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231個字,需閱讀約15分鐘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中核集團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旗幟,把堅決落實黨中央脫貧攻堅戰略部署作為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試金石」,積極履行中央企業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藉助政策推力,發揮市場引力,聚焦脫貧能力,激發內生動力——「四力」並舉,出實招、出硬招,真扶貧、扶真貧,走出一條富有中核集團特點的幫扶之路,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源源不竭的「核」動力。
從1995年開始,中核集團參與扶貧工作已有25年,定點幫扶的重慶石柱縣、寧夏同心縣、陝西旬陽縣和白河縣等4個縣,分別於2019年4月和2020年初全部實現脫貧摘帽。中核集團2018、2019年連續獲得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工作考核第一梯隊的成績。
中核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餘劍鋒(前排左)在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調研。
藉助政策推力,補齊民生短板
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幫扶地區大部分屬於山區,出行難和飲水難等問題是長期困擾當地百姓的心頭病。通過無償捐贈、工程幫扶等方式推進民生領域改善,有效解決了當地貧困群眾出行難、飲水難、辦事難、就醫難、喬遷難、環境差等民生問題,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數。
著力改善人居環境。2019年投資100萬元用於旬陽縣西溝河村養豬基地環保提升工程,惠及西溝河村500戶村民人居環境的改善。
開展救助救災行動。近幾年來,白河、旬陽兩縣多次遭遇特大洪澇和泥石流災害,中核集團在第一時間號召廣大職工積極捐款捐物。今年6月以來,石柱遭受暴雨襲擊,中核集團第一時間捐贈200萬元用於救災。近年來,針對特殊困難群體,集團開展特困幫扶「送溫暖」專項工程,先後捐贈超過50萬元,慰問五保戶、低保戶、殘疾群眾和重病老人、貧困黨員等。
發揮市場引力,推動產業扶貧
立足創新,找準幫扶產業。通過「產業化組織、科技化支撐、市場化運作」的思路創新,全產業鏈打造石柱三星香米3000畝有機示範基地,形成了涵蓋選用良種、有機種植、科技培訓、機械化作業、精深加工、市場營銷的完整產業體系。通過組合創新,以旬陽縣當地特色農產品為依託,進一步挖掘幫扶李家臺村的旅遊資源,實現農旅融合發展,帶動整村脫貧走向鄉村振興;通過項目創新,在同心縣開啟清潔能源扶貧方式,投資4億元建成併網發電1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2020年再投資6億元建設一個10萬千瓦風電項目;通過生態創新,打造石柱金鈴鄉「中蜂+皺皮木瓜」「木瓜蜜」基地,蜜蜂與皺皮木瓜和諧共生、一地雙收,提高了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和產出效能;通過協同創新,集團幫扶幹部將石柱的辣椒產業發展模式和經驗成功推廣移植到陝西旬陽縣、白河縣,集團資助旬陽建設育苗大棚、烘乾廠房。從2019年起,僅用一年左右時間,旬陽辣椒產業從零起步發展到10000畝規模。今年,白河縣5000畝辣椒種植項目已經啟動實施。通過需求創新,出資設立同心縣防護科技公司,為集團生產定製工裝,解決就業崗位325人,累計培訓500餘人次,解除了群眾的後顧之憂,形成了穩定就業促脫貧的運行機制。
抓住關鍵,拓展產業鏈條。一是抓關鍵技術。資助石柱黃連良種繁育,實施提升黃連種苗抗病能力、產量、品質、產業價值、增收能力的「五提工程」,帶動502戶貧困戶增收。抓住辣椒產業育苗和烘乾的兩個關鍵環節,建設李家臺旬核鄉振生態農業產業,引進穴盤式和漂盤式兩種現代農業育苗技術,為全縣培育5000畝辣椒種苗;援建辣椒深加工扶貧車間,引進先進的辣椒烘乾生產線,增強辣椒產業抗市場風險能力。二是抓關鍵企業。扶持石柱蓴菜深加工企業,加強科研及品牌營銷,將產品拓展為飲料、面膜等高附加值產品。依託龍頭企業幫扶白河縣麻虎鎮發展紅薯產業,將紅薯種植、深加工、殘渣養豬等有機結合,形成能人大戶示範、廣大群眾參與的良好發展態勢。
市場牽引,內外協同共贏。一是加大內部市場扶植。採用陣地式消費扶貧,在單位食堂設立扶貧專櫃銷售農產品;採用福利式消費扶貧,工會積極採購扶貧地區農特產品,作為員工福利進行發放;採用訂單式消費扶貧,如2019年集團成員單位與寧夏同心防護科技有限公司籤訂1.9億元工裝訂單,當年完成6000餘萬元訂單。二是強化外部市場牽引。與本來生活網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幫助定點扶貧縣打造農產品品牌,提升市場價值;積極推動定點扶貧縣進入中國社會扶貧網、中國社員網等電商平臺,並搭建中核扶貧館,入駐國資委消費電商平臺;利用快手帶貨、微博直播等模式在線上推廣扶貧產品,2020年,「國資小新」一場直播帶貨就取得了470萬元的銷售業績。
聚焦脫貧能力,加大資源投入
選好配優扶貧幹部。建立健全掛職幹部選派機制,出臺相關制度文件,明確待遇並加強聯繫服務,使扶貧幹部感到在外有支持、政策有保障、遇事有商量、困難有解決。目前,派駐4個定點扶貧縣幹部共9名,全系統共有93名幹部紮根在扶貧一線。近年來,湧現出「小山村裡的大書記」劉滿堂(時任原中核建黨組成員、總會計師)、因公殉職的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胡仁祿等先進典型。在陝西旬陽,劉滿堂、楊才明「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將幫扶的李家臺村打造成為安康市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標杆與典範。在重慶石柱,兩任村第一書記畢升、賴江南接力幫扶智障小女孩馬英傑一家的故事在央視「手挽手」節目播出。特別是今年疫情期間,張國良、王智清等掛職幹部在大年初三即趕回幫扶縣投入到戰疫的工作中,陳杰等4位掛職村第一書記踏著春耕的號角迫不及待趕回了村裡,組織辣椒育苗、香米播種等,積極投身本村防控疫情和春耕工作中。
加強醫療幫扶力度。積極幫扶醫療基礎設施建設,資助500萬元援建旬陽縣紅軍鎮衛生院,可解決周邊8個村約2500戶群眾的就醫難問題;援建6個村級衛生室,解決就近看病難、就醫硬體差等問題。大力支持地方醫院建設,捐助醫療設備,派出醫療專家,在重點醫學科室建設、醫療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對口幫扶,累計培訓醫護人員551人次。在定點扶貧縣開展義診活動,如2019年核工業四一六醫院選派16名高水平主任醫師到石柱縣開展義診活動,免費體檢700餘人次;深圳海德威公司捐贈幽門螺旋桿菌試劑,聯合陝西省旬陽縣醫院在全縣開展3期義診活動,惠及全縣約5000名胃病患者。
