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兒童遊樂帶動全家消費 火爆背後其實暗藏隱憂

2020-12-22 搜鋪網

細心的市民不難發現,現在湖城的多家商場都有體驗式兒童項目,有的幾乎佔據了購物中心的一整層。商家不惜把寸土寸金的賣場面積讓位給了兒童遊樂設施,瞄準的就是孩子能夠拉動全家來消費。然而,由於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範,兒童遊樂場的公共衛生狀況都是經營者「自己說了算」,這也讓不少家長感覺難以放心。

家長

找到「遛娃」好去處

「是兒子帶我們來這兒的,他覺得這家商場最好玩,每個星期至少來報到一次。」上周日晚,是個雨夜,但這絲毫沒有影響楊敏夫婦「遛娃」的心情。他們在湖城一家商場的2樓用完餐後,坐扶梯到了3樓兒童遊樂區,陪伴5歲的兒子騎木馬、坐滑梯、堆沙子,玩得不亦樂乎。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家商場專門開闢出一層樓針對兒童進行經營,光遊樂場就有3個,周邊還配有玩具店、服裝店、攝影店、洗浴場所等。雖然已經是晚上8時多了,但這兒依然人聲鼎沸,繞3樓行駛的遊覽小火車上坐滿了孩子和家長, 10元一趟的車一座難求。記者走了一圈發現,除了小孩子非常熟悉的海洋球池、蹦床、旋轉飛椅等傳統項目,這裡還有玩攀爬、拓展性的遊樂設施,以及沙畫、陶瓷上色等針對學齡兒童的動手專區。而幾乎每一處兒童遊樂區人氣都比較旺盛,由於一次只能由一名家長帶著孩子入內,在場外等待的家長數量可觀,有善解人意的經營者把wifi密碼張貼在告示牌上,以便孩子們玩得樂此不疲的同時,場外等待的家長可以手機上網打發時間。「眼下正是梅雨季,商場裡的室內兒童遊樂場所,提供了風雨無阻的體驗環境,帶孩子來玩耍,順帶自己購物吃飯,挺好的。」採訪中,市民紛紛表示自從成為家長後,重心就在小孩身上,孩子喜歡去哪兒玩,全家的休閒娛樂就跟到哪兒。而對於湖城越開越多的各種室內兒童樂園、親子園,受訪的家長覺得其比露天的兒童遊樂場所環境好一些,設施也相對新一些。

商家

兒童業態成撈金新手腕

記者走訪了湖城多家商場了解到,絕大部分商家都引入了兒童業態,特別是兒童遊樂項目,已然成為一些商場的「標配」,且呈現出場地不斷擴大、設備不斷更新的升級趨勢。

而對於商家爭當「孩子王」的做法,家長頗為「買帳」。市民白潔的女兒剛滿2周歲,雖然孩子還處在咿咿學語的年紀,但已經是多個兒童遊樂園的常客。「市面上的兒童遊樂園單次票的售價在每人50元左右,辦理了會員卡要優惠些,一般為5次200元, 10次300元, 20次500元,每次可以有一位家長免費陪同,有的親子園規定每增加一名陪同家長,要購買一張面額為10元的陪同票。」白潔說,雖然算下來今年以來為女兒辦理各類遊樂會員卡就花費了近2000元,但是考慮到參加這些活動鍛鍊了孩子的身體和膽量,而自己在陪孩子玩轉各種遊樂設施的同時也重溫了童年,和孩子的感情更親密了,花錢也就不手軟了。

和白潔一樣,眾多家長樂於每天下班或周末陪著孩子一起玩樂,並願意為此花錢。「商場的兒童業態在吸引孩子目光的同時,帶動了家長在這裡一站式消費,『一娃帶全家』的消費效應還是挺明顯的。」一家親子園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電商搶了傳統商業的生意,兒童遊樂作為體驗式消費,是電商網站無法取代的。每逢節假日,商場的兒童遊樂區總是人流最密集的地方,商家不僅從遊樂場上賺錢,大量客流還帶動了衣服、玩具、超市、電影等綜合性消費收益。最為明顯的是每到飯點,很多帶孩子來玩的家長理所當然就近用餐,從而帶旺了商場裡的餐飲店。

