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13億,中國為「亞洲最小國家」造大橋,印度為何坐不住了?

2020-12-08 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2018年8月30日,中馬友誼大橋正式開通。這座由中企承建的大橋創下了兩個「歷史第一」:馬爾地夫第一座跨海大橋、世界第一座在遠洋深海無遮掩環境及珊瑚礁地質上建設的特大型跨海橋梁;對此,時任馬爾地夫總統亞明稱之是中馬關係的「裡程碑」,「是中國讓馬爾地夫夢想成真」。

中馬友誼大橋將馬爾地夫首都馬累和旁邊的機場島連接起來,也方便了和機場島陸路相連的胡魯馬累島。原本是改善馬爾地夫民眾出行的好事,如今卻引來了印度的「顧忌」。

掌握印度80%能源進口通道!馬爾地夫感謝中國:夢想已成真

11月24日,美媒發布文章稱,印度一直將馬爾地夫視為其「掌握範圍」的一部分,但如今情況正在發生改變,為此印度也趕忙向馬爾地夫示好,包括提供超20億美元(約130億元人民幣)規模的援助等,「來確保它在馬爾地夫的地位」。

從經濟層面上來看,馬爾地夫雖是亞洲最小的國家,人口也不到50萬,但是該國近1200個島嶼散布在印度洋上具有重要意義的水域和航線上。據估計,印度一半的對外貿易和80%的能源進口都要經過馬爾地夫附近的海上通道,而中國從中東和非洲進口的原油佔其去年進口總量的62%,也要途經這些路線。

也正基於此,再加上一些歷史原因,印度一直將馬爾地夫視為自家的「後院」;但令印度沒想到的是,馬爾地夫的「方向」卻正與之背道而馳。

近幾年,馬爾地夫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也是最早與我國籤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諒解備忘錄」的國家之一,同時還是亞投行創始成員國之一。尤其是在中馬友誼大橋的建設上,馬爾地夫所傳遞出來的「感謝」信號也讓印度大感不妙。

要知道,中國的資金、工人和技術也給予馬爾地夫很大的幫助——中馬友誼大橋項目耗資2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提供了1.16億美元資金、以及借出7200萬美元,剩下的則由馬爾地夫政府支付。

經濟暴跌23.9%!印度仍向馬示好:提供130億資金援助

「後院」不保,印度也連忙向馬爾地夫示好。今年8月,印度宣布了一項號稱5億美元的建橋計劃,其中包括1億美元的贈款,被宣傳為馬爾地夫將建的「最大民用基礎設施項目」——即長度、規模和價格上都超出中馬友誼大橋。此外,自2018年11月以來,印度政府就承諾向馬提供的經濟援助總額已超過20億美元(約130億元人民幣)。

對此,澳大利亞研究員布魯斯特(David Brewster)指出,就援助的規模和部署速度來說,印度的行動確實是前所未有的,這也表明馬爾地夫對印的重要性。同時,新德裡智庫學者馬諾·喬希(Manoj Joshi)則認為,印度能夠向馬爾地夫提供的基礎設施投資和財政援助是有限的。

印度經濟當前正慘遭新冠疫情的拖累——該國GDP在第二季度收縮了23.9%,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大衰退;根據世界銀行7月份的一份報告,大約一半的印度人正面臨失去收入和工作,重新陷入貧困的危險;「印度經濟不如(中國)發達,如果要(在馬爾地夫)發展基礎設施,那人們會問,『這裡(印度)呢?』」。

實際上,除了馬爾地夫,印度「擔憂」的來源還有斯裡蘭卡、尼泊爾等。比如,早在2017年,斯裡蘭卡就與中企籤署一份長達99年的租約,向中企移交了漢班託塔港的運營權;或許是為了安心,印度甚至還斥資3億美元(約20億元人民幣)獲得了漢班託塔港附近的馬塔拉-拉賈帕克薩國際機場的租賃權。

但從現實的情況出發,印度眼中的「競爭關係」,或許到頭來也只是鬧劇一場;畢竟無論是馬爾地夫,還是斯裡蘭卡,它們均已多次向華拋出橄欖枝。比如,馬爾地夫對外重要人士沙希德今年7月就強調,「中國過去是、今後也將繼續是馬爾地夫重要的經濟和雙邊發展夥伴」。

