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之中,總是免不了會出現一些喜歡折騰下屬的上司。當你在一家公司上班,卻總是遭遇上司給你「穿小鞋」,當你的上司總是不厭其煩地折騰你時,你要怎麼辦?
周若渠在2010年出版了一本書,叫《感謝折騰你的人》,書中寫道:「如果說生活的美好是取決於它的完整性,那麼生活的意義該取決於什麼呢?從立世成人之日起,伴隨著我們的就是生活和工作,兩者左右相向,共同演繹著人生這齣『折騰』戲。沒有誰願意折騰,但正是這各種各樣的折騰錘鍊著我們的意志,修煉著我們的心態,洗滌著我們的靈魂。因此,面對摺騰不要抱怨,以陽光心態去正視、感謝周邊每一位給予你折騰的人。」
所以,感謝那個總是折騰你的上司吧。因為你被他看重,所以你才會被施壓!
一代聖僧鑑真,在出家時,也曾被他的住持「折騰」。
那時,鑑真和尚剛剛剃度,住持見他天資聰慧又勤奮好學,雖然心裡對他十分讚許,但卻讓他做寺裡誰都不願做的行腳僧。每天風裡來雨裡去,吃苦受累不說,化緣時還常常吃白眼,遭人譏諷挖苦。對此,鑑真也常覺得委屈和不平。
終於,在忍無可忍之後,鑑真決定要反抗這種不公平的待遇。某一天,已經日上三竿,鑑真卻仍然高臥不起。住持很奇怪,推開鑑真的房門,看見他依舊不醒,床邊卻堆著一大堆破破爛爛的芒鞋。住持叫醒鑑真問:「你今天不外出化緣,堆這麼一堆破芒鞋做什麼?」
鑑真打了一個哈欠,懶懶地說:「別人的芒鞋一年一雙都穿不破,可我這個剛剛剃度一年多的小和尚,卻已經穿爛這麼多鞋子了,我是不是該為寺裡節省些鞋子?」
住持一聽就明白了,卻不反駁,只是微微一笑說:「昨天夜裡落了一場雨,你隨我到寺前的路上去走走吧。」
主持帶著鑑真走到了寺前的大路上,那裡有一座黃土坡,由於剛下過雨的緣故,路面泥濘不堪。
住持問鑑真:「你是願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還是想做一個能光大佛法的名僧?」
鑑真說:「我當然希望能光大佛法,成為一代名僧。但我這樣一個別人瞧不起的苦行僧,怎麼去光大佛法?」
住持捻須一笑:「你昨天是否在這條路上行走過?」
鑑真說:「當然。」
「你還能找到自己的腳印嗎?」
「昨天這路又平又硬,小僧哪能找到自己的腳印呢?」
「如果現在咱們倆在這條路上走一回,你能找到自己的腳印嗎?」
「那當然能了。」
住持聽了,微笑著說:「世上芸芸眾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碌碌無為的人,不經風雨,沒有起也沒有伏,就像一雙腳踩在又平又硬的大路上,什麼也沒留下。而那些在苦難中不停跋涉的人,就像一雙腳行走在泥濘裡。腳印印證著他們行走的價值。」
鑑真聽後,低下了頭。從那以後,他再不對自己做的事情抱怨半分,他年輕有力的腳印不只留在寺前的泥濘裡,還留在了瀰漫著櫻花醇香的扶桑泥土裡……
不得不說,鑑真非常幸運地遇到了自己的貴人。什麼是貴人?就是那些願意折騰你的人。所謂折騰你的人,就是能給你壓力、督促你,並時時拿著鞭子鞭打你前進的人;折騰你的人是給你機會並讓你在機會中摔打學習的人;折騰你的人是你只能挑80斤的擔子,卻硬要你擔120斤重量,不斷超越你極限的人……
住持「折騰」著鑑真去做行腳僧,而鑑真和尚也願意從行腳僧這一工作中去折騰自己、磨礪自己,最終讓自己成為了一代光大佛法的名僧。那麼,你呢?當你的上司折騰你的時候,你是不是也願意這樣折騰自己?
換個角度去想,如果你的上司不折騰你,無論你做什麼都得過且過,差不多就成,你就真的願意嗎?即便你願意,公司也不願意。
企業用人,是希望這個人可以為企業創造價值,是為了企業的長期發展,如果員工在每一天中都碌碌無為,那無異於是在浪費時間,消耗生命。先不說這樣不利於企業的發展,只從自己的角度來講,這樣的情況就意味著你無法進步和成長。
如果你想要成功,想要創造自己的價值,想要成為一個卓越的人,那麼從現在開始,要學著感謝那個正在折騰你的人。如果在今天,你願意感謝、願意折騰,當你挺過去,走出來的時候,就一定會迎接到屬於你的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