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我們父母的嚴格,現在身為父母的我們還真是一點都不吝嗇對孩子的誇讚,小朋友稍微做點什麼,讚美就脫口而出了。
雖然父母一直都覺得誇讚孩子可以讓他們樹立自信心,但很多專家不止一次地說,「誇讚有技巧,要是用錯了方法,非但不能給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反而可能會適得其反。」
今天我給妞們介紹一下誇孩子的乾貨:你只要學習四句話,可以有效地放大孩子的特質,讓他們更容易激發內在的優點~讓玩得認真的孩子做別的事情也認真!
● ● ●
誇孩子的套路:你只要掌握四種句式
「我看到」
「我覺得」
「你能夠」
「你真的」
即便知道什麼時候誇孩子,很多人依然誇不來。往往只會說「好棒!」「好厲害」這樣的字眼,但這些對於孩子來說,其實是非常模糊的概念。
我們對孩子的誇讚的目的,說到底,應該是加他們身上優秀的特質放大,激發出他們自己努力的動力,樹立自信心……為此,兒童心理學專家說,誇孩子只要上面這四句話就夠了。
什麼?就這麼簡單?!我舉個例子:
如果你看到孩子正在專心致志地玩樂高,不妨這樣跟他說:
「我看到,你在玩樂高。」
「我覺得,這個東西很有意思。」
「你能夠,很專心地玩,不受旁邊幹擾。」
「你真的,很有毅力。」
上面這4個句型到底有哪些好處?
首先,明確了自己看到的事情,讓孩子理解你的所針對的是哪個部分
然後,用了同理心——覺得很好玩——讓孩子感受你是理解他的。
之後,具體地描述了值得誇讚的部分:他專心,不受外界幹擾。
最後,總結了孩子的能力——你很有毅力!(而不要只是說你很聰明)
有木有覺得用四句話誇孩子,瞬間簡單了很多?
比如,吃飯的時候可以說:「我看到你在吃飯,我覺得不掉到桌子上真的好難,你能夠每一勺都仔細塞進嘴裡,不掉米飯在桌上,你真的很細心。」
比如,看書的時候可以說:「我看到你在讀書,我覺得這麼本書很有趣,你能夠自己理解故事還可以講出來,你真的很有想像力。」
……
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孩子明白自己擁有這樣的能力,也可以把這種認知用在學習、生活等其他方面,比單純地說「你好厲害!」是不是好了很多?
● ● ●
不同場合有不同的誇法
我們都知道誇孩子的質量比數量要重要得多。和很多成年人的遊戲規則不同,對孩子誇讚更多針對的是過程和特質,而不是結果。
這些不同的場合,有不一樣的誇法:
(使勁誇)孩子幼兒園要講故事,他興衝衝地回到家裡努力練習,這時候我們就應該進行誇獎,因為不論他最後講得比別人壞還是好,他的努力和特質已經超越了結果本身。
(適當誇)如果孩子只是在遊樂場裡上躥下跳玩耍,你只需要肯定他的勇敢就行了,不需要太過度地誇他,因為這對於他來說是一種娛樂。
(謹慎誇)很多父母或者祖輩容易對孩子聰明不聰明這件事情進行誇獎,「寶寶你好聰明哦!」其實這種誇讚方式很有爭議。總被說「聰明」的孩子容易害怕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更喜歡在自己能掌控的範圍內活動。
(別這麼誇)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咱們要避免用買禮物作為一種誇讚方式,因為很容易讓孩子努力的目變得不純粹。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擁抱、言語的鼓勵才是最直接、最有效果的讚揚。
包媽碎碎念: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對自己充滿信心,成為樂觀向上的人。但是往往家長對孩子的讚揚都太表面化了。「恩,真不錯」,「恩,好棒!」——這樣的讚揚有時候非但起不到正面引導,反而可能引起孩子對讚揚的麻木和無所謂。
好孩子當然是「誇」出來的,只是誇的方法需要細細琢磨。那麼多的誇娃方法匯總到今天的四句話,希望這種「誇孩子套路」能對妞兒們有啟發和幫助。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