文 | 劉蘇林 題 | 凌明 圖 | 饒建寧 審 | 劉蘇林

相關焦點

  • 印度「利誘」中國玩具工廠投資 中國貨印度造?
    有些還在縫製,有些電池需要檢查,有些正在被打包裝入整整齊齊的小盒子。   艾蒙出自電視劇《芝麻街》。和慣例沒有區別,這是中國公司製造、用於出口美國市場的。   不尋常的是,這家工廠並不在中國,而是位於印度南部的農業區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
  • 亞洲人口最多的五個國家:中國、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
    就國家而言,亞洲48個國家和地區中,人口數量也差距明顯,其中有7個國家人口超過1億,分別是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日本和菲律賓,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亞洲人口最多的五個國家。巴基斯坦的人口數量達到了2億人,排名世界第6位,人口密度約為255人每平方公裡,巴基斯坦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93%,是亞洲人口過億國家中自然增長最快的國家。
  • 中國在「亞洲百慕達」建跨海大橋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12日報導,中國工人在造橋者公認的禁區建造了一座公鐵兩用橋,預計明年通車。這座總造價達12億英鎊的平潭海峽公鐵兩用橋橫跨了中國東南海岸有著「亞洲百慕達三角」之稱的海域。
  • 13億,中國對巴新漁業新增投資!澳大利亞為何「憤憤不平」?
    來源:金十數據近年來,中國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簡稱巴新)關係進入發展快車道,雙方經濟互補性強,經貿合作的雪球越滾越大,巴新是中國在太平洋島國地區第一大投資目的地和第二大貿易夥伴,2019年中巴新雙邊貿易額38.33億美元,同比增長6.03%。
  • 印度被迫背鍋!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不是印度,錯怪印度了
    根據統計,全球有兩百多個國家,人口總數達到了70多億。我國面積大,人口是全球最多的國家,有的國家面積大但是人口少,例如俄羅斯;有的國家面積小但是人口多,例如印度。感覺最慘的就是人多面積小了,這樣就會造成各種問題。如果要說起亞洲哪個國家人口密度最大,相信很多人都會回答是印度。
  • 對不起,抵制中國貨的印度,連消毒液上的按壓泵都造不出
    2015年12月,中國公司在印度上市公司中持有的股份價值為13.36億盧比(1.24億人民幣),但到2020年3月底,這一數字躍升至325.7億盧比(30.24億人民幣)。雖然數字仍然很小,但趨勢仍在不斷增加。
  • 「中國智造」的印度行記
    2018年印度乘用車銷量達到340萬輛左右,同時在超過13億的人口基數下,其汽車市場千人汽車保有量尚不足30輛(中國這一數字為173輛),印度市場潛力巨大。多家車企預測,印度有望在2020年前後,躋身世界第三大汽車市場。 時針回撥到2015年,在國內汽車市場增速逐步放緩的情況下,上汽決心進一步加快國際化步伐,當時印度便進入了上汽視野。
  • 日本狂砸5.4億,印度徹底坐不住了,怒罵莫迪
    這不,前段時間,日本為下一年度的軍費狂砸5.4萬億日元,印度徹底坐不住了,宣稱日本瘋狂加軍費的行為,將會動搖印度作為亞洲第二強國和世界第三強國的位置,說到這裡,很多人會有疑問,誰才是世界第三?對於這一問題,我們不做過多爭論,畢竟,印度一直有迷之自信,看不清自己的地位。
  • 印度網友吐槽:中國經濟發展為何比印度快……
    2018年,印度的GDP總額達到了2.73萬億美元,經濟增速升至7.4%,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增速最快的國家。而在印度,除了少數幾個領域,政府未能為跨國公司提供所需的基礎設施。在過去的20年裡,這種情況正在慢慢改變,但高速公路和鐵路仍需要更多的發展。印度的教育體系更多地關注於職員的培訓和以某種方式授予人們學位。儘管印度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之一,但它缺乏熟練勞動力。中國有大約7.8億的熟練勞動力可供企業招聘。
  • 印度人口僅次於中國,勞動力廉價,為何卻不能成為「世界工廠」?
    印度人口僅次於中國,勞動力廉價,為何卻不能成為「世界工廠」?網絡上總有一種聲音,認為印度很厲害云云,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不要低估印度,真實實力超出你的想像,這些人往往被稱之為「印吹」。其實,「印吹」吹的並無道理。