擔憂

兒童樂園暗藏隱患

記者在採訪中注意到,隨著更多商場瞄準「兒童經濟」,引進的兒童娛樂設施、布置的親子活動場地存在大同小異的情況,同質化競爭激烈。在團購網站上,價格戰已經打響,比如原價50元單次的兒童樂園票,團購價僅35元,已售出1097張。而隨著暑期的到來,各商場對兒童遊樂項目的宣傳促銷也進入到高潮。不過,比價格更讓家長關心的,是光鮮的遊樂設施背後清潔衛生是否過關。「遊樂場裡人很多,小朋友在裡面爬摸滾打,和玩具設備大面積親密接觸,但一些遊樂設施上卻不乏灰塵、奶漬、泥巴等,有幾次孩子在遊樂場玩好出來後,乾淨的襪子全黑了。」市民陳怡君經常陪孩子去遊樂場,她曾目睹一個3歲左右的孩子在滑滑梯時尿了,被家長抱走後尿液就一直留在墊子上無人清理。她還看到有的家長放任咳嗽、流鼻涕的孩子在樂園裡玩,有的孩子邊玩邊吃東西,食物碎渣掉了滿地。「遊樂園海洋球池裡的成百上千個小球,被有的孩子往嘴裡塞,用舌頭舔,互相扔著玩,這麼多球想來遊樂場也是不可能天天消毒的。」身為一名媽媽,陳怡君對兒童遊樂園裡的衛生比較擔憂,生怕孩子會一不小心傳染上病菌。「除了註明『2周歲以下兒童必須要穿紙尿褲』外,孩子進入遊樂園只是被要求將鞋子脫掉,沒有任何健康門檻,我覺得最起碼得給孩子測個體溫,把生病的孩子隔離在外。」採訪中,家長普遍認同商場裡的遊樂設施比較「高大上」,但對遊樂設施的消毒、清洗和衛生規範信心不足。

商家如何保障兒童遊樂場所的衛生?在記者走訪的幾家遊樂場中,每一家都表示場地早晚各打掃一遍,遊樂設施會定期擦拭消毒,對決明子沙池用專門的儀器進行紫外線消毒,海洋球則用稀釋過的酒精擦洗。平時,如有發現遊玩場所哪裡髒了,會第一時間清理,還孩子一個乾淨的遊玩環境。儘管如此,記者採訪中發現,鮮有遊樂場所公示清潔消毒記錄,商家用什麼消毒,什麼時間消毒,成了一個謎。

呼籲

家長自覺商家自律

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在國家出臺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和《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共規定了7大類28小類公共場所,但並不包括室內兒童遊樂場所。換而言之,目前國家對室內兒童遊樂場所還沒有明確的監管制度,也沒有強制性的衛生標準,在缺乏統一操作規範和指導的情況下,遊樂設施的衛生清潔,都是經營者自己說了算。

公共遊樂場所是兒童手足口等疾病的主要傳播場所,其衛生消毒工作狀況不容忽視。眼下,隨著暑期漸入佳境,將有更多的孩子湧入遊樂場所,採訪中市民呼籲商家有必要對此問題引起重視。「兒童場所的衛生隱患,首要問題是標準缺失,建議商家開始忙著張羅暑期檔優惠活動的同時,也要嚴格自律,建立起常態化的清洗、消毒衛生規範。」不少市民提出各大遊樂場所應配備一名保健人員,對入場的幼兒進行衛生健康檢查,各相關部門也應定期對兒童遊樂場所的衛生狀況與設施的安全狀況進行檢測。

採訪中,也有市民認為,保障孩子的健康衛生,家長同樣責無旁貸。進入遊樂園時,必須堅持讓孩子穿襪子入場,小寶寶必須穿紙尿褲,配合商家做好量體溫、洗手消毒等工作,為乾淨無憂的兒童遊樂環境儘自己的一份力。

(來源:湖州日報)

轉載免責聲明:凡本站註明 「來源:XXX(非搜鋪網)」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傳遞,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繫本站採編中心:0571-87015503-809,郵箱:zhousongping@soupu.com。