在中核集團定點幫扶的陝西省白河縣,一片茶葉富了一方群眾。
激發內生動力,精準志智雙扶
黨建幫扶提升治理能力。資助石柱縣下路街道、沙子鎮、金鈴鄉和同心縣河西鎮基層黨建陣地建設60萬元,用於完善村級陣地基礎設施,提高村黨支部規範化建設水平,增強黨支部脫貧攻堅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帶動群眾脫貧致富能力。組織安排2019年集團工會幹部培訓班和中青班分別走進白河縣開展培訓和考察實踐,以實際行動支持脫貧攻堅,開展消費扶貧、愛心助學、對接資源等,為脫貧攻堅提出意見建議,拿出實際幫扶舉措。
「核」苗計劃助力青少年成長。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中核集團「核」苗計劃覆蓋定點幫扶縣各個學齡層次,包含「資助、捐贈、培訓、培養」等多種實現形式。「核」苗計劃之基礎設施項目先後資助2700餘萬元,新建或改建教學樓23座,支持建設操場、食堂,建設標準化圖書室,捐贈現代化電教設備、桌椅等,改善辦學條件。「核」苗計劃之獎助學金項目為定點扶貧縣困難學生提供上學必要的開支,13000多名貧困學生受益。「核」苗計劃之「核」苗圖書角項目,為4個定點幫扶貧困縣幼兒園、小學配置1500多個圖書角。「核」苗計劃之培訓項目招收貧困家庭初中、高中畢業生到核工業技師學院學習,畢業後推薦到核工業系統工作,累計資助貧困縣學生500餘名,已有90多名學生畢業後進入中核集團工作。
加強本土人才培訓。幫扶過程中,雖然選派力量全部是精兵強將,但派去的人總是有限的,關鍵還是要靠本地幹部隊伍和人才。在推動種植養殖項目過程中,注重相關專業人員開展科學知識講座和培訓,引導村民依靠黨的好政策,自力更生、勤勞致富。在同心縣採用以獎代補,激發發展養殖業積極性,旱天嶺村從2016年年出欄200頭牛增加到2019年的3000多頭。在西藏那曲谷露地熱項目和齊耀光伏項目開發中,僱傭當地農牧民90人,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探索出企地協調促進、發揮資源優勢的精準扶貧模式。
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也是我國扶貧史上具有重要裡程碑意義的一年。習近平總書記3月6日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彰顯了新時代共產黨人書寫中國乃至世界脫貧史最偉大篇章的雄心壯志,傳遞了舉全黨全國之力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不動搖的必勝信心,為我國攻克最後貧困堡壘、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發出了最高動員令和總攻衝鋒號。中核集團黨組第一時間召開專題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向全系統提出了深刻認識全國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決定性成績和面臨的困難挑戰,進一步堅定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決心,堅決扛起戰「疫」戰貧重大政治責任,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具體行動和工作成效上,為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一方面深刻認識脫貧攻堅面臨的困難挑戰,堅決扛起戰「疫」戰貧重大政治責任。今年脫貧攻堅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現在還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響。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核集團第一時間向4個定點扶貧縣捐款400萬元,助力打贏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4個定點扶貧縣雖然已經摘帽,但我們還要謀劃建立定點幫扶長效機制,扶上馬、送一程。我們要奪回疫情耽誤的時間,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重點支持扶貧產業項目開工建設、復工復產,加大消費扶貧力度,將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
另一方面切實加強黨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領導,為決戰決勝提供堅強組織保證。脫貧攻堅戰越到最後越要加強和完善黨的領導。堅持集團一盤棋,及時把中央的工作要求內化為集團公司的實際行動。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加強考核監督執紀。加強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完善脫貧攻堅的考核評價機制和監督檢查機制,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扶貧幫困全過程。強化輿論引導,重點宣傳黨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講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中核故事,展現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中核擔當。
回顧中核集團25年走過的扶貧道路,尤其是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效,我們充分感受到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和信心,我們深深體會到與貧困群眾風雨同舟、為貧困群眾排憂解難、讓貧困群眾早日脫貧是中央企業應有的責任。在全面小康社會建成之際,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中核集團將繼續凝心聚力推進各項扶貧工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貢獻新的力量。
責編:劉洋
審校:王思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