  • 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何為金磚國家峰會?為何相中廈門?投資機會在...
    2017年9月3日,金磚國家領導人在廈門舉行第九次會晤。當日下午,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首先介紹了廈門身處中國改革開放浪潮中的發展與變化,並指出,廈門這座城市的成功實踐,折射著13億多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奮鬥史。接著,習近平談到金磚合作。
  • 中國援建大橋通車後,能讓這個南亞國家GDP年增1.5%,印媒酸了
    據新華社12月15日報導,中國援建的孟加拉國人民心中的「夢想之橋」——帕德瑪大橋當日合龍成功,這也意味著該項目離大橋通車更近一步。在孟加拉國為此感到高興時,印度媒體卻酸了,不僅不對中國援外舉動表示讚賞,還認為印度也應該加大對孟加拉國的投資,與中國一爭高下。印度為什麼會酸?
  • 投資13億!中國為巴新建漁港,沒想到成了澳大利亞的「心病」
    近年來,中國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簡稱巴新)關係進入發展快車道,雙方經濟互補性強,經貿合作的雪球越滾越大,巴新是中國在太平洋島國地區第一大投資目的地和第二大貿易夥伴,2019年中巴新雙邊貿易額38.33億美元,同比增長6.03%。然而,就在雙方經濟交流日益密切之際,澳大利亞卻有意見了。
  • 每年送給美國上萬億,中國能造為何還要買它?大批專家回國支援
    偌大的一個中國,能造出6萬多噸的航母,竟生產不出一個合格的原子筆頭?這是很多國人對中國近些年來製造業發展不均衡最直觀的印象。雖然我們如今能造原子筆頭了,也能造馬桶蓋了,還能造出令人豔羨的國產航母和055萬噸大驅,但是卻還是在一個比手指頭都小的物品上被國外卡脖子。
  • 中國有錢給外國投資為何不發展貧困地區?
    有人問:如果中國有那麼多錢給其他國家投資,那為什麼不用這些錢來發展中國的貧困地區呢?以下是小微從Dongye博士的回答中摘選的一部分:你說的是中國哪個貧困地區呢?你能給出一個具體的貧困地區的例子,證明中國沒有發展這個地區,或者發展失敗了嗎?
  • 帕德瑪大橋正式合龍!孟加拉國GDP有望年增1.5%,印度不開心了
    近日,由中國中鐵承建的價值超過31億美元的帕德瑪大橋也迎來了成功合龍的好消息。帕德瑪大橋正式合龍據新華社12月15日報導,中國援建孟加拉國的帕德瑪大橋在當日正式合龍,這意味著距離大橋通車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 為什麼中國比印度強,從全球企業投資就能看出原因,超越中國很難
    中國和印度都是亞洲大國,人口規模都很大,印度也有13.24億人。印度和中國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但是兩個國家還有巨大的不同,特別是在營商環境上,中國比印度好太多。所以,全世界有上千家頂級公司都在中國投資建廠,但是在印度的很少,且規模都不算太大。特別是大型的跨國公司。
  • ...中國對外投資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對東協投資集中在製造業和新加坡
    主要流向荷蘭(38.9億美元)、瑞典(19.2億美元)、德國(14.6億美元)、英國(11億美元)、盧森堡(6.9億美元)、瑞士(6.8億美元)、義大利(6.5億美元)等國家。   流向亞洲的投資1108.4億美元,同比增長5.1%,佔當年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80.9%。
  • 在馬爾地夫,印度要跟中國比「建橋」?結果……
    【環球網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5日在其網站最醒目的位置發表了一篇長文,文章題目為「雙橋記:印度和中國在馬爾地夫的影響力」。CNN稱,在這種情況下 ,印度今年8月份宣布了一項5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用於在馬爾地夫修建自己的大橋,此舉被廣泛認為是為了「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 培生3億美金出售華爾街英語,買方為霸菱亞洲、中信資本
    芥末堆11月27日訊,培生集團今日宣布,為實現簡化成本結構及償還債務的目標,其已以3億美金的價格出售了華爾街英語,買方為霸菱亞洲投資基金(Baring Asia Private Equity)和中信資本(Citic Capital)旗下的私募股權基金,交易的完成尚待監管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