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辦:各省區市設立「總林長」,2022年6月全面建立林長制

2021-01-15 觀察者網

新華社1月12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林長制,通俗的講就是每座山、每塊林都有林長(幹部)負責。林長制是指按照「分級負責」原則,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體系,各級林長負責督促指導本責任區內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工作。

去年五中全會上,中央十四五規劃建議也明確提出要「推行林長制」。

為何要推行林長制?國家林草局局長關志鷗12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對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全面推行林長制,是生態文明領域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將有效解決林草資源保護的內生動力問題、長遠發展問題、統籌協調問題,更好地推動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

按照林長制組織體系,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總林長,由省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設立副總林長,由省級負責同志擔任,實行分區(片)負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實際情況,可設立市、縣、鄉等各級林長。

至於林長制全面推行的時間表,《意見》提出,確保到2022年6月全面建立林長制。

其實早在2016年,安徽、江西便在全國率先探索林長制改革。2016年,江西省撫州市率先試點「山長制」,武寧縣率先試點「林長制」。2017年3月,安徽省率先在合肥、安慶、宣城3市試點林長制改革,2018年率先在全國全面推開林長制改革,建立以黨政領導責任制為核心的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體系。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3個省區市開展林長制改革試點。其中,安徽、江西、山東、重慶等7個省市在全域推行試點,16個省份在部分地縣開展試點。

安徽省懷寧縣月山鎮復興村林長查正嚴與村民們護理苗圃 圖|懷寧縣林業局

《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全文如下:

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對於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為全面提升森林和草原等生態系統功能,進一步壓實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保護發展森林草原資源的主體責任,現就全面推行林長制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要求,在全國全面推行林長制,明確地方黨政領導幹部保護發展森林草原資源目標責任,構建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源頭治理、全域覆蓋的長效機制,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

(二)工作原則

——堅持生態優先、保護為主。全面落實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法規,建立健全最嚴格的森林草原資源保護制度,加強生態保護修復,保護生物多樣性,增強森林和草原等生態系統穩定性。

——堅持綠色發展、生態惠民。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優良生態產品、優質生態服務的需求。

——堅持問題導向、因地制宜。針對不同區域森林和草原等生態系統保護管理的突出問題,堅持分類施策、科學管理、綜合治理,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荒則荒,全面提升森林草原資源的生態、經濟、社會功能。

——堅持黨委領導、部門聯動。加強黨委領導,建立健全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體系,明確各級林(草)長(以下統稱林長)的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發展職責,強化工作措施,統籌各方力量,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三)組織體系。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總林長,由省級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設立副總林長,由省級負責同志擔任,實行分區(片)負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實際情況,可設立市、縣、鄉等各級林長。地方各級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承擔林長制組織實施的具體工作。

(四)工作職責。各地要綜合考慮區域、資源特點和自然生態系統完整性,科學確定林長責任區域。各級林長組織領導責任區域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發展工作,落實保護發展森林草原資源目標責任制,將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草原綜合植被蓋度、沙化土地治理面積等作為重要指標,因地制宜確定目標任務;組織制定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發展規劃計劃,強化統籌治理,推動制度建設,完善責任機制;組織協調解決責任區域的重點難點問題,依法全面保護森林草原資源,推動生態保護修復,組織落實森林草原防滅火、重大有害生物防治責任和措施,強化森林草原行業行政執法。

二、主要任務

(五)加強森林草原資源生態保護。嚴格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管理,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格控制林地、草地轉為建設用地,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域的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禁止毀林毀草開墾。加強公益林管護,統籌推進天然林保護,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落實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完善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強化森林草原督查,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草原資源違法犯罪行為。推進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強化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

(六)加強森林草原資源生態修復。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科學劃定生態用地,持續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等重大戰略涉及區域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深入實施退耕還林還草、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草原生態修復等重點工程。加強森林經營和退化林修復,提升森林質量。落實部門綠化責任,創新義務植樹機制,提高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

(七)加強森林草原資源災害防控。建立健全重大森林草原有害生物災害防治地方政府負責制,將森林草原有害生物災害納入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健全重大森林草原有害生物監管和聯防聯治機制,抓好松材線蟲病、美國白蛾、草原鼠兔害等防治工作。堅持森林草原防滅火一體化,落實地方行政首長負責制,提升火災綜合防控能力。

(八)深化森林草原領域改革。鞏固擴大重點國有林區和國有林場改革成果,加強森林資源資產管理,推動林區林場可持續發展。完善草原承包經營制度,規範草原流轉。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鼓勵各地在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和完善產權權能方面積極探索,大力發展綠色富民產業。

