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嫦娥」邱佩寧:我一生中只有一場戲

2020-12-18 老鄧侃青草

央視86版《西遊記》是許多人童年記憶的經典之作。劇中的人物儘量接近原著,所以都很受歡迎。不僅六小齡童,徐少華和其他主要演員成名,而且許多配角令人印象深刻。

「嫦娥本娥」

該劇由邱佩寧飾演的嫦娥仙子超凡脫俗,具有超凡的仙氣。讓很多觀眾在看過電視劇後對嫦娥有一個具體的認識,相信嫦娥應該是邱佩寧。

邱佩寧的原名是邱沛寧,1958年出生於北京一個軍人家庭大院子女。父親是一個普通級別的數字。她從小就喜歡跳舞。她考入了中央民族學院藝術系舞蹈專業,這也使她擁有了美麗的身材和獨特的氣質。

邱佩寧曾是北京戰友歌舞團的舞蹈演員,被楊潔導演選中扮演嫦娥的角色。捲髮娜的身體,溫柔的笑容,神仙的精神飽滿,她的嫦娥也是眾多版本中的最高讚譽。

然而,邱佩寧一生只玩過嫦娥,只玩過《西遊記》的86個版本。雖然嫦娥在劇中是一個非常卑微的配角,但是邱佩寧把這個角色刻畫成非常完美,讓人記憶深刻。

兩種關係

美麗的邱佩寧關係坎坷有兩種情感體驗。第一個老公是一個高級官員的兒子。據說這個家族有權力和權力,還有邱佩寧門當戶對。也許是因為包辦婚姻,兩人很快就結束了離婚。

當前的老公是美籍華人。兩人結婚多年,從未聽說過感情上的事。這段關係非常穩定。

電影《芳華》原型

邱佩寧是在軍隊大院長大的孩子,從小就見多識廣。她曾在中央電視臺工作,也曾在《紅樓夢》領域擔任演員。後來的邱佩寧放棄演戲,開始從事商業工作,從藝術家到富豪的轉變女性。

據說邱佩寧在國外生活了很長時間,但在北京有一家公司,她擔任董事會主席,當過兵的邱佩寧經常飛回北京管理公司事務,與戰友團聚。

值得一提的是,邱佩寧在馮小剛的《芳華》膠片中也提到了「邱佩寧」。據網友分析,邱佩寧就像電影中的「林丁丁」和「郝書會」的組合。

還有邱佩寧還有曾經去拍電影《芳華》去拍現場看馮小剛在起作用。

公益女神

現在邱佩寧已經62歲了,已經離開電視屏幕30多年了。現在邱佩寧是一家集團公司的董事長,她的身家是幾億元人民幣。30年來,她一直熱衷於公益事業,擔任公益基金會主席。

據統計,邱佩寧公司在全國捐建了100多所希望小學。在她的幫助下,數十萬貧困山區孩子實現了他們的學習夢想。

劇中的人物不僅充滿了童話精神,而且在現實生活中也充滿了童話精神。60多歲的她,雖然已經不再年輕,有了歲月的痕跡,但依然擁有影子,美麗大方那個美麗的女人,性情溫和。她熱心公益舞臺。

