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5月23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鮑亞飛)人的一生會關心很多數字,很多時候,逐漸增加的數字就是一種重複疊加的生活。就像水、電、煤氣表上顯示的數字,就是記錄你的家庭生活。
從來沒有哪一種儀器像「民用三表」這樣被廣泛使用。有一組數據:僅電能表(俗稱「電錶」),國內就達到了3億隻;從2007年~2014年,浙江每年淘汰、新增的電錶平均達到500萬隻!
基數大、使用頻率高、和生活關係度密切,多個方面的原因使得這「三表」傳言鋪天蓋地:把磁鐵放在表上,可以讓電錶停轉、水錶走慢、煤氣表「罷工」;分流、分壓、接地線可以讓電錶無法形成迴路,過電卻不顯示;更廣泛傳言且被很多人親身驗證的一種說法——保持龍頭以較慢的流速出水,水錶將成為擺設……
任何一個有關「民用三表」的傳言,都可能會引起數以千萬計用戶的注意,驗證這些傳言的真偽因為龐大的基數用戶,而顯得更有意義。
這些所謂的節能小竅門真的可行嗎?錢江晚報聯合國家權威機構一一實驗,並讓數據揭開真相。
傳言:強力磁鐵可以讓電錶失效
真相:老式電錶可以,但現在用的智能電錶不吃這一套
這個傳言由來已久,百度的229萬條結果中,最早可以追溯到20年前——用磁鐵可以讓電錶走慢的傳言「深入人心」。
在國家電能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我們進行了第一場驗證。
接通一臺機械電錶,並開啟電風扇、手機充電器、電視機,可以看到電錶開始工作,中間部位的一個顯示電流大小的轉盤開始飛速旋轉。然後把一塊事先準備好的高能磁鐵逐漸向電錶靠近,當距離逐漸變成零時,轉盤開始出現轉速降低,最慢時的轉速大概只有原先的1/3——也就是說,如果實際用電100千瓦時的話,電錶只能會顯示35千瓦時。「這種電錶利用磁場工作,高強磁鐵會破壞磁場,同時也會使之降低轉速。」該中心的周韶園博士說,但這種做法有兩個前提:老式機械錶、高能磁鐵。「機械式電錶目前在杭州應該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智能電錶;而這種高能磁鐵一般只會出現在各個實驗室,市場上沒有銷售。」
那麼高能磁鐵能作用於智能電錶嗎?我們也進行了同樣的實驗,結果是沒有任何影響。周韶園博士從專業角度解釋了這一變化:智能電錶內安裝有一個磁場探測器,能自動屏蔽周圍出現的不穩定的磁場及輻射,如果發現異常操作,電錶還會自動發送數據到監控後臺報警,電力部門會馬上進行現場調查。
傳言:分流、分壓、接地線使電錶不「走字」
真相:一個小圓鈕監控一切「破壞」
對眼下用的智能電錶而言,高能磁鐵能「省電」的說法已經不存在了。我們接下來驗證了傳言中更為「高科技」的一種——這些做法只有理工科畢業或者學過電工的人才能完成:外接線路改變電錶迴路,起到分流、分壓作用,從而讓電錶隨心所欲地變慢。
「這種方法理論是存在的,原理很簡單,就是接通一根電線繞開電錶,讓電力直接入戶。」周韶園博士說,電流都不經過電錶了,當然也就無法被記錄。「但這樣做就必須拆開封鉛和電錶外蓋,否則只能造成短路而無法通電。」周博士進一步解釋,電能表的電線都是通過表的下側連接的,外面還會有蓋子保護。當蓋子閉合時,會對右上角的圓形按鈕產生擠壓,並使按鈕一直保持下壓的狀態。只要蓋子被打開,按鈕就會彈回,就觸動了警報,電力公司也會接收到相應的信息並發出警告。
上面這些手法,說到底不是在省電,而是試圖偷電——這個可能會觸犯法律,後果實在有些大,打住吧。
傳言:只要是滴水狀態,水錶就不會動
真相:8升/小時以內的確可行,但會對水龍頭關鍵部位造成嚴重損害
這一定是個終極傳言,已經無數的家庭主婦自稱驗證過這一點。傳言這樣說:把水龍頭打開,然後慢慢關緊,讓水保持一滴一滴地流出來,一個晚上能接百來斤水,而水錶不會有任何反應。
一晚就能接100斤,一年能接多少?18.25噸!而且全免費!這是真的?
還是用實驗數據說話。我們來到了省計量院熱工與能源計量研究所。
實驗對象是一隻剛剛出場的寧波東海儀表廠生產的旋翼式冷水水錶,15毫米水管內徑。接通水路,卡緊接口後,自來水從水源過度穩壓器中被平穩、定向送出,通過進水口,進入水錶,輸送至玻璃轉子流量計。
流量計顯示水流為1升/小時狀態時,水錶旋翼並未轉動;慢慢調大水流量至3升/小時,旋翼靜止;繼續增加至5升、7升/小時,旋翼如前;水流量加至8升/小時後,旋翼開始放生變化,並出現了速度極慢地轉動——也就是說,如果水流的速度低於8升/小時,那麼水錶的確不會工作!江湖傳言的情況的確是真實的。
「任何一臺儀器都有自己的敏感度和精確值,作為水錶來說能測出8升/小時的流量就已經很敏感了。」研究所趙建亮所長說,水錶通過指數器轉動來記錄用水量,流量越小,轉表越慢,反之則越快。「滴水方式的確無法被記錄,但這種方法的時間成本很高,甚至可能會對水龍頭關鍵部件造成嚴重損害,省下來的水費或許抵不上買一個新龍頭。
傳言:將水錶的進、出水口反接
可以讓水錶倒著轉
真相:可行但最易被查
在水錶的兩側或上下端,都會有兩個管口,一個是進水的,還有一個是出水口,水錶的側面也會有箭頭來標示水流的方向。水錶的工作原理就是水流從進水口流入,衝擊表內葉輪旋轉,從而帶動指數器轉動產生計數。這樣的設計讓一些人動起了腦筋,如果把進、出水口反接,讓水流從出水口進,葉輪反著轉,那水錶的計數是不是也會倒著轉?
實驗的結果很明確,這個方法也是可行的,不僅不會記錄用掉的水,水錶上的數字還會越用越少。但這也沒什麼值得高興,或許在你打算高興的時候,人家水務公司就找上你了。
趙建亮所長同樣拿出了旋翼式冷水水錶,與水管連接完成後,指著外側螺帽上的缺口說:「每個進出水口連接完成後都會在這(螺帽缺口)用鐵線封口固定,同時還會加上鉛封,每個鉛封都是唯一的,只要被破壞了,就沒有辦法恢復。」他說,想要反接進出水口就必須要破壞鉛封,這種鉛封具有唯一性,很容易被查。
電錶、水錶的江湖傳言到此告一段落,驗證的結果是這些傳言基本都是虛假的。關於「三表」中的另一表——煤氣表,同樣也有傳言存在。我們只驗證並否定了用磁鐵吸附可以使表走慢的說法,至於其它的改變接口、用石子堵塞進氣口等傳言,因為考慮到實驗的安全性,我們只能放棄。但專家從理論的解釋證實,上述兩種做法很複雜,也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冒著危險佔點小便宜,還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