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熬死曹氏三代人,為啥要等到70歲才造反?他的擔心不無道理

2020-12-15 懷古品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認為一個人活到了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但卻不越出規矩;然而司馬懿活到了70歲卻發動了高平陵之變,起兵造反謀奪了曹氏的政權。當然,司馬懿不是聖人,他的兒子司馬昭早就有了異心,那司馬懿又為啥要等到熬死曹氏三代人才造反?他在擔心什麼?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廢除了三公,恢復丞相制度,並自任為漢朝丞相,而且基本平定了北方。這時候,曹操再次請司馬懿為官,甚至下令,如果司馬懿還像之前一樣不上任,那就把他抓了,於是司馬懿成在曹操手下做了官,與曹操次子曹丕的交情甚好。

後來曹操發覺司馬懿「有雄豪志」,讓曹丕提防些司馬懿,曹丕卻不以為然,而司馬懿還曾支持曹操稱帝,但曹操在世時都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篡位的罵名還是降臨不到曹操的頭上。

220年,曹操在洛陽病逝,他33歲的兒子曹丕取代了漢朝,坐上了皇位,彼時司馬懿41歲,司馬昭才9歲,那曹丕為什麼不擔心司馬懿篡位奪權呢?只是因為信任司馬懿嗎?

並不是,事實上這時候的司馬氏還無力與曹魏抗衡,兵權都沒有掌握在司馬懿的手上,雖然司馬懿在曹操生前期間帶兵打過仗,但司馬懿其實並沒有多大的權利,因為為人做事也是兢兢業業。

司馬懿真正帶兵,羽翼逐漸豐滿,是從47歲開始,這時候曹丕病重,在臨終前令司馬懿與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徵東大將軍曹休為輔政大臣。

226歲,曹丕死後,他22歲的兒子曹叡即位,改封司馬懿為舞陽侯,並且讓司馬懿做了驃騎大將軍。司馬懿慢慢得權,並且展露出了自身才能,曹叡則逐漸信任了司馬懿,甚至將司馬懿看成了第二個諸葛亮。

239年,年僅36歲的曹叡在洛陽病逝,臨終前託孤於司馬懿,此外還有一個大將軍曹爽,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司馬懿還不是一枝獨大,依然收到了制約。

但新登基的皇帝曹芳才8歲,面前有一個歷經三朝的重臣司馬懿,還有一個勢傾四海的大將軍曹爽,皇帝曹芳的勢力就顯得弱小了,而偏偏曹爽比不上司馬懿安分,專權亂政,一意孤行出兵伐蜀造成國內虛耗死傷慘重,起居自比皇帝,郭太后居於永寧宮更無自由。

朝廷內外都視曹爽為謀逆賊人,公元249年,已經70歲的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也未必就是想造反,他打著剷除逆賊,維護曹魏天下的旗號,讓蔣濟、高柔等人都願意助司馬懿一臂之力。

