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先進位造業強市

2020-12-22 瀟湘晨報

工人在總裝配廠重卡總裝線上工作。(新華社發)

近日,《西安市加快建設先進位造業強市支持政策實施細則》(簡稱《實施細則》)印發,25條支持政策加快建設先進位造業強市。從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產業集群發展等方面對符合條件的單位進行獎勵及補助類資金支持。《實施細則》從即日起執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根據要求,凡是在西安市內註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機構或科研院所均可申報獎勵及補助類資金支持。其中,申報單位為製造業企業的,須為在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同時,申報單位生產經營狀況和銀行信用良好,依法納稅、誠信經營,遵守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未被納入部門監管失信「黑名單」,年內無重大違法失信記錄。

支持企業技術改造

爭創製造業單項冠軍

●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建立技術改造項目庫,在庫項目實行動態管理。對固定資產投資額在 1000 萬元以上的技術改造項目按年度給予獎補。對已完工項目,經驗收合格後,按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的 2%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 2000 萬元;對已完成計劃固定資產投資額 50%以上的跨年度項目,按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的 1%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 1000 萬元,項目完工並經驗收合格後,在下一年度核算、兌付剩餘獎勵資金。

●促進企業發展壯大。 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上年度發布的中國企業 500 強、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排行榜中,對首次入選中國企業 500 強的製造業企業,給予 300 萬元獎勵;對首次入選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的,給予 200 萬元獎勵。同一企業同時入選兩個榜單的,按獎勵額最高的一項執行。

●支持企業規模進檔。 對上年度產值首次突破 100 億元、300 億元、500 億元、1000 億元的製造業企業,分別給予 100萬元、300 萬元、500 萬元、1000 萬元獎勵。

●支持企業爭創製造業單項冠軍。對工信部認定的「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分別給予 200 萬元、100 萬元、100 萬元獎勵。同一企業獲得多項認定的,按獎勵額最高的一項執行。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支持產業集群發展

●支持產業集群發展。圍繞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每引進一個固定資產投資在 1000 萬元以上的產業鏈配套企業,項目完成全部投資後,按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的2%給予招商主體獎勵。

其中招商主體為龍頭企業的,每引進一個獎勵最高不超過100 萬元,累計獎勵最高不超過 5000 萬元;

招商主體為區縣、西鹹新區、開發區的,每引進一個,獎勵最高不超過 30 萬元,年度累計獎勵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

●支持零部件配套企業。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龍頭企業的零部件配套企業租用標準廠房的,自正式租賃合同約定的租賃時間起,前三年免租金、後兩年租金減半,減免的租金由財政資金分年度給予補助,補助資金由市、區(縣、西鹹新區、開發區)財政按1∶1 的比例分擔。補助金額按企業年度實際租賃面積和單位面積租金進行核算(單位面積租金最高不超過園區平均租賃價格)。

此項政策需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租賃企業與標準廠房建設運營單位無關聯關係,租賃合同租期不少於三年,廠房自用且用於生產;標準廠房應由龍頭企業、國家級開發區、省級重點建設縣域工業集中區或經認定的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基地投資建設;入駐標準廠房配套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在 1000 萬元以上,向龍頭企業提供製造業產品年產值在 500 萬元以上。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對從外地引進或本地企業實施的固定資產投資在 5000 萬元以上的製造業新建項目,自項目正式開工之日起3 年內完成全部投資的,按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的 5‰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

支持企業「退城入園」 加強合作協同發展

●支持企業「退城入園」。對於搬遷至符合產業規劃的開發區或工業園區,繼續從事製造業生產的企業,以其原廠址周邊商業用地同期評估價格扣除政府計提後的資金規模為基數,按不低於 50%的比例協商確定土地補償標準,計算補償費用(包括土地收儲、財政補助、搬遷補助、安置職工等)。由收儲其土地的市、區(縣、西鹹新區、開發區)政府(管委會)支付企業應補償費用的 50%,用於啟動搬遷工作。企業搬遷項目在約定期限內完工的,經驗收合格後,再支付企業應補償費用的 50%,用於企業轉型升級和擴大規模。

●支持園區建設標準廠房。對投資新建三層及以上標準廠房的投資主體,按 100元/平方米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 300萬元;經有關部門審批,將原有標準廠房加層改造的,按 100元/平方米(不含原有部分)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 300 萬元。對新建重裝設備標準廠房的,按 50元/平方米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 150 萬元。新建(改建)的標準廠房面積須達到1 萬平方米以上,且按計劃完成項目竣工驗收。投資主體以前享受過工業發展專項資金股權支持標準廠房建設的,須回購已到期的優先股股權。