(九)加強森林草原資源監測監管。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不斷完善森林草原資源「一張圖」、「一套數」動態監測體系,逐步建立重點區域實時監控網絡,及時掌握資源動態變化,提高預警預報和查處問題的能力,提升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發展智慧化管理水平。

(十)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充分發揮生態護林員等管護人員作用,實現網格化管理。加強鄉鎮林業(草原)工作站能力建設,強化對生態護林員等管護人員的培訓和日常管理。建立市場化、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完善森林草原資源生態保護修復財政扶持政策。

三、保障措施

(十一)加強組織領導。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是推行林長制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強化組織領導和統籌謀劃,明確責任分工,細化工作安排,狠抓責任落實,確保到2022年6月全面建立林長制。

(十二)健全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林長會議制度、信息公開制度、部門協作制度、工作督查制度,研究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定期通報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發展重點工作。

(十三)接受社會監督。建立林長制信息發布平臺,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告林長名單,在責任區域顯著位置設置林長公示牌。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推行林長制實施情況第三方評估。每年公布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發展情況。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社會公眾生態保護意識,自覺愛綠植綠護綠。

(十四)強化督導考核。林長制督導考核納入林業和草原綜合督查檢查考核範圍,縣級及以上林長負責組織對下一級林長的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地方有關黨政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重要依據。落實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對造成森林草原資源嚴重破壞的,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政府在推行林長制過程中,重大情況要及時報告黨中央、國務院。

如何以「林長制」促進「林長治」?——專訪國家林草局黨組書記、局長關志鷗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提出確保到2022年6月全面建立林長制。這意味著我國所有的森林和草原都將擁有專屬守護者。

為什麼要全面推行林長制?各地探索林長製取得了怎樣的成效?如何保障林長制落到實處?記者12日採訪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局長關志鷗。

構建林草資源保護發展長效機制

意見提出,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要求,在全國全面推行林長制,明確地方黨政領導幹部保護發展森林草原資源目標責任,構建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源頭治理、全域覆蓋的長效機制,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

關志鷗說,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對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全面推行林長制,是生態文明領域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將有效解決林草資源保護的內生動力問題、長遠發展問題、統籌協調問題,更好地推動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他表示。

在關志鷗看來,全面推行林長制是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行林長制,就是要嚴格實行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制度,落實生態空間管控邊界,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築牢自然生態安全根基。通過建立林長制,明確生態保護修復的區域空間、主體責任和目標任務,著力解決本區域和跨區域的生態保護修復問題。

他說,隨著林長制全域覆蓋,將加強林草部門基層基礎建設,實現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從根本上解決保護發展林草資源力度不夠、責任不實等問題,讓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更有保障。

「全面推行林長制是壓實地方生態保護責任的關鍵舉措。」關志鷗表示,這項舉措強化了地方黨委政府保護發展林草資源的主體責任和主導作用,將各級林長明確為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使保護發展林草資源的責任由林草部門提升到黨委政府、落實到黨政領導,是林草管理責任制的突破和升級。

此外,他認為,全面推行林長制,有利於聚集資源和力量推進林草事業發展,使林草資源保護發展更有力度、更高質量。

各地積極探索以「林長制」促進「林長治」

2017年以來,安徽、江西在全國率先探索林長制改革,建立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保護發展森林資源責任體系。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3個省區市開展林長制改革試點。其中,安徽、江西、山東、重慶等7個省市在全域推行試點,16個省份在部分地縣開展試點。

關志鷗說,一些已經推行林長制的地區,因地制宜推出「林區警長制」「林長+檢察長」「民間林長」等系列新制度,形成了保護發展林草資源的強大合力,彰顯出強大的制度優勢,釋放出良好的治理效能。

他表示,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草原綜合植被蓋度、沙化土地治理面積等都將作為林長制的重要考核指標,因地制宜確定目標任務。各地要綜合考慮區域、資源特點和自然生態系統完整性,科學確定林長責任區域,落實好保護發展森林草原資源目標責任制。要切實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強化鄉鎮林業(草原)工作站建設,用好生態護林員隊伍,做到網格化全覆蓋管理。

「林長制是從基層的實踐總結提升的,其生命力在於實踐,在於解決廣大人民群眾的關切和需要。」關志鷗強調,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把林草資源的保護發展與人民群眾的需求始終緊密結合起來。各地要因地制宜、大膽創新,科學確定林長制的分級設置、主要任務等,根據資源稟賦的差異,實行分類考核,不搞「一刀切」。