相關焦點

  • 商場將中庭改成主題樂園 兒童遊樂項目成高溫「吸粉利器」
    進入三伏天以來,寧波連續高溫天氣,商場也成了「避暑勝地」。不少商場從中嗅到了商機,紛紛採取相應舉措,適時打起「親子牌」,以兒童業態帶動全家消費。記者走訪發現,寧波不少商場紛紛把大面積黃金位置分配給兒童遊樂項目,甚至直接拿寸土寸金的中庭來擴充兒童業態。   在環球銀泰城,能明顯感受到這裡的親子氛圍。記者從商場的北大門進入,沿著中軸線走到南大門,僅這一段路上,就有4個兒童遊樂項目,儘管是工作日,但每個項目都有不少小朋友正在體驗遊玩。
  • 濟南商場兒童遊樂場超火爆 室外遊樂場月入過萬
    (在一家商場外面,蹦極設施吸引了不少孩子玩兒。)   近年來,兒童經濟在濟南各大商場綜合體唱起了重頭戲,以兒童遊樂場帶動的親子消費項目層出不窮,且收費不菲。孩子較小的家長普遍反映,帶孩子去商場玩兒,很難繞開各種遊樂設施,為了避免孩子哭鬧,每次都不得不多花錢。
  • 商場託管也成攬客絕招 無錫薈聚雲林聚焦「兒童」
    電商衝擊實體消費,為吸引顧客到店消費,商家可謂動足腦筋。以前賺「女人的錢」,如今不約而同把目光投向了「兒童」,各家城市綜合體不惜把寸土寸金的賣場面積都讓位給了兒童遊樂設施。
  • 無錫薈聚雲林購物中心:商場兒童託管成新型攬客絕招
    電商衝擊實體消費,為吸引顧客到店消費,商家可謂動足腦筋。以前賺「女人的錢」,如今不約而同把目光投向了「兒童」,各家城市綜合體不惜把寸土寸金的賣場面積都讓位給了兒童遊樂設施。錫山區薈聚·雲林購物中心相關負責人昨日告訴記者,購物中心內設的免費兒童託管中心一年已經接待了近2萬「小顧客」,正因為在錫城獨家設置了兒童託管的服務,與之相關聯的家庭式消費,如餐飲、服飾、教育等都保持了較高的盈利水平。   薈聚·雲林購物中心定位家庭消費,在全市首推的薈聚寶貝託管中心可以讓帶孩子購物的家長完全「解放」。
  • 購物中心:兒童遊樂園帶動潛在客流
    專家表示,好的兒童遊樂設施可以聚集人氣並拉動客流,吸引家庭到購物中心重複消費。  兒童遊樂園帶動潛在客流  望京國際購物中心的兒童遊樂區設置在中心廣場上,它讓望京購物中心看到了兒童樂園給商場帶來的商機和影響。
  • 朱永華:商場小型遊樂設施不能「遊樂」於監管之外
    作者:朱永華  眼下正是悶熱酷暑的三伏天,京城各大商場裡的兒童遊樂設施也迎來客流高峰。兒童遊樂設施花樣層出不窮,探險的、遊藝的,競技的……五花八門。然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這些商場超市內外的兒童遊樂設施的安全監管,尚是一塊空白。
  • 海豚兒童書店:打造體驗式閱讀空間 帶動家庭黏性消費
    以「童」引家,帶動家庭黏性消費    「體驗經濟」大行其道的當下,兒童業態受到購物中心的青睞,成為一大吸金利器。   近年來,商業地產火爆發展給品牌商帶來很大發展機會,特別是體驗商業。海豚兒童書店定位為「體驗式的閱讀成長空間」,是一種新型的兒童業態,在為購物中心帶來大量客流的同時也能帶來藝術氣息,更是持續受到眾多商業體的不斷邀約。
  • 杭州商場開始大辦遊樂場早教園 加碼兒童業態
    「我家附近新開的商場,有一層樓都是孩子玩的。周末有一起的嗎?」昨天,家住杭州城東的陳先生在微信朋友圈裡發出邀約。他說的新商場,指的是剛開業不久的杭州天虹購物中心。商場3樓有10000多平方米,作為兒童遊樂區域,目前有三四家面向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娛樂設施和教育機構。「單獨二孩」政策放開,讓兒童業態更受關注。
  • 兒童遊樂場生意不好了
    2019年已經過去一大半了,要說這一年中最火爆的生意,那就要說經營遊樂設備的生意了。遊樂設備是指可以提供遊樂玩耍的設備,遊樂設備針對少年兒童淘氣的特點,而精心設計的新項目。它那新穎的構思、別致的整體造型和科學技術含量集跳,爬,鑽,滑,蕩,滾,搖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遊樂設施。
  • 親子主題成商場「客流發動機」 有家長一天消費千元
    3歲孩子的母親彭楠楠告訴記者,自己現在逛商場往往先是帶著孩子上親子互動課,再參加手工製作培訓,中午去兒童主題餐廳吃飯,下午去室內兒童遊樂園,平均每次花銷在1000元左右。  如今,親子消費的熱潮已經席捲傳統商業區,不少大型的商業綜合體都引入了早教中心、兒童遊樂園、體驗式兒童用品購物商鋪。
  • 想在三線城市商場裡開家淘氣堡兒童樂園好不好?