●支持企業協同發展。鼓勵製造業企業之間,以及市級重大工程項目與製造業企業之間加強合作、協同發展。製造業企業使用或供應製造業產品年度總額在 1000 萬元以上的,按較上年度的增量部分的 2%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 200 萬元;重大工程項目使用製造業產品年度總額在 500 萬元以上的,按較上年度的增量部分的 2%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 200 萬元。上年度無使用或供應的,從有使用或供應的第二年開始執行,供需雙方須無關聯關係。同一年度,同一企業僅可作為使用或供應的其中一方申報補助。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和生產性服務業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搶佔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先機,在重點前沿領域積極謀劃布局。圍繞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對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在 3000 萬元以上、增速在 30%以上的企業,按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的 1%給予獎勵。其中:

主營業務收入在 3000 萬元(含)至1 億元,上年度增速在 30%(含)至 60%的,最高獎勵不超過 50 萬元;上年度增速在 60%(含)以上的,最高獎勵不超過 100 萬元;

主營業務收入在1 億元(含)至2 億元,上年度增速在30%(含)至 60%的,最高獎勵不超過 150 萬元;上年度增速在60%(含)以上的,最高獎勵不超過 200 萬元;

主營業務收入在2 億元(含)以上,上年度增速在 30% (含)至 60%的,最高獎勵不超過 250 萬元;上年度增速在 60%(含)以上的,最高獎勵不超過 300 萬元。

●壯大生產性服務業。對位列世界 500 強、中國 500強、知名行業榜單,以及行業龍頭、獨角獸、獲得中外知名獎項的生產性服務業企業(機構),在我市投資落戶的軟體和信息服務、研發設計、檢驗檢測、專業認證、數字創意等生產性服務業項目,總投資在 3000 萬元以上的,投資完成後,按實際投資額的5%給予落戶企業獎勵,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

首次上市或掛牌企業最高獎勵500萬元

●支持企業上市融資。《實施細則》明確,對上年度完成首次上市或掛牌要求的製造業企業,分別給予相應的一次性獎勵。

其中,在主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取得相應證券交易市場上市手續公函後,給予 500 萬元獎勵;在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取得相應證券交易市場上市手續公函後,給予 400 萬元獎勵;在境外主要證券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取得外匯監管部門證明文件或銀行相應外資進帳單後,給予 300 萬元獎勵;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的,取得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公司同意其掛牌的公函後,給予 100 萬元獎勵。

加大企業科研力量 鼓勵科研成果轉化

●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年度研發經費投入在500 萬元以上、研發投入強度(企業研發經費內部支出佔同期營業收入比例)在 3%(含)以上的製造業企業(上一年度已納入規模以上企業),按研發經費投入的一定比例給予補助。

其中:研發投入強度在 3%(含)至10%的,按研發經費投入的2%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 200 萬元;

研發投入強度達到 10%(含)以上的,研發經費投入在500 萬元(含)至2 億元的,按研發經費投入的 5%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 400 萬元;

研發經費投入在2 億元(含)至5 億元的,補助 600 萬元;研發經費投入在5 億元(含)以上的,補助 1000萬元。

●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對首次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給予 20 萬元一次性獎勵。

●支持企業重大技術創新項目。對列入省市技術創新項目計劃,直接投資額(包括設備購置、技術轉讓、專利和軟體購買及研發費用等)在 1000 萬元以上,具有較好產業發展示範作用、相關技術獲得省級以上(含省級)科技獎、專利獎等獎勵的重大技術創新項目,給予 100 萬元獎勵。

●支持科研成果轉化。對來源於高校院所,或與製造業企業協同創新的科技成果在企業實施轉化的項目,總投入在2000 萬元以上的,按科技研發相關固定資產投資額的 10%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 1000 萬元;對在企業實施產業化的項目,按技術改造項目獎勵標準執行。

●支持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在支持軍民融合產業發展方面,對認定的、無關聯關係的軍工單位和民口企業,軍工單位使用民口企業製造業產品或製造業民口企業為軍工單位供應產品年度總額在 500 萬元以上的,按較上年度的增量部分的 3%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

●支持軍民融合民口企業加大研發力度。對認定的軍民融合民口企業,上年度獲得國家條保資金、預研資金、科研資金、兩維經費等研發經費支持的,按國家研發經費的 10%給予配套獎勵,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同一企業獲得多項支持的,按獎勵額最高的一項執行。

支持試點示範企業 強化國家資金配套

●支持試點示範企業。對上年度首次獲得國家級相關稱號的企業,分別給予相應的一次性獎勵。

其中:對認定為國家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國家級服務型製造企業(項目、平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的,分別給予 100萬元獎勵;

對認定為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項目、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分別給予 30 萬元獎勵。