只是曹爽被剷除後,朝廷之中再沒有人能夠制衡司馬氏,而司馬懿也反應過來,為什麼不自己做皇帝?剛成年的曹芳可不是司馬氏的對手,也就有了那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全十冊)》屬於第十屆文津獎獲獎圖書。暢銷四十載,貫通上下五千年。兒童視角講述、歷史現場還原、百篇精彩故事、千幅寫實插畫及珍稀照片,讓孩子歷史胃口從此大開,進而了解自己,評價世界,其中也有趣的講述曹氏與司馬氏之間的關係,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此人熬死了曹家三代人,等到七十高齡才造反,他到底在怕什麼?
    而司馬懿在發動「高平陵事變」時已是七十高齡,足足「熬死了」曹家三代人!那他為何蟄伏了如此之久呢? 其實蟄伏如此之久也非他所願,實在是之前有心無力! 曹丕雖重用司馬懿,卻也記得曹操告誡他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之人」,因此對他心存戒備,於公元221年免去其督軍官職,升任侍中、尚書右僕射,雖然官職是高了,但手中卻沒了軍權,只負責處理政務。 因此此時的司馬懿還是沒有造反的實力,當時天下大亂,手中有軍權才有話語權。
  • 司馬懿為什麼等到曹睿死後才發動兵變呢
    其實也不要太針對司馬懿,也不要把司馬懿想得太過於陰謀論了。人家司馬懿也不是天生下來就像造反的。不是說在司馬懿投到曹操門下之後,就日思夜想找機會奪取曹家政權的,根本不是這樣。最多可以說司馬懿骨子裡有造反基因,隨著事情一步一步的發展,慢慢的被激發出來,這才最終走上高平陵之變,奪取曹氏最高權力的道路。能最終走到這一步,一半原因是因為內心的權利慾望在作祟,另一半也是逼不得已。而且司馬懿在曹睿死之前,根本就沒有奪取權力的機會,更沒有奪取權力的能力。因為曹丕還在位的時候,就感覺司馬懿能耐太大,恐怕司馬懿有二心,所以一直防備著司馬懿。
  • 熬死四代皇帝的女裝大佬司馬懿,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他熬死過四代皇帝,一生隱忍,老了才開始造反;他曾被曹操「三顧茅廬」,曹操還放狠話:他若不上班,曹操就給他上墳;他給武聖人牽過馬,還穿過諸葛亮送的女裝,那他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我們從幾件小事說起。諸葛亮實在沒招了,就送女裝給司馬懿,沒想到正中司馬懿下懷。他對鏡貼花黃,穿上女人的衣服後,在眾將士面前嬌羞地跳起了舞,眾將士不敢發一言。暮年司馬懿熬死你們我當王司馬懿的成功,一是在忍,一是在等。
  • 司馬懿73歲時夢見了什麼,因此而受驚,不久就去世了
    司馬懿的一生可謂是權謀的一生,也是隱忍的一生,他經過多年的隱忍熬死了曹操,熬死了諸葛亮,熬死了很多能夠與他抗衡的人,但他最終也難逃宿命的安排,在他73歲的時候他就病倒了,此時的司馬懿已經到了風燭殘年,任何的風吹草動似乎都有可能擊垮他,後來司馬懿做了一個夢,因此而受到驚訝,不久就病逝了
  • 司馬懿不讓後人為他掃墓,等到一千年以後,才知道其中原因
    臥龍是三國時期的代表之一,他們是諸葛亮和司馬懿。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司馬懿死後幾千年,後人為什麼不敢去掃墓。公元251年,73歲的司馬懿因病去世。司馬懿臨死前告訴後人:不要種樹,不要建造墳墓,簡單地發出哀悼,不要把財寶放在墳墓裡,甚至妻子也不能和自己一起埋葬。當時,皇室、貴族和大臣的謀士們都在有生之年就開始為陵墓做準備。
  • 司馬懿死前立遺囑:子嗣後代不準掃墓,千年後才知曉他老謀深算
    辛苦一輩子的司馬懿,終於也開始要為自己的後世做打算,然而他的墓室卻和別人不同,裡面沒有奢華的金銀財寶,只有簡簡單單的裝飾。不過等到司馬懿快要下葬前,這個時候他竟說出奇怪的遺囑,據有關記載:「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名器,後終者不得合葬。」
  • 郭嘉臨死前,對曹操說「司馬懿會反」,他是怎麼知道的?
    而郭嘉和司馬懿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謀士,他們二人同為曹操,為魏國做事,但是郭嘉在臨死前卻對曹操說司馬懿會反,叫曹操將司馬懿誅殺。歷史證明,司馬懿及其後代之後確實造反了,最後由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統一三國,建立晉國。那麼,令人疑惑的是,郭嘉是如何知道司馬懿會反的呢?郭嘉此人,獨具慧眼,擁有遠見。郭嘉早期並沒有跟隨曹操,而是追隨袁紹。然而袁紹只會仿效周公的禮賢下士,卻不知道如何用才。
  • 司馬懿73歲算高壽?他的弟弟活了93歲,跨越整個三國!
    普遍都認為司馬氏能夠最後篡魏,靠的是司馬懿熬死了曹家祖孫三代曹操、曹丕、曹叡。司馬懿享年73歲,在三國時期確實算是高壽了,但是他的三弟司馬孚更恐怖,從東漢到西晉,歷仕魏國五代皇帝,活了93歲!司馬懿、司馬孚的父親是司馬防,司馬防有八個兒子,因每人的字中都有「達」字,而且都比較有才,故時號司馬八達。司馬朗是老大、司馬懿是老二、司馬孚是老三,他們三人在曹操時代就受到徵辟,開始做官。
  • 司馬懿吸取曹魏教訓,留下一道遺命,從此再無後代給他掃墓
