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著名作家李敖曾在一次演講中,引用宋朝詩人陸遊的一句詩,「樽前作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此狂」,然後說:「我在你面前作秀,你不要笑我,因為等我死了以後,你會想我想得發瘋。」
李敖病逝,享年83歲。李敖的最後一條微博更新於今年2月1日,推介《李敖自傳》。他在自傳裡曾放言,過了八十要往腦門兒上寫八百才過癮,因為他自認是李敖之後再無李敖的一代風流人物。但終究是「人生不滿百」。
李敖是身份諸多、才華橫溢的才子,卻常以風流狂傲而備受關注。他自稱自己包攬「五百年來白話文前三名」、不屑與魯迅齊名……以致於落得「狂人李敖」的稱號。但當得知自己病重,命不久矣,李敖在去年6月公開了一封絕筆信,他在信中說,想在最後時間和家人、友人與仇人再見一面,做一個最後告別。如同《李敖自傳》的責任編輯付如初談及對李敖的認識與感受:「我在他的狂、他的風流、他的罵人之外,體會到了另一個不一樣的李敖,比如說他他為人的謙和,他的情深意重,還有他在罵人之後對朋友的那種仗義。」
李敖逝世當天,付如初說,以「一代狂人仙逝,天下從此無文」形容再適合不過:「這個『無文』是指他的文採風流,再難複製。」但在「比李敖更了解李敖的人」——作家馬家輝看來,「不必傷感,不必懷念,因為時代牛人李敖永遠存在。」而唯一可惜的是,李敖一旦故去,劇終了,只有重溫,沒有續集。
李敖(1935年4月25日~2018年3月18日):
男,字敖之,思想家,國學大師,中國近代史學者,時事批評家,臺灣作家,歷史學家。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所以自詡為「中國白話文第一人」。
李敖語錄:
年輕就是要不信邪,拒絕心靈軟骨病;年輕就要有情趣,拒絕乏味毀自己;年輕就要拼實力,拒絕浮誇不成事!
不愛那麼多,只愛一點點,
別人的愛情像海深,我的愛情淺。
不愛那麼多,只愛一點點,
別人的愛情像天長,我的愛情短。
不愛那麼多,只愛一點點,
別人眉來又眼去,我只偷看你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