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市民不難發現,現在湖城的多家商場都有體驗式兒童項目,有的幾乎佔據了購物中心的一整層。商家不惜把寸土寸金的賣場面積讓位給了兒童遊樂設施,瞄準的就是孩子能夠拉動全家來消費。然而,由於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範,兒童遊樂場的公共衛生狀況都是經營者「自己說了算」,這也讓不少家長感覺難以放心。
家長
找到「遛娃」好去處
「是兒子帶我們來這兒的,他覺得這家商場最好玩,每個星期至少來報到一次。」上周日晚,是個雨夜,但這絲毫沒有影響楊敏夫婦「遛娃」的心情。他們在湖城一家商場的2樓用完餐後,坐扶梯到了3樓兒童遊樂區,陪伴5歲的兒子騎木馬、坐滑梯、堆沙子,玩得不亦樂乎。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家商場專門開闢出一層樓針對兒童進行經營,光遊樂場就有3個,周邊還配有玩具店、服裝店、攝影店、洗浴場所等。雖然已經是晚上8時多了,但這兒依然人聲鼎沸,繞3樓行駛的遊覽小火車上坐滿了孩子和家長, 10元一趟的車一座難求。記者走了一圈發現,除了小孩子非常熟悉的海洋球池、蹦床、旋轉飛椅等傳統項目,這裡還有玩攀爬、拓展性的遊樂設施,以及沙畫、陶瓷上色等針對學齡兒童的動手專區。而幾乎每一處兒童遊樂區人氣都比較旺盛,由於一次只能由一名家長帶著孩子入內,在場外等待的家長數量可觀,有善解人意的經營者把wifi密碼張貼在告示牌上,以便孩子們玩得樂此不疲的同時,場外等待的家長可以手機上網打發時間。「眼下正是梅雨季,商場裡的室內兒童遊樂場所,提供了風雨無阻的體驗環境,帶孩子來玩耍,順帶自己購物吃飯,挺好的。」採訪中,市民紛紛表示自從成為家長後,重心就在小孩身上,孩子喜歡去哪兒玩,全家的休閒娛樂就跟到哪兒。而對於湖城越開越多的各種室內兒童樂園、親子園,受訪的家長覺得其比露天的兒童遊樂場所環境好一些,設施也相對新一些。
商家
兒童業態成撈金新手腕
記者走訪了湖城多家商場了解到,絕大部分商家都引入了兒童業態,特別是兒童遊樂項目,已然成為一些商場的「標配」,且呈現出場地不斷擴大、設備不斷更新的升級趨勢。
而對於商家爭當「孩子王」的做法,家長頗為「買帳」。市民白潔的女兒剛滿2周歲,雖然孩子還處在咿咿學語的年紀,但已經是多個兒童遊樂園的常客。「市面上的兒童遊樂園單次票的售價在每人50元左右,辦理了會員卡要優惠些,一般為5次200元, 10次300元, 20次500元,每次可以有一位家長免費陪同,有的親子園規定每增加一名陪同家長,要購買一張面額為10元的陪同票。」白潔說,雖然算下來今年以來為女兒辦理各類遊樂會員卡就花費了近2000元,但是考慮到參加這些活動鍛鍊了孩子的身體和膽量,而自己在陪孩子玩轉各種遊樂設施的同時也重溫了童年,和孩子的感情更親密了,花錢也就不手軟了。
和白潔一樣,眾多家長樂於每天下班或周末陪著孩子一起玩樂,並願意為此花錢。「商場的兒童業態在吸引孩子目光的同時,帶動了家長在這裡一站式消費,『一娃帶全家』的消費效應還是挺明顯的。」一家親子園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電商搶了傳統商業的生意,兒童遊樂作為體驗式消費,是電商網站無法取代的。每逢節假日,商場的兒童遊樂區總是人流最密集的地方,商家不僅從遊樂場上賺錢,大量客流還帶動了衣服、玩具、超市、電影等綜合性消費收益。最為明顯的是每到飯點,很多帶孩子來玩的家長理所當然就近用餐,從而帶旺了商場裡的餐飲店。
擔憂
兒童樂園暗藏隱患
