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經濟
熱點背景
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辦明確,在2020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不將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 。6月1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山東煙臺考察時表示,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
內容連結
1、地攤經濟展現民生情懷
無論是「六穩」,還是「六保」,就業都被放在了首要位置。地攤經濟由於具有「小快靈」等特點,成為了靈活就業的首選。因其受空間影響小,不僅成為了大商場、大超市、大賣場的有益補充,而且還激活了城市的煙火氣,讓城市更有了一份人情味和生活情趣。
2、地攤經濟展現經濟思維
地攤經濟、馬路經濟看似微不足道,但卻發揮著「毛細血管」的作用。「小攤點、大民生」,地攤經濟既是一個民生問題,也是一個經濟問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一些商業樓盤拔地而起,但卻往往面臨著人氣匯聚和商氣不足問題,雖然一些地方也採取了各種招商引資的措施,但收效甚微。有些地方則引入地攤經濟、夜經濟等形式,吸引了大量人氣,人氣充足之後,商氣自然有了,城市經濟就充滿了生機活力。顯然,地攤經濟成為了一種經濟思維方式。把地攤經濟作為推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支點,經濟社會發展就有了源頭活水。
3、地攤經濟展現治理能力
地攤經濟既體現了一座城市煙火氣,也是城市綜合治理能力與治理水平的一個刻度與窗口。地攤經濟往往是沿街為市,會給城市環境衛生和城市管理都帶來大壓力。近年來,正是因為城市管理壓力增大,各地才紛紛取締了地攤經濟。其實這是一種保守行為,不能因為地攤經濟存在管理難度就搞一刀切,而是要注重引導規範。劃定一定的範圍,制定相關的標準,把地攤經濟整合到一起,進行統一的集中管理,推出更多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在不影響城市管理的前提下,讓地攤經濟與人民群眾的生活並存,這本身就是一道城市治理的大考題。
案例分享
1、四川成都:允許流動商販經營點1.7萬餘個
2、河南許昌:近20家流動攤販在便民服務點安家
3、浙江杭州:開放部分街道為攤販提供經營場地
4、阿里1688發布「地攤經濟」幫扶計劃,將提供超過700億元的免息賒購
5、微信支付發布「全國小店煙火計劃」,將在線下線上一體化、福利補貼、商家教育指南、經營保障支持等方面輸出四大全新數位化政策。
6、京東啟動「星星之火計劃」,從保供貨、助經營、促就業三方面組織超500億品質貨源支持地攤和小店經濟。
金詞金句
1、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人間的煙火,是中國的生機。
2、「地攤經濟」的合法良性發展,保障的不僅僅是個體的生存權利,折射的更是城市治理的「制度溫情」。
3、梁思成先生說過,城市是一門科學,它像人體一樣有經絡、脈搏、肌理, 如果你不科學對待它,它會生病的。顯然,惟有構建科學高效的治理之道,城市才能更健康。簡單的一哄而起,必然導致一鬨而散,這是需要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