30多年後,嫦娥版本的邱佩寧仍然是許多版本中最經典的。雖然演藝生涯短暫,但她幸運地擁有了一個被用心刻畫、不斷被提及的經典角色。

大家對於邱教師的嫦娥還有什麼?歡迎留言,記得喜歡和轉發~

相關焦點

  • 62歲嫦娥邱佩寧依舊美豔,一生善事無數,家庭背景讓人望塵莫及
    她是最美嫦娥62歲依舊美豔,一生善事無數,家庭背景讓人望塵莫及說到嫦娥,想必很多人腦海中的第一印象都是西遊記中的嫦娥扮演者邱佩寧了,與別的版本的嫦娥相對比,這個版本的嫦娥更加飄逸出塵,讓人難以超越,而1958出生的邱佩寧現如今已經62歲了,卻依舊渾身散發著氣質美
  • 62歲「嫦娥」邱佩寧:一生只演了一部戲,息影后捐上百所希望小學
    於是愈發羨慕邱佩寧一般的人,好像歲月的痕跡從未磨損過她的美麗。邱佩寧此人有關邱佩寧此人的一生,還是十分順風順水的,可能這也是她得以經受過生活的風霜洗禮依然保持美麗的一大要素。由於邱佩寧從小喜歡舞蹈的原因,她接受過專業正規的舞蹈訓練,後來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藝術系舞蹈專業,畢業之後,邱佩寧做過北京戰友歌舞團的舞蹈演員,之後便去了《紅樓夢》劇組做起統籌片場雜事的場記來,也從中慢慢地學到許多關於演戲的東西。
  • 「嫦娥仙子」邱佩寧:一生只演一部戲,幫15萬少年兒童實現夢想
    世人對於嫦娥的印象應當是美麗且善良的,而這一形象在86版的《西遊記》中有著完美的體現,很符合人們心中那個美麗善良的嫦娥形象。 86版《西遊記》中的嫦娥是邱佩寧所飾演的,雖然出場並不多,但卻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 62歲邱佩寧高貴時髦,刺繡旗袍搭盤發優雅端莊,真值得中老年學
    文/小潤一提到「嫦娥」這個影視劇角色,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會想起86版《西遊記》中「嫦娥」扮演者邱佩寧老師。邱佩寧這一生只飾演過「嫦娥」這個角色,卻把她的美演繹得淋漓盡致,直到現在也鮮少有人能超越。當初還是青中年的邱佩寧老師,如今也已經62歲了。她這一生,經過很多事情,做過很多慈善,年輕時的她美麗脫俗,如今老年的她仍美得高貴又時髦,穿搭超適合中老年媽媽們學。
  • 「嫦娥」近照,62歲端莊優雅,用20多年捐建了107所學校
    5月9日,邱佩寧在參加某公益活動組織中亮相,只見62歲的她依舊端莊優雅,氣質不凡,看上去也非常年輕,而她就是央視86版《西遊記》中「嫦娥」的扮演者。一部西遊記影響了幾代人的成長,而在電視劇當中一些角色也給電視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比如飾演「嫦娥」一角的邱佩寧,被稱為是眾多版本中讚譽最高的。
  • 34年了,一女子只演一部作品,轉行成為董事長,一生善事無數
    每每想到那些經典的畫面,我總是會感慨萬分。最近這幾天,因為受到月亮的影響,我總是會想起《西遊記》中「嫦娥」這個人物。當時的嫦娥真的稱得上是仙子,超凡脫俗,貌美如花。之所以總是想起嫦娥這個人物,主要還是因為當時的扮演者邱佩寧。邱佩寧1958年出生在北京,父親和爺爺都是軍人。她沒有和父親爺爺一樣選擇從軍,而是喜歡藝術。
  • 一生只演了一部戲就退圈,今身價過億,捐上百所希望小學!
    娛樂圈是個名利場,有很多人進來了便再也出不去了,但凡事都會有個例外,邱佩寧就是那個例外,可能很多人聽到邱佩寧這個名字覺得很陌生,不知道這個人是誰,但若說起她演的角色,上至爺爺奶奶,下至如今的10後,怕是都知道這個人,她就是86版《西遊記》中嫦娥的扮演者。
  • 她一生只拍了一部電視劇,卻成為經典,如今身價過億建造百所學校
    這得益於製作團隊精益求醫的的職業態度,據悉,當年為了挑選女兒國國王,導演楊潔甚至不惜跑遍了大半個中國,也正是這樣一絲不苟的精神,才有了如今的傳世作品,而咱們今天要聊的是《西遊記》中,嫦娥的扮演者邱佩寧,即使如今數年過去了,她飾演的嫦娥至今無法超越。
  • 一生只演了一部電視劇,累計播放量超過百億,晚年成億萬女總裁