●強化國家資金配套。經省級、市級、區(縣、西鹹新區、開發區)逐級審核上報,企業(機構)獲得的國家促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專項資金,由市財政按比例給予配套獎勵。

其中:對獲得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國家級先進位造業集群相關資金支持的,按1∶1的比例給予配套獎勵,最高不超過 2000萬元;

對獲得國家智能製造、工業強基、綠色製造等相關資金支持的,按1∶0.5的比例給予配套獎勵,最高不超過 1000 萬元。

加強企業人才培養 降低企業用地成本

●加強企業人才培養。全市每年組織兩批製造業企業家赴先進位造業發達地區培訓學習;每年組織兩批製造業企業家赴先進位造業發達國家培訓學習。每批次參加國內外培訓的企業家分別不少於 30 人、20 人。參訓企業家由市級部門、區縣、西鹹新區、開發區推薦產生。

●降低企業用地成本。對總投資在 10 億元以上的製造業新建項目,根據產業發展需要,相關區縣、開發區及西鹹新區相關新城,可按照不低於企業拿地成本的標準,採取專項資金扶持和代建專用基礎設施等補助政策,緩解項目落地資金壓力,推動項目加快建設。同時,各區縣、西鹹新區、各開發區可按照西安市工業用地出讓最低標準和土地實際取得成本綜合確定工業用地掛牌起始價(底價)。

設立「市長特別獎」 分別給予 50 萬元獎勵

●設立「市長特別獎」。成立由市長(市著力發展實體經濟建設先進位造業強市領導小組組長)擔任主任的西安市「市長特別獎」審定委員會。各區縣、西鹹新區、各開發區推薦產生候選人,由「市長特別獎」審定委員會按照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進行評選,並經市委、市政府審定,擇優確定獎勵對象,其中,評選「市長特別獎」20 名,分別給予 50 萬元獎勵;評選「市長特別獎提名獎」30 名;獎勵對象均授予獎盃和榮譽證書。

●支持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建設。對於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經相關市級部門、區縣、西鹹新區、開發區上報市政府研究通過後,實行市政府「一事一議、一企一策」的扶持政策。

據了解,此《實施細則》出臺後,涉及內容與其他已出臺政策不一致的,按照「就高不就低、不重複」的原則執行。所涉及的稱號類、項目類、研發類、上市類等不同類型的支持政策,企業可同時享受。項目類獎補政策,同一項目不能重複享受。企業對獲得的獎勵類資金,可安排不高於10%的比例,用於獎勵有突出貢獻的管理人員和業務骨幹。

