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三亞人,小A對故鄉的感情是很複雜的。
北緯18°的溫暖氣候,陽光、大海、沙灘帶來的愜意,讓如今身在北方的她很是懷念。但在故鄉,小A找不到一個自我安放的位置。
走在三亞的街上,說海南話很可能得不到回應,因為遇見的大概率是外地人,小A放假回去,常常會感覺自己是個遊客。
由於缺乏具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崗位,三亞的工資水平不高,小A畢業前就沒有回家工作的打算。而作為全國旅遊目的地,三亞的消費水平和房價卻在10年間大幅上漲。
有時候,小A覺得自己拿著一線城市的工資,在三亞消費起來依然會肉疼。
另一個原因是,雖然三亞有著絕美海景和國際酒店群,但是三亞市區的面貌還停留在三四線城市的水平,比海口的規模小很多。醫院、教育等城市核心資源,也和一二線城市有著明顯差距。
年輕人,永遠是跟著資源、機會、薪水遷徙的。像小A這樣離開三亞的年輕人不在少數。
放眼三亞200多公裡的海岸線,酒店地標密密麻麻,候鳥經濟成就了如今的三亞,也框住了三亞的發展步伐。
2019年,三亞的GDP還不到海口的一半,三亞的城市能級在過去這幾十年間,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從前的三亞,一直在消費自然優勢,依靠著濱海旅遊業和地產兩根支柱進行發展,而三亞的人們並沒有享受到與之匹配的科技進步和城市升級紅利。
在全國各大城市通過各類手段降低落戶門檻,打響搶人戰的時候,三亞的旅遊城市定位,並無優勢。
人口是一座城市的活力之源。
三亞吸引廣大遊客,靠的是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
現在,一座城市的競爭力,依靠自然已經遠遠不夠了,到了拼城市運營的時候。要有產業、有政策、有配套資源,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停留。
好在,當最高領導人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指示「海南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標杆,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三亞迎來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機會。
自由貿易港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建設力度空前。而三亞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排頭兵。
「海南自貿區(港)建設布局了『陸海空』5個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條件平臺,其中國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等4個平臺均位於三亞。」海南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童道馳說。
三亞正迎來突破傳統產業束縛,提升城市能級前所未有的機遇期。
三亞這座城市,南面是海,北面靠山,東部已經開發結束,西面的崖州灣將是最後一片原生海岸。
三亞的簡稱崖,就來源於崖州的古稱,這是自秦朝就有史料記載的發源之地。而今天,當地政府選擇讓三亞在這裡重新出發,打造三亞城市副中心——崖州灣科技城,煥新三亞城市界面。
01
三亞的不二之選
選擇誰去合作完成這項艱巨卻充滿想像力的任務?
中國金茂成為不二之選。
從上海金茂北外灘的亞洲最大綠色建築樓群,到長沙梅溪湖國際新城,從青島中歐國際城,到張家港智慧科學城,一次次成功的城市運營案例,讓中國金茂與城市共同成長的能力得到外界認可。
當一個城市運營項目洽談進展不錯,金茂的高管就會將合作方請去梅溪湖參觀一下,再去北外灘金茂大廈坐一坐,金茂為城市帶來的改變,眼見為實,合作通常就此拍板。
基於政企合作的系統運作,通過城市運營思維,為城市鋪就新時代的發展道路,提升城市價值,這正是中國金茂最擅長的本領。
如今的三亞正在努力戒斷對於旅遊產業的過度依賴,到了煥新城市的最好時機,中國金茂的加入將助力其完成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崖州灣科技城將重點打造「一港、三城、一基地」 ,其中三亞南繁科技城,便是「三城」之一。
接手南繁科技城的建設任務之後,中國金茂將通過城-人-產的城市運營模式,以綠色健康、智慧科技為核心競爭力,打造產城融合、科技與生態發展相結合的創新社區,以科技為三亞賦能,帶來高科技產業,高技術人才,高品質生活。
02
海邊的矽谷
在崖州灣得天獨厚的優美環境中,中國金茂要打造的是一座海邊矽谷,既是科技創新的價值高地,又是綠色生態的宜居之所,是三亞現代化城市風貌的窗口。
