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當言論」,許可馨引來了無數口誅筆伐,甚至被罵得狗血噴頭。
有人在就事論事,有人在借題發揮,有人在煽風點火,有人在製造混亂,很是熱鬧。
批評是幫助,但謾罵卻是侮辱。
我支持批評,但反對謾罵。
有朋友會說,允許她罵國人,為何不允許罵她?
心情可以理解。但問題是,她不懂事,我們也要跟她一樣不懂事嗎?
打個比方,傻子罵了你,你再罵傻子一頓,這合適嗎?
但比謾罵更令人遺憾的,是本想侮辱許可馨,卻讓廣大女性也跟著背鍋。
有自媒體朋友發表了題為《醜女多作怪,許可馨畢業照土氣像村姑!母校開學公告遭網友調侃》的大作。
其中說道:
看到「許可馨事件」,小編突然覺得有一句話比較適合她,那就是「醜女多作怪」。在」疫情「期間,這樣的「醜女」有三個,她們是:跑步女「梁某妍」、泰歸女、和「辱國女」許可馨。相信大家都熟悉她們的事跡……網友是很強大的,最近又有網友找到了關於許可馨的照片,她在國內上大學的畢業照流出,短髮土氣像村姑,看上去是真的很一般,看起來就是一個有點土氣的姑娘,然而她留學之後,就變得洋氣了很多!只可惜外表洋氣了,可內在仍然是「醜女」一枚。
既說「醜女多作怪」,又說「土氣像村姑」。
這說法值得商榷。
所謂「醜女多作怪」,如果只看到這5個字,您會怎麼想?
會想到女人因為做了違背道德或法律的事,顯得很「醜」,所以才是「醜女」嗎?
估計多數人不會這樣想,因為這不合「醜女多作怪」這句話的邏輯。
這話內在的邏輯是:
因為女人相貌長得醜,更容易做出一些奇怪(醜惡)的事。
不知這句話怎麼來的,但顯然經不起推敲。
然而類似的話,常常會誤導很多思辨能力不足的人,有意無意地對那些不符合個人審美標準的女性貼上「多作怪」的標籤,導致有意無意的歧視和侮辱。
而現實中,一個女性的品德,與長相有必然聯繫嗎?
沒有!沒有!沒有!沒有!
無論什麼長相的女性,都有好有壞。長相與品德的關係,我們很難統計出來精準的數據。
甚至品德不好的的女性中,長相漂亮的人可能更多。
比如,很多貪官通常都好色,而與他們有不正當關係的女性中,是不是多數都是美女?
但儘管如此,我們也不能說「美女多作怪」,因為那樣的美女畢竟還是少數,不能以偏概全,一桿子打翻一船人。
大多數美女,人品相當過硬。
甚至很多美女「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偏要靠才華」,不僅可愛,而且可敬!
而一些長相不符合大眾審美標準的女性,同樣德才兼備。
比如「舉案齊眉」的孟姜,諸葛亮的夫人黃月英(小名黃阿醜)。
當然,也不能因此就說「醜女多德才」。
因為美醜是個主觀判斷,沒有客觀標準。
無論「醜女」還是「美女」,都是個類別概念,指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類人,絕對數量很大。一旦對這樣的詞語使用不當,就很容易以偏概全,導致歧視和侮辱。
至於「村姑」,也是如此。
該文作者的意思,其實是在鄙視「村姑」,說「村姑」「土氣」。
估計作者是城裡人,不然為什麼如此鄙視「村姑」呢?
其實對「村姑」的印象或標籤,更多的或許是「清純」「可愛」「純樸」「樸實」「賢惠」。
當然,不同的人,會對「村姑」有不同的印象,同樣不能一概而論。
具體到每一位「村姑」,不同的人會有多種不同的評價。即使同一位「村姑」,也會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評價。
但如果把「土氣」放在表示類別概念的「村姑」前面,就也犯了以偏概全的邏輯錯誤,一下子把全國的「村姑」都給打擊了。
可以說「李二妮是一位清純可愛的村姑」,但不宜說「村姑清純可愛」或「因為村姑清純可愛,李二妮是村姑,所以李二妮清純可愛」。
寫文章也是一種溝通,用詞一定要儘可能嚴謹。
一旦以偏概全,就可能謬種流傳,誤人子弟,而且會在無意中讓自己成為某一類人的「敵人」,這感覺會舒適嗎?
所以,建議有緣的朋友,要想成為更受歡迎的人,無論作文還是說話,對於「醜女多……」「村姑」這種類似的說法,一定要慎用甚至不用,以免降低逼格,招惹麻煩。
如果是父母,一定要把這些教給孩子,免得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吃虧。
而且,對許可馨的「不當言論」,在合法範圍內,可以盡情批評,但長相與言論無關,不宜談論,更不宜攻擊。
真正尊重女性,我們的路是不是還很長啊?
對此,您怎麼看?
您若認同本文觀點,歡迎轉發。您若反對本文觀點,歡迎在評論區提出您的觀點,一起探討。
祝您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