【來源:西安日報資訊】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南陽市建設先進位造業強市
    南陽市在謀劃「九大專項」時,把建設先進位造業強市專項放在第一位,就是為了讓先進位造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當主力、打頭陣、挑大梁。  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進一步提高先進位造業發展的位置,堅持做大總量和調優結構並重,堅持開放帶動和創新驅動並進,著力加快製造業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著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著力集聚資源激發活力,推動全市製造業生產技術水平、智能化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全面提升。
  • 建設先進位造業強市 我們這麼幹——中共西安市委十三屆十一次全會...
    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的重大要求,加快建設西安國家中心城市。關鍵詞建設先進位造業強市目標任務——聚焦「五強」目標,把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重點打造電子信息製造、汽車、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製造、生物醫藥六大支柱產業集群。——扶持骨幹企業做大做強,梯隊培育中小企業成長壯大,加快建設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深化「標準化+」戰略,加快裝備製造業標準化建設,推動西安製造向西安智造、西安創造轉變。
  • 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市 努力實現全國先進位造研發基地定位-新聞...
    天津北方網訊: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明確提出了「製造業立市」的發展方向,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在製造業發展方面的堅定決心,極大提振了我市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士氣。當前,我市正在編制製造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建設製造強市,全力實現「五新」布局。一是構築新體系。
  • 逆風奔跑 主動出擊,「經開答卷」繪就先進位造業強市示範區
    大力發展「三個經濟」,啟動發展強力引擎  為加強工業企業經濟運行預測、預警與分析研判,重點監測各行業重點企業,經開區深入企業,動態了解和掌握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及時把握、準確判斷全區工業經濟運行走勢,助力企業快速發展,截至11月底,經開區新增規上服務業企業50家,組織先進位造業示範引領系列活動,吸引產業鏈上下遊企業聚集發展,累計組織150餘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其間,
  • ...未來: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
    原標題:活力濱城 開啟未來: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   五年,放諸時代長河只是一瞬;五年,投射城市年輪不過一環。
  • 建設教育強市 吉首表彰百名先進教育工作者
    立德樹人奮進擔當,教育脫貧託舉希望李詩興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和市人武部向全市廣大教師及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賀和祝福,並從「為什麼提出教育強市」「如何建設教育強市」兩個方面同大家深入交流探討。
  • 活力濱城 開啟未來: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天津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是濱海新區加快推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落實「雙城」發展布局,全面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的關鍵五年。偉大事業始於夢想、基於創新、成於實幹。
  • 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和西部現代化強市
    我們著力構建高端現代產業體系,堅持優先發展先進位造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電子信息產業跨過千億大關,投資465億元的京東方6代線已經量產,投資240億元的惠科面板項目即將量產,規劃面積281平方公裡、建設用地面積100平方公裡的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已經具備承載能力。
  • 綿陽先進位造產業功能區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出爐
    近日,綿陽建設先進位造強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綿陽市先進位造產業功能區建設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提出今年建設先進位造產業功能區的總體要求、工作目標、重點任務、主要措施等,每一項任務都明確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全力推動園區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立足各縣(市、區)、園區比較優勢,我市規劃建設一批先進位造產業功能區。」
  • 喜報|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學喜獲「建設教育強市先進單位」
    航天基地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將新增財力的90%以上用於教育事業發展,加快實施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 在本次表彰活動中,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學榮獲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2019—2020年度建設教育強市先進單位
  • 馬軍勝:加快建設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郵政業
    國家郵政局黨組把踐行「三嚴三實」作為重要政治任務,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堅持從嚴上要求,向實處著力,主動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快建設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郵政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的用郵需求,全力推動郵政大國向郵政強國邁進,為國家經濟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做出積極貢獻。
  • 佛山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成立 前沿科技賦能佛山製造
    佛山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展出了部分科研成果展品。/佛山日報記者呂潤致攝佛山市委、市政府將從各方面做好貼身服務,佛山高新區、南海區要主動作為,為研究院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以實打實的工作業績,回報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
  • 襪業盛宴開席 遼源獨領風騷
    3月26日,第十三屆上海國際襪業採購交易會在上海世博展覽館拉開帷幕,來自吉林遼源的東北襪業展區成為本屆展會最大亮點。上海國際襪業採購交易會是專業性強、影響範圍廣、企業認可度高、規模大的襪業行業專業展。展會連結襪子製造行業上下遊,旨在幫助中國襪業面向全球並引領行業發展。為充分藉助該平臺展示遼源襪業實力、展現遼源襪子風採,東北襪業組織園區55戶企業盛裝亮相,展區面積達3600平方米,佔整個展會總面積五分之一,200餘戶企業、500多人遠赴上海參加展會。
  • ...率先基本建成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創新驅動 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
    原標題:煙臺確定遠景目標:2035年率先基本建成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創新驅動,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12月6日,中國共產黨煙臺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
  • 江門市召開會議部署加快推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
    4月29日下午,江門市召開全市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暨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加快推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開平市領導龐正華、鄺積康、許永鋒以及各鎮(街道)、市有關單位負責人和企業代表在開平分會場收聽收看了會議。會議由江門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毅主持。會議通報了江門市製造業及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情況,海鴻電氣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分別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
  • 江蘇省經信委主任謝志成發表署名文章:建設製造強省,發展實體經濟
    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於發展實體經濟特別是先進位造業為戰略指引,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的總體要求和戰略部署,加快製造強省建設步伐,培育新增長點,激發新動能,推動實現經濟發展由數量和規模擴張向質量和效益提升轉變。
  • 宜居宜業 新鄉躋身全國先進行列
    從遍布各縣(市、區)的文化綜合服務中心,到30多個新鄉先進群體文化主題公園;從20多條文化景觀街,到新鄉好人館,再到新鄉市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示範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嵌入」了這座城市。    好人的產生,離不開良好的環境。
  • 佛山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12月9日成立
    佛山日報記者倪玉潔、呂潤致通訊員王超報導:12月9日,由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海園管理局、廣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三方共建的佛山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在力合科技園成立。佛山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將圍繞國家重大工程和重點行業需求,開展現代材料表面工程技術應用基礎理論研究和關鍵核心與共性技術攻關、高性能塗層材料與製備工藝研究和開發,建立研究開發支撐平臺,引進國內外材料領域高端人才,進行技術攻關和產品研發工作,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技術。
  • 「十四五」山東堅持建設先進位造業強省,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會上,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於海田介紹,下一步,山東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採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著力破解難點、堵點和痛點,加快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系統謀劃新時期高質量發展新思路。「十四五」時期,山東將積極謀劃對接「製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等戰略部署,找準山東位置、發揮山東優勢、作出山東貢獻。
  • 佛山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揭牌成立
    佛山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經佛山市人民政府批准,由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海園管理局、廣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三方共同建設,旨在推進現代材料表面塗層技術成果產業化應用,打造高端裝備專用先進塗層產研創新示範平臺,推動佛山高端裝備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