全力推動林長制落地見效

關志鷗說,全面推行林長制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各方面力量,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確保改革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他表示,在推行林長制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從制度層面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和壓實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推行林長制的主體責任。國家林草局將印發貫徹落實意見的實施方案,指導推動各地建立林長會議、信息通報、工作督察考核等制度。各省級黨委、政府要結合實際,儘快出臺或完善實施方案和相關制度辦法,明確林長組織體系,由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林長。

國家林草局將按照中央要求,制定督查考核辦法,強化對省級總林長責任落實的監督考核,地方各級林長的考核結果要作為黨政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對責任落實不到位、履職盡責不到位的將嚴肅追責問責。

關志鷗還說,各地要積極探索構建林草資源管護的長效機制,加快現代化信息技術使用,建設林草生態網絡感知系統,推行網格化、精細化資源管理。國家林草局將對各省林長制落實情況進行通報,協調解決林草資源保護管理的重點難點問題。

相關焦點

  • 兩部門:各省區市設立「總林長」 2022年6月全面建立林長制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各省區市設立「總林長」,2022年6月全面建立林長制2017年,安徽省率先在全國探索建立林長制;同年9月印發《關於建立林長制的意見》。截至目前,全國已有安徽、江西、重慶、海南、山東等23個省份在省域或部分地區試點實施林長制。
  • 說新詞|林長制全面推行,主要負責同志掛帥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晨 黃岱昕/文 王坤源/製圖近日,中辦、國辦印發的一份文件,要讓不少領導幹部再多出一個「頭銜」——林長。到2022年6月,我國要確保全面建立林長制。在這份《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中,首先明確的,是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保護發展森林草原資源的主體責任。這個責任要有負責人,那就是林長。要全面提升森林和草原等生態系統功能,涉及多方面工作。因此,黨委領導、部門聯動就成為工作原則之一。要加強黨委領導,建立健全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體系,明確各級林長的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發展職責。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點出了誰來當林長。
  • 綠色發展要聞|中國林長制新政速覽
    2016年,江西省撫州市率先試點「山長制」,武寧縣率先試點「林長制」。2017年3月,安徽省率先在合肥、安慶、宣城3市試點林長制改革,2018年率先在全國全面推開林長制改革,建立以黨政領導責任制為核心的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體系。之後,江西、山東等地陸續全面開展林長制改革。
  • 淄博市召開總林長會議 推動林長制由「全面建立」向「全面見效」轉變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8日訊 11月27日,淄博市總林長會議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傳達學習2020年省總林長會議紀要,聽取淄博市林長制工作情況匯報,審議有關文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市委書記、市總林長江敦濤講話,市委副書記、市政府代理市長、市總林長馬曉磊主持,市副總林長宋振波、劉榮喜出席。會議審議了《淄博市林長制市級會議制度》《淄博市林長制工作信息管理制度》《淄博市林長制工作巡查制度》《淄博市林長制工作績效評價辦法》。
  • 林長制是加快林草業治理體系建設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體制和制度創新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指出,安徽山水資源豐富、自然風光美好,要把好山好水保護好。為了落實總書記的要求,各地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開展了林業監管體制和制度的改革探索。2017年9月18日,安徽省委、省政府正式印發《關於建立林長制的意見》,並在全省全面推進林長制,在林業草原的綠色高質量發展和提升全社會的綠色福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
  • 河南省多地開始試點林長制 林有人管 事有人做 責有人擔
    記者1月13日從省林業局獲悉,在推動多地試點的基礎上,我省全面推行林長制已為期不遠。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要求到2022年6月全面建立林長制,以進一步壓實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保護發展森林草原資源的主體責任,全面提升森林和草原等生態系統功能。在我省,全面推行林長制的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當中。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提案」復文
    2018—2020年,連續三年將適時適度擴大推行林長制改革作為重點工作研究謀劃,多次召開會議研究林長制相關工作。現結合您的提案,將推行林長制相關情況介紹如下:一、林長制改革情況2017年以來,安徽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指示精神,率先在全省探索推行林長制改革。
  • 四個「三重奏」 我市林長制唱出最強音
    尋烏縣加強對鄉級林長辦工作監督、調度,出臺了《尋烏縣林長制周抽查考核評分細則》等配套管理制度,鄉鎮每周林長制工作情況列入縣委、縣政府督查事項並實現每周通報,進一步提升了縣、鄉、村三級對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工作的重視程度。  「一張網」監管,多重管理壓實兩長兩員責任。
