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虹口足球場的「高點」保齡球館最近戳中了不少人懷舊的情結。
在還沒有虹口龍之夢的時代,「高點」絕對算是附近的標誌性建築,承包了不少人學生時代的娛樂活動。對於不少80後來說,上學那會的娛樂項目不多,也沒有手遊。相比之下打個桌球、保齡球既「安全」又「養生」而且還能「耍帥」。
高點保齡球館外部
可惜的是,這家開業20幾年的老牌球館,已經在昨天正式宣布關門了,目前店裡已經張貼出結束營業的公告。
3rdJune
海岸君了解到,目前「高點保齡球」在上海一共有三家門店,除了虹口店還有七寶店和金橋店。其中,七寶店也將在6月30日後結束營業,而金橋店則表示沒有收到即將停業的消息。
至於「高點」關停的原因,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高點的租約到期了,附近的場地可能也要面臨改建。
就在高點虹口店發出停止營業後的通知後,不少網友紛紛選擇去「懷舊」了保齡球館。
//曾風靡一時,最多有數百家球館//
在網友們諸多不舍情緒的背後是當年對高點以及保齡球運動深厚的感情以及滿滿的青春回憶。
上世紀90年代,老百姓的娛樂方式並不多元,突然出現了保齡球這麼一項新潮的運動,一個人就能玩上手容易,保齡球也就這麼刮開了。
「改革開放後,保齡球這項運動也從國外傳播到了中國。」上海保齡球協會副會長張金濤告訴海岸君,上世紀80年代上海開始有了保齡球館,當時人民廣場跑馬廳的看臺搭建起了12根球道,這就是最早的體育宮保齡球館,也就是在現在的大劇院;同時錦江賓館中也有保齡球館,「不過要說保齡球館在上海的風靡,還要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後,當時的情況也是相當嚇人的。因為那個年代大家對於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強,而且保齡球也比較有趣,適合人群年齡跨度也很大。」
張金濤告訴海岸君,最多的時候整個申城有幾百家球館,數千條球道,平均每個區都至少擁有兩到三家保齡球館。球館多,打球的人也多,平時晚上幾乎每個球館人滿為患,周末晚上要等很多時間才能玩,現在是吃飯排隊,以前是打球排隊。而且打保齡球的價格也不便宜,做少也要30元,黃金時間段的價位甚至高達50元,「那個年代的30元和50元相當於現在多少?現在打球有時候算上打折和團購,還到不了當年的價錢。」
//現在保齡球成了邊緣運動//
不過,和保齡球火箭般速度躥升發展軌跡一樣,這項運動的衰退速度也很驚人。
進入21世紀後,大批球館因保齡球人口的斷層及場地租金的不斷上漲,造成資金鍊斷流無奈關門。20年前當保齡球運動在上海一夜走紅時,誰也不會意料到這股熱潮會在短短幾年時間內退去。經歷了10多年的沉澱後,保齡球再也沒有回到當初的盛世,或許再也回不去了。
在張金濤的印象中,差不多從2000年保齡球館的數量就開始減少。在他看來,隨著市民業餘文化休閒項目選擇的多樣性,保齡球開始逐漸被KTV、高爾夫和桌球等運動分走了大批愛好者。
張金濤表示,
「
現在申城的保齡球館數量也從一度的數百家變成了僅剩十家左右。「現在比較大的有盧灣體育館的昊至保齡球館和衡山路上的歐登保齡球館。」
」
保齡球愛好者小王如此說道,
「好在歐登還開著,要不然真不知道以後去哪打球了。」
//
租金上漲 打球人少
多重原因加劇保齡球衰落
//
保齡球在上海黃金時期和如今不鹹不淡現狀的巨大差距不禁令人唏噓,而造成這樣局面的原因也是多重的。
1人數跟不上擴建速度
其實當初保齡球館快速增長的背後有臺商的影子,他們覺得投資保齡球館回收快,只需要三個月就能收回成本,在這個背景下很多臺商在上海興建了太多保齡球館,球館一下子多了,但打球人數增長的速度跟不上去,這導致了後來大批球館經營出現問題,只能關門。
2租金貴
張金濤解釋了當初保齡球館遍地開花的原因,「除了打球人數的因素,到了後來房價開始上去了,租金就貴了,保齡球館非常佔地,租金上去就會加大經營者的壓力,很多球館也因為這部分因素消失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球館開始了惡性競爭,整個行業不可避免走下坡路。
3重視度不高
除此以外,保齡球運動作為一項非奧運會項目,社會各界對此重視程度不夠高,「這導致保齡球發展緩慢。甚至,我國大部分保齡球運動員都是業餘愛好者,沒有專業的體系和專業的隊伍。」張金濤說。
4場地要求高
昊至保齡球館負責人朱順偉告訴海岸君,保齡球館對場地要求比較高,例如長度和高度都比其他運動,此外保齡球館的設備成本也很高,即便是購買一臺二手的機器運轉一根球道也需要十五萬左右的成本,新的設備則需要近50萬的開銷。再加上,現在可供市民選擇的體育運動呈現出多元化,保齡球不再是「香餑餑」了。
//從業者:改變保齡球高消費形象//
朱順偉的昊至是一家歷史並不悠久的保齡球館。
2015年3月,在肇嘉浜路上「駐紮」了10年的樂購超市從盧灣體育館一樓撤離。9月20日,在原址改造的盧灣體育館昊至保齡球館開始試營業。至此,盧灣體育中心完成了「退租還體」的最後一步,所有場館都為居民提供運動健身便利。
盧灣體育館昊至保齡球館
由4000多平方米的樂購改建的保齡球館有24根球道,全部按照國際化大賽標準建造,成為當時上海市中心最大的保齡球館。昊至的營業也是近十幾年來,上海保齡球館難得的擴張。
盧灣體育館昊至保齡球館球道
作為一名從業者,朱順偉認為保齡球行業要想復甦首先得提高關注度並且將目光聚焦校園,培養學生們的興趣愛好。
2015年,國家體育總局小球運動管理中心開始在全國49個省市推廣保齡球夏令營,重拾保齡球的體育屬性,惠及更多青少年。這個改建而來的昊至保齡球館,就是青少年保齡球在上海發展的唯一「根據地」。
據朱順偉介紹,目前保齡球館人氣漸漲,雙休日更是「一道難求」。作為全國範圍內硬體最新最完備的球館之一,這裡承接了全國錦標賽、AMF世界盃賽、中國公開賽和中國國際青少年保齡球公開賽5場全國與世界級大賽。
曾有業內人士如此感慨,
「
保齡球運動要重新普及,必須改變其高消費的形象,要突出它的健身功能,而且要和青少年掛鈎。現在青少年喜歡這項運動的人很少,主要還是上世紀90年代那批喜歡保齡球的人,這樣的年齡結構很難推動這項運動向前發展。
」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楊 碩
圖 片 | 大眾點評 網 絡
視 頻 | 董怡虹 戴天驕 徐鳴慧 張 劍
編 輯 | 梁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