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高考狀元飽受爭議,復讀後再成狀元,網友:擠佔應屆生機會
高考狀元一直都是備受關注的群體,他們當中要麼是天生奇才,學習與興趣愛好全面開花,要麼就是踏實肯學,一步步逆襲成為高考「黑馬」。不過,有些高考狀元的經歷卻十分曲折,讓人看後既驚嘆又感到十分可惜。
在恢復高考以來,不少狀元都曾風光一時,許多人得以進入清華北大這些頂尖高校就讀,成為眾多學弟學妹崇拜的對象。不過,也有一些狀元在進入大學以後開始「水土不服」,要麼是不滿意當前的專業主動退學,要麼是沉迷遊戲不可自拔最終被退學。
高考狀元的頭銜絕非可以輕易獲得,基本都是萬裡挑一的概率。不過,卻有些人天生就是狀元的料,復讀之後依然是狀元。比如,2019年的湖北省理科狀元常書傑考了712分,早在2015年就曾經拿下鍾祥市理科狀元,當時被北京大學錄取。不過,在三年以後他卻選擇從北大退學復讀。不得不讓人感慨,狀元的名頭絕對不是偶然得來的,遠離高考三年以後,依然笑傲群雄,拿下了全省理科狀元。但是,許多人並不知道,常書傑之所以「退學」,是因為在大學期間沉迷遊戲,掛科太多不符合繼續上學的要求,不得已才被動「退學」。
對於常書傑的兩獲狀元,卻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有網友表示,都考上北大了還選擇復讀,更何況復讀以後,相當於直接佔用了一個好大學的錄取名額,這不是浪費教育資源嗎?其實,不僅僅是常書傑,2013年的遼寧省文科狀元劉丁寧,也選擇了退學復讀這條路。
當年,劉丁寧獲得了香港大學的72萬元的全額獎學金。要知道,香港大學在全世界高校之中的排名並不比清華北大差多少。不過,在入學一個月以後,劉丁寧卻選擇了退學復讀。第二年的高考,她雖然比去年少了2分,但依然以666分在成為遼寧省文科狀元,這次她如願心目中的北大中文系。與常書傑不同,劉丁寧則是在進入香港大學以後,發現與自己預想中的大相逕庭,很難融入當地的學習和生活,而她又非常嚮往古典文學。
今年高考,又出現了一個高考復讀狀元。湖南省高考理科狀元杜青雲,高考總分698分,政策性加分20分,合計718分,但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復讀生。2016年,杜青雲曾經參加高考,並以704分位列全省第二,當年被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錄取。在北大度過三年以後,杜青雲退學了。據說,杜青雲是因為對自己所學習的專業不感興趣,才最終選擇了退學。
有許多人都認為,高考狀元選擇復讀實在是太任性了,實際上就是浪費教育資源,這對於普通高考生來說,機會就白白被擠佔了。對於這些選擇復讀依然可以拿下高考狀元的考生,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