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 | Elodie
近日,重慶百亞衛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重慶百亞)在證監會官網上再次更新了招股說明書,這也意味著它離IPO的大門越來越近了。
從2010年開始,這家賣衛生巾的公司曾3次在海內外衝擊上市,卻屢次都未成功,可以說是路途十分坎坷。那麼,重慶百亞IPO路上的攔路虎是什麼,這次它又準備好了嗎?
棄中金,選廣發
重慶百亞的前身為重慶絲爽衛生用品有限公司(下稱:重慶絲爽)。目前,公司主要從事一次性衛生用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一次性衛生用品行業的知名綜合性企業。
公司主要涵蓋衛生巾、嬰兒紙尿褲、成人失禁用品等領域,旗下有「自由點」、「妮爽」兩大衛生巾品牌、「好之」嬰兒紙尿褲品牌和「丹寧」成人失禁用品品牌。
可能許多人對這個來自川渝的牌子並不熟悉,但這並不妨礙「自由點」在2012年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而說到這家公司的實控人馮永林的履歷,則更飽含著滿滿的時代感。
從1981年開始,馮永林就在重慶火柴廠工作,從基礎員工一直幹到了副廠長的職位。後來,他歷任任重慶華盛衛生紙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吉爾商貿(重慶絲爽)董事長。
直到2010年11月,馮永林和另一位股東謝秋林通過境外紅籌架構設立了百亞有限。至此,這家公司就開始了自己漫長的上市路程。
2015年上半年,百亞有限決定放棄境外上市計劃,並對股權結構進行重組;同年9月,公司更名為重慶百亞,還在2016年2月向A股第一次遞交了招股說明書,不過被證監會「中止審查」打回原地。
在隨後的2017年末,重慶百亞第三次衝刺IPO並兩次上了發審會,結果卻又被證監會「無情」否決。因此,本次IPO應該算是重慶百亞第四次衝擊上市了。
終於,此前上市路不順的重慶百亞決定更換保薦券商。
節點財經發現,在重慶百亞9月份披露的最新招股書中,公司的IPO保薦券商已經由中金公司更換為廣發證券,不知這一改變能否為它帶來好運氣。
產品毛利高達60%
其實,屢次上市不順的重慶百亞業績並不差。
根據尼爾森的統計數據,2015年~2018年全國商超渠道銷售額份額排名中,百亞股份衛生巾產品的市場份額在本土廠商中連續四年排名第四,嬰兒紙尿褲產品的市場份額在本土廠商中連續四年排名前三。
從財務數據來看,近年來,重慶百亞的營收利潤也基本呈現增長態勢。2016年-2019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約為7.3億元、8.1億元、9.6億元和5.7億元,淨利潤分別為7115萬元、6558萬元、8935萬元和6913萬元。
也就是說,如果2019年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重慶百亞有可能成長為一家營收超10億,淨利過1億的消費品公司。
圖片來源:招股書
具體到主營業務收入方面,2015年到2019年上半年,衛生巾系列產品為重慶百亞貢獻了超過70%的營收。因此,重慶百亞若能成功上市,將成為我國衛生巾行業第一股。
與此同時,節點財經(ID:jiedian2018)注意到,這家主打衛生巾的公司也沒有少在女性身上賺到錢。其衛生巾產品毛利率達50%,而由蔡卓妍、範冰冰以及汪東城等代言的主打品牌「自由點」衛生巾毛利率更是高達60%。
蔡卓妍、範冰冰代言自由點
不過,如此高企的毛利率可能都由西南女性買了單。根據招股說明書,2015年至2019年上半年,重慶百亞來自川渝、雲貴陝及兩湖地區的銷售收入佔營收比重分別為84.79%、77.58%、67.03%和72.19%,佔比較高。
圖片來源:招股書
「目前百亞衛生用品陷入走不出西部、做不好全國的困局。」山東鳴晨紙業集團有限公司生活用紙公司總經理、百亞衛生用品前員工夏靈林曾向媒體介紹,而上市之後或推動企業的管理,提高百亞衛生用品區域影響力,吸納人才。
此次勝算幾何?