    經營淘氣堡兒童樂園前期投資主要為場地、裝修、設備、宣傳四大費用。場地選址的話一般需要綜合考慮交通、人流量、周邊環境等因素,所以場地一般選在大型商場、商業活動中心。另外,想要在商場開的話首先明確商場是否有場地,場地面積大概有多大,還要考慮商場附近家庭人口數量及收入水平、人口密度、客流量、消費群體和消費檔次、交通是否便利、所選場地是否為本商場所定位的商圈,其覆蓋範圍有多大?這決定了遊樂場需要開多大面積。
  • 西安多家商場兒童遊樂設施 健康安全隱患多
    廣州3歲女童在超市遊樂場玩耍時被夾骨折;大連4歲男童在室內遊樂園玩電動車時被摔昏迷;上海一商場中的滑梯弄傷兒童手指……類似事件並非個例。作為吸引顧客的一個賣點,目前,兒童遊樂設施已經成為部分大型商場的標配,但記者昨日在西安市內走訪發現,部分商場中的兒童遊樂設施確有設置或運營不妥之處。一個個實例也在警醒著人們,孩子的健康安全不應建立在隱患之上。
  • 北京兒童遊樂園消費成近期投訴熱點
    昨天,市工商局發布了2月12315信息採集綜合服務平臺投訴分析,消費投訴顯示兒童遊樂園消費投訴成為熱點問題。如今,很多商場購物中心裡開設了兒童遊樂園,吸引了不少家長和孩子們,特別是到了周末,遊樂園成為孩子們的首選之地。
  • 2020年兒童遊樂設備
    面對現在這個特殊情況,兒童遊樂設備行業如何才能在新的一年裡順利前行,成為大家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新的挑戰就會有新的機遇。兒童遊樂設備發展了那麼多年,其中有很多遊樂設備是讓人印象深刻的。令人如在夢境的旋轉木馬,讓人驚險刺激的大擺錘,讓人驚聲尖叫的懸崖鞦韆。每一種遊樂設備都獲得過大家很高的評價。
  • 適合商場經營的遊樂項目有哪些?
    現在的商場已不僅是人們購物的地方,真的是吃喝玩樂一條龍服務什麼都有就等你來消費,很多投資者對於投資遊樂項目是很看好的。在商場經營遊樂項目還是要細細考量的,室內的原因噪音要小、體積要小、地板承重的問題重量要低,地基要求低。 那麼適合商場經營的遊樂項目有哪些呢?
  • 2020年兒童遊樂設備生意還能做嗎
    2019年已經過去了,這一年裡,你的兒童遊樂設備的生意還好嗎?在過去的一年裡,有過風霜,有過哀愁,有過憂傷,有過快樂。時間雖然已經過去,你又收穫到了什麼了。2019年對於做生意的人來說是艱難的一年。經濟形勢不太好,各行各業都在說生意不太好做。不是抱怨房租貴,就是在抱怨客戶少。
  • 商場中庭豈能空置?這裡有最適合商場中庭的遊樂項目推薦!
    中庭作為商場重要的交通樞紐,是人流聚集中心。商場中庭這麼的好的地段,適合放哪些遊樂項目呢?這些適合商場中庭的遊樂項目趕快安排起來吧。百萬海洋球池百萬海洋球池主要由滑梯和球池構成,所有遊樂設備都完美融合在超大型的海洋球池裡,每顆海洋球都使用PE食品級環保材料製成,大滑梯可供10名兒童並排滑入球池中。商場中庭放置這樣的遊樂項目,不但能營造出熱鬧的歡樂氛圍,更是商場聚集人氣的法寶。
  • 特色IP、主題樂園、沉浸式體驗 新業態賦能無錫親子消費市場
    特別是綜合體內的遊樂設施,消費人群以周邊家庭為主,不及時跟上市場需求客流就會逐步萎縮。「一些缺乏個性、毫無特色的兒童遊樂項目會慢慢被市場淘汰,取而代之的將是不斷突破創新邊界的親子新業態。像現在比較受追捧的就是寵物咖啡店或體驗館,不僅可以讓孩子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及行為特徵,家長也可以一邊陪同一邊喝杯咖啡放鬆一下。
  • 自製純天然護膚品暗藏隱憂
    原標題:自製純天然護膚品暗藏隱憂自製純天然護膚品暗藏隱憂純天然、抗敏感讓自製護膚品悄然流行起來。「若不是專業人士,用量其實很難用準。」該人士表示。李銘澤表示,各種製劑的配比一旦用錯,對肌膚也會造成很大傷害。此外,由於完全沒有添加防腐劑,自製護膚品細菌滋生的機率相對提高,抹在臉上可能導致皮膚過敏。標榜進口實為批發分裝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多家自製護膚品網店宣傳,其原料全部從國外進口,有些甚至說「與國際大品牌的護膚品原料一樣」。
  • 長沙商場愛念「兒童經」 成年人也搭車過六一
    臨近六一,不少家長帶孩子在商場選購兒童節禮物。    在中國家庭的消費模式中,孩子的手指向哪兒,鈔票就跟去哪兒。孩子主導消費的新趨勢,正導演出一幕幕「點石為金」的商業神跡,念好「兒童經」也成為商家的必修課。  又是一年「六一」到,長沙各大商場早已進入「萌萌達」模式,「搶人大戰」提前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