋槳,槳軸通過展臂機構調整傾斜角度。機器人在地面行走時,螺旋槳充當輪子;在水中遊動時,如同魚鰭。此外,機器人安裝有兩個氣罐,確保其能夠漂浮在水面上,並在低速遊泳和快速水上奔跑之間平穩轉換。

試驗性的AmphiSTAR機器人在各種質地的地面上爬行時,速度可達到每秒3.6米。扎洛克說,他們未來的研究重點是機器人的擴展性和水下行進能力。

相關焦點

  • 諸葛亮的「木牛流馬」,竟是最早的仿生機器人,來看看多超前
    到了現代社會,伴隨著仿生機器人的出現,很多研究者都表示,原來早在三國時期,諸葛亮就研究出「仿生機器人」了。仿生機器人是如何出現的?研究資料顯示:最早的仿生機器人,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初,也就是說,距今不過是30年左右的時間,當時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研團隊模擬蟑螂的習性,製造出了一批昆蟲機器人。後來進入到21世紀,人類的科學技術迎來了飛速發展,仿生機器人也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動物被模仿,比方說美國科學家研究出了模擬禿鷹的仿生機器人,這種「機器鳥」竟然可以餵食幼鳥。
  • 仿生機器人的發展
    自然界生物的運動行為和某些機能已成為機器人學者進行機器人設計、實現其靈活控制的思考源泉,導致各類仿生機器人不斷湧現。仿生機器人就是模仿自然界中生物的外部形狀或某些機能的機器人系統。仿生機器人的類型很多,按其模仿特性分為仿人類肢體和仿非人生物兩大類。由於仿生機器人所具有的靈巧動作對於人類的生產和科學研究活動有著極大的幫助,所以,自80年代中期以來,機器人科學家們就開始了有關仿生機器人的研究。仿人型步行機器人是目前機器人技術的前沿課題, 是具有挑戰性的技術難題之一。
  • 仿生機器人分為哪幾類_仿生機器人研究現狀
    ,又可以將機器人分為水下仿生機器人,空中仿生機器人和地面仿生機器人。   今天,仿生機器人種類繁多,本文主要針對陸面仿生機器人、空中仿生機器人、水下仿生機器人領域中的部分典型研究工作進行介紹與分析。   陸面仿生機器人   在自然界中,陸面生物的運動方式多種多樣,有雙足運動方式,如人類;有多足爬行方式,如狗、壁虎等;有無足移動方式,如蛇類;有跳躍方式,如袋鼠、青蛙、蝗蟲等。
  • 仿生機器人:人類的好夥伴,你想了解它嗎
    相信我們不少人都聽說過仿生機器人,這一產品被稱為我們人類的好朋友。那目前它的發展如何呢?  1、仿生機器人是什麼?  仿生機器人是模仿生物特點,從事生物工作的機器人。它們可以彌補年輕勞動力的嚴重不足,解決部分人口老齡化問題和醫療問題。
  • 仿生機器人尚處初級階段,黃金時代的到來亦可期
    因此,仿生機器人已然成為了機器人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仿生機器人」是指模仿生物、從事生物特點工作的機器人。仿生機器人相較於其他移動機器人,具有更大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更適合在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中與人類協同作業,或代替人類工作。得益於人機互動、軟體機器人控制、機器人生物行走等新型技術的不斷發展,當前世界範圍內仿生機器人的研究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
  • 細數那些漂亮可愛的仿生機器人
    然而,除了仿人機器人,仿生機器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仿照我們人類的朋友——那些自然界的生物們,通過它們帶給我們的靈感而製造出來的機器人。  「仿生機器人」是指模仿生物、從事生物特點工作的機器人。目前在西方國家,機械寵物十分流行,另外,仿麻雀機器人可以擔任環境監測的任務,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二十一世紀人類將進入老齡化社會,發展「仿人機器人」將彌補年輕勞動力的嚴重不足,解決老齡化社會的家庭服務和醫療等社會問題,並能開闢新的產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 科技雲:仿生機器人
    仿生機器人,是指在外形結構或功能上模仿生物並進行工作的機器人。與普通機器人相比,它的內部元件更具智能化、微型化,材料也具有高強度和良好柔韌性,並能通過傳感器的精準信息反饋,及時調整工作狀態。 似犬類的 爬行仿生機器人 在眾多仿生機器人中,爬行仿生機器人體形雖略顯笨重,運輸能力和移動速度卻令人咋舌。
  • 這些優秀的仿生機器人,有些已經開始應用
    而現在,人類開始進一步對大自然探索,我們需要擁有其他生物的能力,仿生機器人開始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類的世界裡,它們像真實的動物一樣,擁有特殊的能力,用於從事人類無法勝任的工作!上周我曾做過一期類人機器人的節目,在節目裡說,類人機器人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遠不如仿生機器人有優勢,那麼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無看看這些優秀的仿生機器人。
  • 研究大於功效,仿生機器人如何落地應用?
    仿生機器人發展歷程「形似而神不似」,仿生機器人怎麼了?仿生機器人發展至今,「研究大於功效」是目前所普遍存在的一種情況。許多仿生機器人都有著概念上的強大效力,比如說波士頓動力早期非常出名的「大狗機器人」。
