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汽-大眾而言,十年前CC的到來無疑為品牌賦予了一層源自設計美感和年輕化形象的神秘色彩。十年後,新CC不僅迎來了中期改款,還帶來了造型非常下飯的獵裝車型。如今,在高喊個性化需求的消費環境下,新CC家族將如何復刻十年前的C位光環?
文|張衛東
圖|張衛東
它是少數人的精神食糧,卻總有賺足回頭率的禮遇。
在壹哥看來,造型明顯有別於普通轎車品類的運動轎跑和「瓦罐」,它們的車主畫像似乎總能透露出幾個明顯特徵,即不願墨守成規、顏值控、追求個性和運動化,並且對獵裝車(定位高於旅行車)有著某種特殊的情愫,而大眾CC正是他們心中的理想型之一。
作為擁有「最美大眾」稱號的一汽-大眾CC自十年前第一代開始,便在國內開啟了顏值「收割」模式。如今,迎來中期改款的新CC家族已在本月完成上市,與此同時,一同上市的還有首款國內本土化獵裝版車型。
開始此行試駕前,壹哥在看過新CC上市發布會後引申出了兩個問題。第一,十年後的年輕人,該如何理解十年前CC的驚豔?第二,十年後的CC,究竟要走「老路」還是「新路」?
回答這兩個問題前,不妨先了解一下新款CC到底「新」在哪裡。作為中期改款車型,新CC家族並沒有在內外飾做太多大刀闊斧的變動,而是將整車競爭力升級的願景投進了部分配置清單中。
比如在細節方面,新CC轎車版使用了碳纖維和真鋁的中控飾板、30色可調內飾氛圍燈、可與儀表中控屏聯動的IML工藝透光飾板、harman/kardon音響、10.3英寸Active info. display數字液晶儀;獵裝車內飾採用真鋁和實木內飾材質、Vienna打孔真皮座椅、981mm×851mm的全景天窗,甚至在8向調節的基礎上還配備了電動四向按摩腰託。
再比如在智能科技層面,兩種版本車型均新增了無線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可實現L2+級的全方位駕駛輔助系統,以及支持語音喚醒、在線音樂等智能服務的車聯網「眾行家」。值得一提的是,從實際使用場景來看,IQ.Drive配置功能實測體驗值得好評。
「駕與控」藏驚喜,獵裝版顏值驚豔
事實上,不論是十年前還是十年後的今天,CC所主打的造型設計正是它向來的強項。因此十年後的年輕人,在理解由前代CC所創造「最美大眾」的標籤時,不如將目光再次放在它的設計手法上。
值得注意的是,黑色包圍件和銀色行李架的裝備,雖令車身在視覺效果上顯得更加修長,但相比海外ShootingBrake版本,一汽-大眾此次明顯對新CC獵裝車留了後手。
相比之下,國產CC獵裝車的離地間隙不僅相對高了些,輪拱細節還賦予了些許all road概念,這麼做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為了與CC轎車形成定位間隔,其二便是為了進一步打開獵裝車和跨界車兩種車系潛在客戶群體的消費「心結」。
在關於「駕」的實測體驗上,壹哥將重點分別放在了整車操控和舒適性駕乘兩大層面。從帳面數據來看,新款CC與上款車型動力參數相同,其中百公裡加速成績有所下滑,油耗變幅並不明顯。
以此次試駕的轎車版與獵裝版380TSI車型舉例,4500rpm/min可爆發220Ps最大馬力,1500-4400rpm/min區間將壓榨出350N·m的峰值扭矩。至於加速成績為何變慢,事實上是由於新款CC在整備質量上迎來了最大40kg的增重,因此獵裝車的百公裡加速成績最終定格在了7.8秒。
加速成績變慢,並不意味新CC在性能層面作了減法。在四種駕駛模式中,舒適與標準兩檔差異化並不明顯,即便是在運動與個性化選擇的模式下,為追求運動感層面的駕控樂趣,壹哥則更願意用S/M擋對動力輸出進行直接「拷問」。
