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能聽到「衝喜」的說法,這是舊時的一種陋習。曾經流傳非常廣泛,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大抵也都消失了。所謂的「衝喜」源於迷信,是指當家裡有人病重的時候辦場喜事,希望藉助「喜氣」來去除不好的運氣。雖然是莫須有的事情,但在舊時卻非常的流行,尤其是一些大戶人家。
關於「衝喜」聽說過三種。一般分為定親未娶,男方生病久治不愈,在病中大辦喜事,借喜衝憂。二來是公婆病重,思念兒媳,對方親家體諒,讓雙方結婚使得公婆開心,這也是衝喜的一種。另外有一種在南方比較常見,生的孩子多病,攀上門合婚也叫衝喜。
之所以說衝喜是陋習,因為其往往會造成更糟糕的後果。雙方定親之後,男方突患重病,男方就會去女方商定提前迎娶。或者男孩沒有定親也會立馬定上一家女孩結婚,直接省去了定親的過程。拜堂等各種禮儀依舊,新郎病重不起,就由其妹代替拜堂。這樣的婚配往往導致女方終身守寡,放到如今沒人能接受。
這樣的「衝喜」主要有這兩點原因,首先來說希望藉助「喜氣」祛除那些不好的運氣。但男子本來就病種,根本受不了這種大操大辦麻煩,甚至反而加重了病情。其根本是男方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兒子以「光棍」的方式去世。在某些地區的民俗裡曾經有這樣的習俗,「光棍」去世後是不能入祖墳。舊時來說入祖墳是一種時代的烙印,都以能入祖墳為榮。
公婆病重思念兒媳,這樣的衝喜比較常見,小時候在村裡還曾經歷過。雙方已經定親,但公婆一方突然抱病,唯恐看不到自己兒子取妻生子的場面。為此男女雙方商定提前結婚,其實為了卻老人的一樁心事。許多地方有這樣的風俗,老人去世後三年內不能舉行婚禮,隔得時間太長,不能讓去世的人耽誤了新人。長輩就會藉助「衝喜」的由頭給其舉辦婚禮,也省得被外人指責不孝。
至於孩子經常生病合婚「衝喜」,則完全是一種封建迷信了。所謂的「合婚」就是男女雙方定親前看的生辰八字,相互匹配才能結婚。對於孩童來說完全不懂結婚的意義,全屏大人進行操辦,盤上一門上合親,等以後再結婚。有條件家庭的姑娘肯定不會同意此類的事情,通常找的都是清貧的家庭,用的方式也可想而知了。
「衝喜」作為一種舊俗,早已經不符合現在的價值觀,也已經消失在了現在生活中。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祛病祛災,往往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