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11日報導臺媒稱,臺灣「雙十大會」10日上午登場,首次安排陸軍「阿帕奇」直升機衝場,蔡英文也發表「雙十」講話。
老調重彈所謂兩岸「四不」
據臺灣「中央社」10月10日報導,蔡英文宣稱,臺軍是臺灣的堅強靠山,面對現代化戰爭,新世代不以量多但以質精為導向的部隊須有更強韌戰力,「我們全力強化戰力,但不會求戰」。
報導稱,蔡英文當日發表「雙十」講話,談到兩岸關係時稱,「我們的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但也不會在壓力下屈服」。
學者評論蔡英文「雙十」講話關於兩岸的部分是「不驚喜、不錯愕」。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兼任客座教授彭懷恩受訪表示,蔡英文的講話沒有特別的新意,可以說是「不驚喜、不錯愕」。彭懷恩分析,這也是蔡英文在賴清德的「臺獨」說之後,再度向大陸表示她在兩岸關係上沒有改變立場。
臺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認為,蔡英文再次強調「兩個不變」跟「兩個不會」,可以看作是在向北京方面的戰略再保證。董立文說,蔡英文也有在兩岸方面提出新的期盼,提到今年是兩岸交流30周年,「兩岸應該珍惜30年得來不易的成果及累積的善意」,很明顯是儘量在兩岸間尋找交集。
大陸學者:講話未論及要點
另據臺灣「中央社」10月10日報導,大陸學者認為,蔡英文10日的講話未論及要點。若蔡英文對「兩岸共同政治基礎」沒有創造性的表述,兩岸對話、互動新模式無望。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向臺灣「中央社」表示,蔡英文的講話對臺灣目前的兩岸關係環境營造沒有幫助,讓大陸少數還想看看她會說些什麼的人看到後也只能搖頭失望,因為講話沒有論及大陸方面認為的要點。
劉國深強調,大陸需要的是她講清楚兩岸是什麼關係,蔡英文應努力找到自己表述兩岸共同政治基礎的創造性話語。他說,目前兩岸氣氛很差,特別與民進黨代表性政治人物言行有關。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前所長周志懷表示,蔡英文多次說她已經盡了最大善意,就是為拒絕調整兩岸關係做了鋪墊,並暗示「現在要變的是大陸」。至於兩岸互動新模式,周志懷並不抱期待,他說:「蔡英文在政治基礎問題上沒有回應,怎麼可能有互動新模式?」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學者包承柯表示,蔡英文的講話沒有很大的新意、沒有實質內容、沒有特點。此外,相較2016年的「雙十講話」,今年沒有提到「維持現狀」,這是一種退步。他指出,儘管蔡英文有提到陸生赴臺與兩岸交流30周年,但兩岸問題不是陸生等問題所能概括,蔡英文在陸生問題釋出善意,而迴避對兩岸共同政治基礎、對「統獨」立場的闡述,這是「撿芝麻丟西瓜」。
針對臺灣當局領導人「雙十」講話中有關兩岸關係的內容,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0日表示,有關講話重複了以往的一些說法。臺灣當局不論提出什麼模式、主張,關鍵是要說清楚兩岸關係的性質這一根本性問題,確認臺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認知。馬曉光指出,今年是兩岸開啟交流30年。30年來兩岸交流成果來之不易,啟示彌足珍貴。其中最重要的啟示就是,只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獨」,兩岸關係才能和平穩定發展,兩岸交流合作才能順利推進,兩岸同胞福祉才能不斷增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