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設計從工作內容上來說分為3大類別,即研究工具,研究人與界面的關係,研究人與之相應,UI設計師的職能大體包括三方面:
一是圖形設計,他們承擔的不是單純意義上美術的工作,而是軟體產品的產品「外形」設計
二是互動設計,主要在於設計軟體的操作流程、樹狀結構、操作規範等。一個軟體產品在編碼之前需要做的就是互動設計,並且確立交互模型,交互規範。
三是用戶測試/研究,這裡所謂的「測試」,其目標恰在於測試互動設計的合理性及圖形設計的美觀性,主要通過以目標用戶問卷的形式衡量UI設計的合理性。
如果沒有這方面的測試研究,UI設計的好壞只能憑藉設計師的經驗或者領導的審美來評判,這樣就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風險
概括來說,UI設計師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
1.負責軟體界面的美術設計、創意工作和製作工作;2.根據各種相關軟體的用戶群,提出構思新穎、有高度吸引力的創意設計;3.對頁面進行優化,使用戶操作更趨於人性化;4.維護現有的應用軟體產品;5.收集和分析用戶對於GUI的需求。
最近有學員來問,「我想轉行學習UI設計,但是聽很多人說,UI設計是吃青春飯的,網際網路公司是不是只選擇年輕的血液而淘汰年紀大的?」今天,我來統一回答一下。
UI設計是不是青春飯?
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可以一輩子從事的職業有哪些?看看大多數人眼中的鐵飯碗。
公務員—看每年報考公務員的人數就知道這個職業是多麼的hot!只要「老老實實」,我想基本是可以幹一輩子的。
警察—看港劇太多,貌似能做一輩子警察的相當多的。
教師—教授知識的同時還可以享受和學生一樣的署寒假,太不公平了,我也想要啊。沒事還可以虐待學生,罰站、抄書N遍啊什麼什麼的,想想都爽啊。
醫生—醫生這個職業很積功德,而且似乎是越做得久就越有經驗,醫治技術也越高超。另外就是即使不在公立醫院做,也可以自己開私人診所。
廚師—民以食為天。燒得一手好菜,筆者一直認為那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終極技能。
然後,根據以上職業我大致的分析和歸納了下,發現它們有以下幾個共同的特點:
相對來說收入較為的穩定都有一項或多項熟練的技術做得越久,累積的經驗和能力就越強能夠從中得到成就感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在上面
那麼你就應該發現了,UI設計妥妥的也是有這些特點啊!所以說UI設計師是青春飯的「論點」自然也是不攻自破。
在此提醒一下大家,職業是一個人一生的事業,選擇至關重要。在選擇職業時不要盲目、不要不切實際,人生往往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不要只抱著陳舊的思想,陳舊的設計,不願意接受新的知識,新的技能。中國有句古語"活到老,學到老」,不管什麼行業,小夥伴們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沉澱。所以保持學習狀態,跟上行業發展趨勢是任何一個想真正幹出番事業的人所必須的。
「老齡」UI設計師的職業發展方向
PS:解釋一下,標題「老齡」指的是是35+以上的UI設計師哈
既然上文說UI設計師不是青春飯,那35歲之後UI設計晉升途徑有哪些呢?
1、產品經理
這個是很多人的奮鬥方向了,很多朋友從事UI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產品經理這個崗位,在這裡以肯定的告訴大家,UI設計發展到高級階段就是產品經理,產品經理必須具備UI設計相關知識,懂得產品的用戶體驗,所以產品經理發展更好,要求更高。
2、人工智慧UI設計師
現在的人工智慧已經是在不斷的優化了,智能硬體界面是工具的直接體現,從智能家居中各種設備進行排序後考慮到剛需條件下產生的硬體,隨之配套的UI設計界面和APP,以及智能硬體的體驗設計,UI設計者相信,生活中以及生產中常用的設備與工具將來都會被智能革新。
3、VR虛擬實境三維UI設計
我們在07年前颳起三維設計學習風,因為當時中國硬體設備條件,現在發展只有少數幾家規模大公司應用影視業,現在因為有了VR設備如智能眼鏡等,這裡的設計只依託於引擎的計算,對硬體設備要求相對要求較低,開發成本低,UI設計在VR上發展市場 有相當大空間,設計思維會更廣闊。
4、全棧設計師
未來諸多公司項目業務碎片化,像國外一樣,很多職業開始模糊,設計師簡歷以項目為主,而非公司為主,注重個人效率與職業接洽能力,而全面發展技能的設計師會更加搶手,因為企業在人才技能運用與分配上浪費了很多時間,如果你能一站式解決諸多設計和技能難題,豈不是為企業項目節省了諸多成本。
以上4種只是參考,更多發展路徑還需要大家自己去摸索。比如說UI設計培訓講師,UI設計書籍作者等都是可以掙到很多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