    司馬懿是漢末三國時期的傑出政治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後人一直將他與諸葛孔明相提並論,可見他的才智了。而他臨死前更是留下一道遺命,導致從此之後再無後代給他掃墓,這是為什麼呢?在三國眾多名人中,司馬懿最為人稱道的還是他的壽命,生生熬死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君主。
  • 諸葛亮每天吃一斤米,飯量也不少啊,為何司馬懿判斷他陽壽已盡?
    在《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的註解中,引用了一段《魏氏春秋》的記載,說諸葛亮的使者到司馬懿軍中,司馬懿問及諸葛亮平日飲食,使者回答「所啖食不至數升」。《晉書宣帝紀》也提到這件事,司馬懿問諸葛亮「食可幾米」,使者回答「三四升」,司馬懿由此認為諸葛亮吃得少,判斷他命不久矣。
  • 司馬懿奪權成功是因為命長?公元249年2月5日司馬懿政變奪取大權
    司馬懿奪權成功是因為壽命長?公元249年2月5日司馬懿政變奪取大權司馬懿之所以能夠奪取曹魏的實權,主要是兩個原因。第一, 他的能力太強,連續受到曹魏四代君主的重用;第二, 他太能活了,最終以73歲善終,熬死了四代君主。
  • 曹操派刺客刺殺司馬懿,司馬懿寧死不動,48年後發現仲達真高明
    司馬懿在魏武帝曹操在世的時候,司馬懿過著心驚膽戰的日子。司馬懿一直同曹操鬥智鬥勇,才換得了苟且偷生的機會。曹操是三國時期最愛才的雄主,他珍惜人才,麾下聚集了一大批文臣武將。而曹操對人才的態度很簡單,要不得到你,要不就毀掉你。而司馬懿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始為曹操效力的。司馬家世代為東漢王朝效力,司馬懿的父親就曾擔任過京兆尹,還曾對曹操有恩。
  • 孫權都把司馬懿熬死了,為何還沒一統三國?諸葛亮一句話就說透了
    有人解釋說,是因出了一個更狠的司馬懿,當然還有大神諸葛亮。可問題是,先是諸葛亮星落五丈原,十七年後更狠的司馬懿也死了,可反觀孫權卻還活著呢,非但沒能稱霸天下,反而把還把他自己的吳國,給折騰得雞飛狗跳,差點斷氣。顯然許多人說的,「人要能熬,熬到最後就是牛逼」,在孫權這是行不通的。他都比司馬懿能熬。那麼是什麼造成了孫權的這種尷尬和窘境?莫非曹操和劉備都說錯了?這個問題,在筆者看來,其實原因就一條!
  • 司馬懿是個人才,三國中,也只有這幾人能夠Hold他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他還沒進入仕途之前,就跟曹操有些暗鬥。現在講起了,其實,他真的會怕孟德,才不敢追隨。那麼,如此聰明隱忍的司馬懿,一生中,有哪幾個人能夠鎮住他呢?現在,下面聽小編詳細說來,不對的地方大家指出來,畢竟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觀點。還記得曹操剛穩定局勢,非常重視的一個人嗎?
  • 劉裕為何要把司馬懿後代滅族?王朝更替,因果輪迴,屢試不爽!
    司馬懿年輕的時候一直隱忍,到了老年來個反撲,爆錘曹爽,總攬軍政大權,不僅城府很深,而且會裝,司馬懿通過裝病給自己創造了諸多反撲的機會。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沒有父親那麼會裝,而是選擇了鋒芒畢露,直接將野心暴露無遺,不臣之心天下皆知。
  • 三國858:諸葛亮忌憚司馬懿之才,馬謖獻上一條反間計,孔明採納
    司馬懿自己請求防守雍、涼二州去了。諸葛亮大驚道:「司馬懿大有才能,倘把雍、涼兵馬練成精兵,便成大患,還是乘早出兵伐魏。」參軍馬謖道:「我軍剛從南方回來,人困馬乏,不宜出徵。要除司馬懿,可以另想辦法。」馬謖獻了一條反間計:派人往洛陽、鄴郡那些大城池去散布流言,說司馬懿要造反,讓他們君臣猜疑。諸葛亮用了這條計策,派人分頭行事去了。
  • 魏明帝曹叡登基時才20來歲,根基不穩,司馬懿為何不敢趁機篡位
    結果他沒料到,自己一語成讖。曹操自己活了65歲,在三國時代勉強算是長壽。但他的兒孫輩卻幾乎個個享年不永。曹丕公元220年登基,六年之後就撒手人寰,時年才39歲,只比曹操晚死了6年。他兒子曹叡226年登基,13年後去世,死時才36歲,比他爸爸還要短命,皇帝又換成了兒子曹芳。
  • 司馬徽把諸葛亮等人介紹給劉備,為啥不介紹司馬懿?原因很簡單
    而遇到水鏡先生之後,劉備得到了徐庶、臥龍、鳳雛等大才,實力發生了質的變化,逐漸在這亂世中站穩了腳跟!可惜說,正是有水鏡先生的幫忙,才改變了劉備的人生軌跡。那麼水鏡先生把徐庶、臥龍、鳳雛都介紹給了劉備,為啥不把「侄兒」司馬懿介紹給劉備呢?
  • 三國最大的贏家:「冢虎」司馬懿
    提起《三國演義》中的謀士,除了諸葛孔明外,就不得不提魏國的權臣司馬懿。他也是三國那段歷史上重要的人物!蜀國和魏國的較量,其實就是孔明和司馬懿的較量!只不過在這場鬥智鬥勇,互探虛實的你來我往中,諸葛亮早早地就病死在了五丈原!
  • 為啥說司馬懿家族才是三國最牛的?看看司馬八達你就懂了
    三國曹魏及西晉時重臣,東漢京兆尹司馬防第三子,晉宣帝司馬懿之弟。自曹操時代起,司馬孚就任文學掾,而後歷仕魏國五代皇帝,累遷至太傅。「高平陵之變」時,司馬孚協助司馬懿控制京師,誅殺曹爽一黨。後又督軍成功防禦吳、蜀的進攻,為司馬氏政權的穩固多有功勞。但他性格十分謹慎,自司馬懿執掌大權起,便逐漸引退,未參與司馬氏幾次廢立魏帝之事。西晉代魏後,司馬孚進拜太宰,封安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