業績增長平穩、保薦券商換了、錢也沒少賺,此次重慶百亞上市勝算幾何呢?這還要回顧一下2017年重慶百亞發審會被否的原因。
當年,發審委對重慶百亞實控人一致行動關係、經銷的銷售模式、第三方回款金額等問題都進行的問詢。那兩年過去,在廣發證券的輔導下,重慶百亞又整改的如何呢?
圖片來源:招股書
節點財經注意到,在此前的股權結構中,復元商貿(馮永林)持有重慶百亞46.06%股份,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另外,重慶百亞有44.85%的股份由境外公司重望耀暉持有,極其相近的股份意味著,重慶百亞則極易陷入無實際控制人的境地。
在當時,這也被媒體和市場人士認為是重慶百亞被否的主要原因。
而在最近更新的招股說明書中,2018年7月,通過一系列的轉讓,重望耀暉作為公司第二大股東表決權降至25.35%。隨後,馮永林通過間接持有公司股份和接受其他三家公司委託行使表決權,實際控制股東大會表決權比例已經達到55.14%,實控人的地位得到了穩固。
圖片來源:招股書
在經銷商問題上。招股說明書顯示,通過保薦機構、發行人律師及會計師對重慶百亞主要經銷商客戶的實地走訪,取得了承諾函,證明經銷商與公司之間不存在實質或潛在的關聯關係。
另外,發審委此前關注的公司第三方回款金額較高、佔銷售回款比例大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公司經銷商渠道第三方回款金額佔含稅銷售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9.33%、16.12%和2.52%;2019年1-6月,公司經銷商渠道已不存在第三方回款的情況。
由此見得,為了達到發審委的要求,這一年多以來,重慶百亞在內部也沒少整改。
雖說能改的都改了,但企查查數據顯示,重慶百亞還存在著34起法律訴訟,其中大多數為勞動者爭議糾紛,也有少量財產保險合同糾紛。
能否撼動龍頭?
當然,上述改變是否能為此次上市助力,還要等待發審委給出的答案。不過,重慶百亞衝擊IPO,也讓大眾能對這個說起來有點臉紅的細分行業窺得一二。
目前,股票市場已有的衛生巾企業不算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是A股的中順潔柔和港股上市的恆安國際,但這兩家公司主營項目都是生活類用紙,衛生巾產品在營收中的佔比並不算高,因此還不能算作實打實的衛生巾股票標的。
可這並不意味著衛生巾市場不夠龐大。相關資料顯示,衛生巾的發展已有百餘年的歷史,產品成熟多樣,市場全球規模近300億美元。
近幾年,亞洲地區女性衛生用品市場發展迅速,衛生巾市場佔比全球52.3%,遠超北美(19.6% )和歐盟國家(18.9% )。全球十大婦女衛生巾製造商中有三大製造商的基地就在亞洲,他們分別是:日本的尤妮佳(Unicharm)、中國的恆安(Hengan)和日本的花王株式會社(Kao Corp)。
圖片來源:華創證券研報
華創證券在研報中披露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衛生巾和護墊消費量達1200.1億片,年均複合增長率為6%,市場規模達527.4億元。據中國造紙協會生活用紙專業委員會的預測,到2020年中國衛生巾(含護墊)市場規模將達到611億元。
另外,研報中還寫到,我國衛生巾行業排名前十的品牌銷售額佔比82%,本土衛生巾企業已能和國外知名企業抗衡。
而隨著女性教育水平及社會地位的提升,女性衛生用品消費市場也在不斷升級,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及農村鄉鎮市場的需求不斷凸顯,以拼多多等網際網路電商的崛起也從側面證明了這一點。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2月,重慶百亞也加入了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其400畝工業園將通過直播的形式,面向拼多多3.86億消費者實行透明化生產,接受一鍵監督。
雖說重慶百亞在爭當「衛生巾第一股」的路上越挫越勇,但目前無論是營收規模還是市場佔有率和恆安國際等龍頭相比都差距很大。也就是說,倘若重慶百亞能夠上市成功,從何處進行突圍還將是一個不確定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