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師節快到了,不少學生也都開始考慮著怎樣給老師一個驚喜,要麼是做一些賀卡、紙鶴,要麼是送一些鮮花、照片。總體來說,是學生自願為老師準備節日禮物,而不是強迫。
但是,網上卻爆出這樣一則新聞,「福州某一中學班主任強令學生送禮,否則就轉班」。老師先是在班級群裡發起了投票,表示學生要學會感恩,這次教師節準備統一用班費為全科12個老師分別準備禮物,最後發起了投票,但是不管是」同意「還是」不同意」,最後還是要求送禮。
不是說感恩老師不好,而是這也需學生自己的選擇。其實哪有什麼「教師節必須送禮的規定」,正是因為學生還抱有對老師的感恩之心,才有學生為老師準備禮物,這個班主任強迫學生的行為,不僅會讓學生心懷芥蒂,還會將老師和學生間造成隔閡。
這件事本就不該強迫,強迫了只會讓學生心裡更不情願!
不說還好,如果班主任沒有強逼學生,那麼學生可能還會為了平時操勞的老師們準備禮物,但是一旦強迫,那麼這件事的性質就變了,一部分的學生還會被這種強制的行為激起反抗。
小王就是如此,對班主任的行為提出質疑,然後班主任竟以小王不懂感恩為理由,要求小王轉班。這種匪夷所思的情況,竟然發生在一位人民教師身上。
兩天後,該學校的工作人員稱:本校對違反師德師風零容忍,目前這名班主任老師已經被撤職處理,學校會根據關愛孩子的原則,繼續給當事學生做各方面的輔導。
本來一件平常事,竟鬧得這麼大,這名老師「理所應當」的思想實在敗壞師德風氣。
起始之風在於攀比、更在於關愛孩子。送禮是個大文化,碰巧遇到教師節那就更不得了。很多家長的想法也很簡單,僅僅是希望通過送禮,能夠讓老師多加照顧自家孩子,而教師節就是一個名正言順的好時機。教師節送禮,有的是孩子們對老師最真誠的感激,有的卻摻雜著成人間隱秘的心思。
隨著送禮的隊伍越來越大,攀比之風也隨之而來,所以禮物就越來越多、越來越貴。
社會的風氣就是這麼形成的,可以說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將這種事放在教書育人的老師身上就不合適了。社會風氣的傳染性是很強的,一旦深陷其中就難以自拔,那位中學的班主任便是深受其害。
教師節不是老師的「收禮節」,而是學生們的「感恩節」。
不管有沒有送禮,學生們的心意到了,這便足夠了。社會風氣造成師德敗壞,要整頓社會風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如今我們也看到了幾分希望。
不少學校採取最嚴格的管理措施,已經規定不允許學生送禮,老師也絕對不能收,只能收下學生做的小工藝品,比如千紙鶴、小星星等,杜絕了師德敗壞風氣的增長。
如今我們已經開始重視社會風氣這一塊,相信未來社會肯定會有所改善!
(歡迎觀看本篇文章,本文章由「小宇宙看世界」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