中字頭扎堆的產業
樹立起獨特的產業優勢是城市運營的根基。
三亞市正在全力推進南繁科技城項目,要建成集科研、生產、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為一體的「南繁矽谷」。
依託三亞在南繁育種方面的傳統優勢,中國金茂將在這裡打造以南繁科研為基礎、以種業科技為核心、以熱帶農科為特色的產業體系。
三亞南繁科技城將成為全球育種創新科研高地,也是「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種業對外輸出的最佳基地。
南繁科技城距離三亞鳳凰國際機場約30公裡,距離規劃中的紅塘灣機場僅13公裡。崖州灣科技城內的南山港,還是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的重點港口,是三亞市唯一承載對外開放海運交通運輸業務的海港。
可以說,南繁科技城臨近三亞與外界溝通、貿易的窗口,便捷的交通條件,更方便產業集群的形成。
為了促進產業良性發展,三亞市為南繁科技城提供最為法治、快速、便捷的營商環境,簡化行政審批,同時設立種業智慧財產權特區,最大程度保護相關企業、研究機構的利益。
先天條件與政策規劃扶持,使得南繁科技城吸引了一大批科研院所及企業單位。
中國科學院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三亞南繁種業科技眾創中心等項目已動工。
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都將在南繁科技城設立分院;中國農業大學等國內外涉農高校將在三亞設立研究生院;中種集團、隆平高科等國內種業龍頭企業將在南繁科技城加快發展。
宜居宜業生態城
南繁科技城佔地6000多畝,產業核心區4700多畝,周邊為項目區提供配套的南繁育種科研用地達數十萬畝。
城市運營並不是打造產業園,而是以產業為基礎,升級城市生活方式。這件事,金茂駕輕就熟。只不過,這次是在海邊打造一座宜居宜業的國際生態城。
金茂在南繁科技城內打造慢行串聯繫統、設置合理人性尺度活動節點、拓展綠色建築垂直空間、規劃海綿城市雨洪管理、形成多樣城市生態系統,從而構建一個面向未來的景觀綜合體核心平臺,以七大分區的形式分布在城內。
整體上,南繁科技城採用「一體兩翼」的空間格局,起步區作為南繁科技城形象展示窗口,西翼定位為產研一體發展區,東翼則規劃為產業、人才聚集地,將國際總部及現代服務企業聚集於此,融合居住、商業、教育文體設施,打造宜居宜業的新環境。
中國金茂拿手的綠色、健康、科技、智慧體系,將在這座微型城市中無處不在。
留住高端人才
數十年來,三亞南繁育種基地是「南繁候鳥」的第二個家,然而,這裡的生活配套一直相對落後。
這些科研人才創造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價值,不能要求他們甘於眼前的條件,而是為人才提供更好的城市生活,才能留住、吸引更多人才。
南繁科技城將實現三亞的這一願景。在有了產業支撐和先進城市規劃之後,中字頭研究機構的入駐,將為南繁科技城帶來更多旅遊度假人群之外的人口——創新科研高端人群。
產業結構升級所帶來的高端人才將促進三亞經濟發展和城市能級提升,同時也會帶來更多就業崗位,改善當地人的生活,留住更多優秀人才。
有了產業,有了更好的城市,留住更多人才,海邊矽谷將成為三亞產業結構升級,經濟轉型的重要引擎。
03
三亞新生活
從前說起三亞,就是旅遊度假、酒店沙灘,未來三亞將開啟的是另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想像一下,在北緯18°的溫暖海邊,陽光、沙灘、海景都不再只是旅途中的短暫風景,而是一年四季的日常所見。
不再是遊客,而是紮根於此。每天享受最清新的空氣,最舒適的氣候,親近自然,養花種菜,隨時可以去到旅遊風景區遊玩,更可以體驗現代化的城市生活。
孩子可以享受優質教育,老人隨時接受便捷醫療,而個人發展也有無限選擇的機會,工作在這裡成了度假的一部分。
金茂灣的超級配套
南繁科技城首次推出的三亞金茂灣,就將為科技城的科研人才們提供這樣理想化的生活方式。
臨近雙5A級景區,六大公園環抱,享受南繁科技城的豐富配套。周邊規劃有20萬㎡的主題商業,還有在建的南繁公園、三甲南繁綜合醫院、12年一貫制國際學校、南繁博物館、南繁廣場等優質配套,都將在海邊為業主提供與大都市同一水準的城市生活體驗。
這一切,都有賴於央企中國金茂基於豐富的城市運營經驗和配套打造能力才得以兌現。
金茂的城市運營模式,有產業、有政策、有規劃、有配套,至今已布局開發23個城市運營項目。今年上半年,金茂21%的銷售額都來自於這些城市運營項目,未來這一比例會繼續提升。
城市運營所帶來的居住方式升級,正迎合了城市煥新時釋放出的大量改善需求。
南繁科技城將是中國金茂城市運營履歷上的又一個裡程碑式,第一個面向未來的超級灣區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