記者在採訪中注意到,隨著更多商場瞄準「兒童經濟」,引進的兒童娛樂設施、布置的親子活動場地存在大同小異的情況,同質化競爭激烈。在團購網站上,價格戰已經打響,比如原價50元單次的兒童樂園票,團購價僅35元,已售出1097張。而隨著暑期的到來,各商場對兒童遊樂項目的宣傳促銷也進入到高潮。不過,比價格更讓家長關心的,是光鮮的遊樂設施背後清潔衛生是否過關。「遊樂場裡人很多,小朋友在裡面爬摸滾打,和玩具設備大面積親密接觸,但一些遊樂設施上卻不乏灰塵、奶漬、泥巴等,有幾次孩子在遊樂場玩好出來後,乾淨的襪子全黑了。」市民陳怡君經常陪孩子去遊樂場,她曾目睹一個3歲左右的孩子在滑滑梯時尿了,被家長抱走後尿液就一直留在墊子上無人清理。她還看到有的家長放任咳嗽、流鼻涕的孩子在樂園裡玩,有的孩子邊玩邊吃東西,食物碎渣掉了滿地。「遊樂園海洋球池裡的成百上千個小球,被有的孩子往嘴裡塞,用舌頭舔,互相扔著玩,這麼多球想來遊樂場也是不可能天天消毒的。」身為一名媽媽,陳怡君對兒童遊樂園裡的衛生比較擔憂,生怕孩子會一不小心傳染上病菌。「除了註明『2周歲以下兒童必須要穿紙尿褲』外,孩子進入遊樂園只是被要求將鞋子脫掉,沒有任何健康門檻,我覺得最起碼得給孩子測個體溫,把生病的孩子隔離在外。」採訪中,家長普遍認同商場裡的遊樂設施比較「高大上」,但對遊樂設施的消毒、清洗和衛生規範信心不足。
商家如何保障兒童遊樂場所的衛生?在記者走訪的幾家遊樂場中,每一家都表示場地早晚各打掃一遍,遊樂設施會定期擦拭消毒,對決明子沙池用專門的儀器進行紫外線消毒,海洋球則用稀釋過的酒精擦洗。平時,如有發現遊玩場所哪裡髒了,會第一時間清理,還孩子一個乾淨的遊玩環境。儘管如此,記者採訪中發現,鮮有遊樂場所公示清潔消毒記錄,商家用什麼消毒,什麼時間消毒,成了一個謎。
呼籲
家長自覺商家自律
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在國家出臺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和《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共規定了7大類28小類公共場所,但並不包括室內兒童遊樂場所。換而言之,目前國家對室內兒童遊樂場所還沒有明確的監管制度,也沒有強制性的衛生標準,在缺乏統一操作規範和指導的情況下,遊樂設施的衛生清潔,都是經營者自己說了算。
公共遊樂場所是兒童手足口等疾病的主要傳播場所,其衛生消毒工作狀況不容忽視。眼下,隨著暑期漸入佳境,將有更多的孩子湧入遊樂場所,採訪中市民呼籲商家有必要對此問題引起重視。「兒童場所的衛生隱患,首要問題是標準缺失,建議商家開始忙著張羅暑期檔優惠活動的同時,也要嚴格自律,建立起常態化的清洗、消毒衛生規範。」不少市民提出各大遊樂場所應配備一名保健人員,對入場的幼兒進行衛生健康檢查,各相關部門也應定期對兒童遊樂場所的衛生狀況與設施的安全狀況進行檢測。
採訪中,也有市民認為,保障孩子的健康衛生,家長同樣責無旁貸。進入遊樂園時,必須堅持讓孩子穿襪子入場,小寶寶必須穿紙尿褲,配合商家做好量體溫、洗手消毒等工作,為乾淨無憂的兒童遊樂環境儘自己的一份力。
(來源:湖州日報)
轉載免責聲明:凡本站註明 「來源:XXX(非搜鋪網)」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傳遞,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繫本站採編中心:0571-87015503-809,郵箱:zhousongping@soup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