    或是《倩女幽魂》中妖魅冷豔的王祖賢,或是《大時代》中溫婉善良的周慧敏......這些人氣劇和經典角色陪伴了一代人的青春。今天小編所寫文章的主角也曾在一部經典名作之中有過精彩的表現,她就是邱佩寧。
  • 迪麗熱巴扮演嫦娥,她才配得上天宮第一美人
    這凡間的嫦娥,就已經是女神了。從天真嬌俏的青丘鳳九到深宮高牆中的霸氣麗姬,迪麗熱巴的古裝劇造型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近日熱播的《秦時麗人明月心》中,她化身為絕代風華的公孫麗,演繹了一段與秦始皇的愛恨情仇,彰顯了自己的演技實力。可見迪麗熱巴不僅擁有粉絲追捧的盛世美顏,更是潛力無限。
  • 一生風流的杜月笙,因孟小冬一句話,在62歲舉辦了一場婚禮
    孟小冬出生於1907年,她家是梨園世家,所以孟小冬從小就跟著戲班子東奔西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唱功,在12歲的時候就開始登臺唱戲,14歲的時候就成了戲班裡的臺柱子,連唱三個月都有人願意捧場。在上海演出了一段時間後孟小冬回到北京,繼續自己的學習和演出,漸漸有了「冬皇」的稱號,在這個過程中她遇到了同樣優秀的京劇藝術家梅蘭芳,他們倆在合作了幾場戲之後就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後來經人撮合孟小冬和梅蘭芳走到了一起。
  • 劉濤、迪麗熱巴扮演的嫦娥竟與趙麗穎平分秋色,下面你最看好誰呢
    邱佩寧版嫦娥是眾多版本中讚譽最高的。1986《西遊記》邱佩寧扮演的嫦娥無論是扮相還是氣質,都像極了神話傳說中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她表演的超凡脫俗,冷若冰霜,不食人間煙火,達到了演員角色的完美合一。邱佩寧的氣質經得住時間的考驗,80後一開始看西遊並不在意這個嫦娥,到了長大後才學會欣賞她的美。
  • 六段勵志美文,人生是一場戲,每個人都是戲中的角色
    人生是一場戲。既然是一場戲,每個人都是戲中的角色,對自己而言,每個人又都是各自的主角,同時又是他人的配角。任何一個角色離不開配角的襯託與扮演。從這個意義上說,人與人之間也是相互依賴著的,任何人不可能也無法離開群居而獨立生活,不可能「誰也不求誰」啊。
  • 明星集結《建軍大業》 一場戲一句詞也要精心設計
    儘管如此,他還是覺得「每一場戲都很難拍」。為此,他透露自己「曾經和劇組每一個人說,我們真的要很努力,這次我付出了平時拍戲4倍的力量,真是使出洪荒之力了。」   為了還原歷史,影片在場景設計上也是花了很大功夫。
  • 他是李小龍唯一承認打不過的人,62歲擊倒李小龍,跟妻子相守26年
    因為大家都把他做我自己的偶像,向他學習。無論是在國內,還在國外都是名揚四海、家喻戶曉的。他擊敗了很多武功高手,和他交手的過招人通常都會敗在他的手下。不過,小編倒是有了解到,其實曾經的李小龍,被一位62歲的長者擊敗過,不過,現在看來,或許李小龍只是想讓一下老者。而這也成為了李小龍這一生一個未解之謎,畢竟到底誰也不知道究竟是怎樣的。擊敗李小龍的老者是著名演員石堅。
  • 86版《西遊記》中10位女演員今昔對比照,可惜最美的她已經去世了
    —邱佩寧嫦娥仙子在劇中經常抱著毛茸茸的玉兔出現,臉上帶著暖暖的笑意,身上卻有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冷。那時的左大玢已經43歲了,但依舊有著高貴端莊的氣質,現在是國家一級演員,年齡也已經74歲了,但是依舊十分端莊優雅。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引發了一場大論戰,它到底帶給我們什麼樣的...
    這是一場大討論,更像是一場大論戰。 引起這場論戰的就是我們的「嫦娥五號」成功登月,首次在月球表面動態展示了中國國旗,並帶回來了兩公斤月球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