  • 官方解讀山東全面建立林長制的原因和目的
    齊魯網8月1日訊(記者姜洋 張銘偉通訊員 趙坤 宋輝)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今天召開的《關於全面建立林長制的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省森林等生態資源彌足珍貴,近年來,森林火災、林業有害生物、涉林違法等不斷威脅我省森林資源安全。
  • 濟寧林長制全面起效 9600餘名林長共完成造林6300多公頃
    近年來,當地以建立林長制為契機,大力發展現代林業,將全鎮森林資源納入林長制管理範圍,積極構建鎮村兩級林長制組織管理體系。 「鎮、村裡都設立林長辦公室,全部明確工作人員。比如村級護林員每日值班巡查,保護森林資源,發現問題及時反饋。鎮上還有4名專職森林防火隊員,對村級護林進行指導、監督、巡查,並做好應急處理。」泗張鎮林業科科長蔣開蒙說。
  • 景德鎮市領導林群到昌江區開展林長制巡林工作(多圖)
    中國江西網/景德鎮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楊汶鑫、記者羅明報導:10月12日,景德鎮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級林長林群深入昌江區開展林長制巡林工作。市人大常委會農業和農村工作委員會主任鄭新谷、市林業局局長朱平生、市人大農委副主任陳少華、市林業局副局長呂靈郎,昌江區委副書記、區長倪衛春,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李恩清、副主任王建安,副區長餘世建及有關單位、鄉鎮負責人陪同。
  • 新馬橋鎮林長制工作實施方案
    各行政村設立村級「正副林長」,分別由村兩委主要負責人擔任。2.設立林長制辦公室 負責轄區內森林資源保護與發展、護林員隊伍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分管林業領導任辦公室主任,成員以林業站工作人員為主。 研究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的有關重大問題;研究決定林長制工作的相關制度和辦法;協調解決推行林長制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協調處理涉及部門、地區之間的重大林權糾紛和爭議;組織開展執法監督和綜合考核工作。2.林長職責。
  • 林長制(3)丨林長制帶動安徽森林面積蓄積雙增長!
    安徽省在「十三五」期間以林長制改革為總牽引,全面提升森林資源總量和質量,全面加強林業資源管理和林業生態保護,全面深化林業重點領域改革
  • 崇義縣召開林長制工作新聞發布會
    12月15日,崇義縣召開林長制工作新聞發布會。在新聞發布會上,該縣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全縣推行林長制工作情況,並回答媒體記者提問。據悉,該縣自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以來,始終堅持將實施林長製作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圍繞林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全縣上下聚焦國土增綠、森林提質、資源保護等任務,不斷加大全縣森林資源培育保護力度。森林資源源頭管理責任更加明確,生態環境進一步得到改善,群眾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不斷增強。
  • 交通運輸部:到2022年覆蓋縣鄉村道的路長制全面建立
    中新網12月9日電 交通運輸部日前發布《交通運輸部關於全面做好農村公路「路長制」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在推動出臺農村公路「路長制」政策措施的基礎上,指導市、縣抓緊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儘快完善「路長制」運行機制,確保到2022年,覆蓋縣、鄉、村道的「路長制」全面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上下聯動、運轉高效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農村公路治理能力顯著提升。
  • 關於印發《市林業局2018年工作總結及2019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關於印發《市林業局2018年工作總結及2019年工作思路》的通知贛市林字〔2019〕3號各縣(市、區)林業局,機關各科室、局屬各單位:  現將《市林業局2018年工作總結及2019年工作思路》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實施。
  • 推進森林資源保護發展 加快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太原市全面推行林長制
    本報訊 根據12月4日市委常委會上審議通過的《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實施意見》,太原市年底前設立市、縣、鄉、村四級林長,著力構建「市級組織、責任在縣、運行在鄉、管理在村」的森林資源管理新機制,堅持綠化、彩化、財化同步推進,增綠、增效、增收有機統一,進一步推進全市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加快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步伐
  • 嵐縣「四個堅持」紮實推進林長制工作
    近年來,嵐縣堅持在一個戰場打贏脫貧攻堅和生態建設兩場硬仗,將綠色變為嵐縣底色,並於去年在全省率先探索構建了現代林業治理體系,以「四個堅持」 為抓手,深入推進林長制工作,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新路。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坐實責任。嵐縣高位推動林長制改革工作開展,由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擔任總林長,由7名政府副縣長任縣級林長,各鄉鎮也設立鄉級林長,村級設立村林長。
  • 績溪:推深做實林長制 譜寫綠色發展新篇章
    健全「林長+」強體系該鎮全面推進林長制改革,建立鎮、村、組三級林長工作機制,層層壓實責任,全鎮共設立各級林長49人,完善了日常巡查、督查督辦、績效考評等基本制度體系,確保一山一坡、一林一園都有專員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