在該檔位下,配合與手指接觸面積並不算大的換擋撥片,提速後的七速雙離合變速箱換擋嗅覺十分敏銳,即便右腳對油門踏板作出輕易的試探,也能被發動機精準捕獲。值得一提的是,在關閉電子穩定系統後,LC起步控制程序將為直線加速環節帶來一段非常不錯的駕控體驗。
總的來說,對DCC動態底盤控制還進行了全新優化的新款CC,依舊屬於「可玩性高」「易上手」、「好開」,甚至能達到一些年輕人更側目「純粹運動」的影子。但想要得到新CC的全部樂趣,或許還得從兩種版本的頂配入手。
新CC家族:要在小眾陣營做「大眾」
不論是圍繞顏值去討好年輕人的傳統路線,還是基於數位化賦能競爭力的創新之路,可以說CC的到來是值得德系車迷為此歡呼的。
對於一汽-大眾而言,十年前初代CC不僅刷新了品牌和產品在年輕化、高級化以及個性化層面的整體形象,十年後新款CC和獵裝車更可以看作是一汽-大眾對年輕化變革和數位化轉型的直接體現。
「新CC的煥新升級,新CC獵裝車的重磅加入,不僅代表著一汽-大眾在造型設計、內飾空間、智能科技上的水準,更是對中國消費者個性多元用車場景的深度洞察。」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商務副總經理、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董修惠在新CC上市發布會中曾表示,新CC家族肩負著引領細分市場潮流的使命,同時也要做消費者個性化生活方式的同行者。
因此,一汽-大眾此次藉助含獵裝車在內的兩種CC版本,更多的是向外界傳遞品牌未來在產品數位化、智能化和高級化上的邏輯,並試圖讓新CC從小眾進階到「大眾」作了一次嘗試。
在新CC獵裝車到來之前,小眾車系仍無從撬動實用主義的剛需,因此價格因素往往便成為了貼在它們身上的優勢之一。從同定價區間和獵裝版的定位來看,新CC家族未來面臨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君威GS、大眾蔚攬以及凱迪拉克CT4等。但事實上,CC獵裝車未來的市場壓力並不小。
其中,售價15.38萬元的福克斯獵裝車不僅拉低了獵裝車領域的售價門檻,目前終端最大優惠3.42萬的奧迪A4 Avant(30.76萬起售),更是對頂配CC獵裝車(29.99萬元)構成了最大競爭威脅。因此,競品獵裝車、跨界車的售價和品牌溢價能力,都將在未來持續為CC獵裝車發起攻勢。與此同時,CC車系的用戶定位便得到了進一步放大。
對於新CC家族而言,中產階層用戶、不願放棄德系品質二次購車的用戶,以及追求極致個性化的年輕用戶,均將是七款新CC家族產品在未來的潛在客戶群體。尤為值得一提的是,CC家族之所以敢直面細分競爭紅海,這正是基於一汽-大眾在國內雄厚的市場基礎與底氣。
因此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轎車和獵裝車兩種版本在未來終端優惠的進一步下探,以及選配內容的逐步釋放,新CC或將時隔十年再次站上細分市場的C位,但壹哥希望這次並不是因為「最美大眾」光環,而是從綜合實力上真正滿足十年後年輕人的挑剔的口味。
寫在最後
不論從品牌定位、戰略意義還是產品邏輯上,整體來看一汽-大眾CC是成功的。
除了在十年前揭幕一汽-大眾品牌年輕化形象和多樣化布局力量外,十年後CC再一次肩負起了引領細分市場潮流的重任,從一汽-大眾各車型市佔率到百萬用戶口碑累積,這些先天優勢都為強調個性的CC提供了發展的養料和上升的空間。
在未來,CC能否繼續為外界上演細分C位好戲?答案還將由消費者們對它來「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