  • 2018值得關注的國產仿生機器人
    HEXA的出色表現使它在美國科技新聞界備受讚譽,有媒體宣稱,「它將成為機器人中的iPhone」。類似HEXA的便是模仿生物、從事生物特點工作的仿生機器人。仿生機器人的種類有很多,功能不盡相同。該蛇形機器人官方名稱為海底管道漏磁內檢測器,可在管道內部穿梭,利用油氣壓力穿行,通過高精度漏磁檢測技術,可以捕獲並存儲管道內外壁的腐蝕、缺陷信息,對缺陷點進行準確識別、精確定位。研發人員介紹,依靠大容量數據採集、匹配處理技術,可在短時間獲取數據,為管道出具一份數據全面的「體檢報告」。
  • 這些都是優秀的仿生機器人,有些已經開始應用
    人類從誕生開始對大自然的探索從未停止過,我們需要擁有其他生物的能力,仿生機器人開始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類的世界裡,它們像真實的動物一樣,擁有特殊的能力,用於從事人類無法勝任的工作!上周我曾做過一期類人機器人的節目,在節目裡說,類人機器人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遠不如仿生機器人有優勢,那麼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無看看這些優秀的仿生機器人。
  • Festo作為仿生機器人領域的一個神奇的存在
    ,就在幾天前又偷摸摸的發布了一款新的仿生機器人—仿海扁蟲機器魚BionicFinWave。 據外媒介紹,BionicFinWave以兩片柔軟的矽膠(Silicone)代替烏賊肉鰭,透過左右各9個支點協助進行波浪狀拍動,厲害的是,這複雜的結構僅由2顆伺服馬達驅動,並由另一顆馬達負責身體彎曲,控制機器人往上、下方遊動
  • 形似而神不似,仿生機器人如何突出重圍?
    但是,在陸地和空中時由於刻意模仿生物的運動模式,對機器能源的利用過於低效,像機器鳥還存在有效載荷太小的問題,因此嚴重限制了其使用範圍。比如,網紅機器人「獵豹」。這款機器人用四足奔跑,可以達到時速47公裡。用機器的方式超越了所有哺乳動物的運動極限。但它的問題是這種速度的耗電量實在過大。如果不能連接大量電纜,其使用時長僅為幾十分鐘。
  • 以大自然為師,可上天入地的11款仿生機器人
    本文轉載自資本實驗室(ID:coinsay)作者:齊達儘管人類已經藉助科技的力量改造了世界,但許多技能仍然為人類所不擁有,很多惡劣的環境仍然是人類的禁區。而經過大自然的「公平選擇」,使得某些生物具有我們所不具備的獨特「技能」「,也適合在人類難以觸及的地方生存。那麼,能否以大自然為師,如何向其他的生物學習,以提高我們在這個星球上的適應能力,並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正是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催生了仿生科技。
  • 15位學界、業界大咖深度解讀仿生機器人及機器人應用丨CCF-GAIR 2018
    6月29日國內最高規格AI盛會CCF-GAIR 2018盛大開幕,來自全球的頂尖學界和業界的大咖在AI前沿專場分享了許多乾貨,6月30日的CCF-GAIR 2018延續了第一天的火爆和精彩,計算機視覺專場、智能安全專場、金融科技專場、仿生機器人專場、機器人應用專場5個平行專場如期舉行,不同領域的50多位學界和業界大咖分享了他們最新的研究成果
  • 韓國在軍用仿生機器人領域發力
    原標題:韓國在軍用仿生機器人領域發力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國防部日前宣布將研發軍用仿生機器人,提升防禦與偵察能力,強化武裝部隊。 相關文件顯示,韓國正致力於開發幾款「應用精密技術的軍用仿生機器人」。
  • 2019值得關注的五大國產仿生機器人
    不過,就仿生機器人的具體應用結果來說,每個領域的表現各有優劣。在軍事領域,許多仿生機器人因能耗太大、噪音太強等原因為人詬病,導致其應用價值並不高;而在醫療、救援、看護等特定的垂直化場景中,仿生機器人的表現卻又出乎意料的好,哈佛軟體機器人實驗室研製的人工心臟就是軟體機器人成功落地的典型案例。該機器人的外體為矽膠澆築,內部螺旋狀埋設人工肌肉。
  • 仿生鯊魚、水下搜救機器人將亮相服貿會
    新京報訊(記者 張璐)2020年服貿會將於9月初舉行,記者昨天(8月9日)獲悉,仿生鯊魚、水下機器人等多款海洋智能裝備已經「整裝待發」,它們將在服貿會服務機器人展區「大放異彩」,為觀眾帶來驚豔的展出效果。水下機器人可以用於防汛搜救。
  • 揭秘最好用、最經濟機器人仿生手
    若比鄰是一家研發機器人仿生手的公司,憑藉此項目獲得有華強芯城和星雲智能硬體加速器聯合舉辦的2015 硬體創新大賽「最佳商業價獎」。   其核心技術是自主研發的機電傳感器,讓人腦信號傳到機器仿生手,從而讓機器手可以仿人手靈活活動。這樣,上肢殘障人士的日常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並能夠像其他人一樣尋求職業發展。
  • 人形仿生EX智慧機器人
    歡迎光臨我們公司……」2月14日,記者來到盤錦伊艾克斯機器人有限公司,「盤錦姑娘」蔣萊萊熱情地打招呼。她一頭銀色的短髮,漂亮的瓜子臉,一身銀白色護甲,說話時對答如流,眼睛有時還俏皮地眯一下,是一個可愛的妙齡少女。但是,下半身的鋼筋鐵骨,卻暴露了她的真實身份:機器人。「這是我們公司第二代人形仿生智慧機器人。」公司經理武興亮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