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老黃牛」踏出致富路

2020-12-17 湛江新聞網

孫智到村民家中了解情況。戴李春 攝

    自2009年至今,孫智一直奔走在扶貧路上,用他的智慧和熱情,帶領一批批貧困戶致富。如今,新時期精準扶貧工作全面鋪開,59歲的他依然選擇堅守農村,當起扶貧「老黃牛」,入戶調查,制定計劃……忙得不亦樂乎。

    傾情投入 多次參與駐村扶貧

    孫智是市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專職審委,從2004年開始,他便多次代表單位到雷州市南興鎮塘頭、東嶽村,沈塘鎮居蕉村、沈塘村等地開展扶貧工作。

    今年初,新時期精準扶貧全面推開,臨近退休的孫智還是主動請纓,挑起精準扶貧的重任。「這次駐點的又是居蕉和沈塘兩條村,那裡的情況我熟悉。我下去駐村,工作更容易開展。」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孫智這位老共產黨員的質樸情懷。

    「造血」幫扶 鋪就脫貧致富新路

    多年在雷州沈塘鎮沈塘村駐點,孫智對當地「窮根」挖得很深很透,「只要發展基礎築牢了,農戶就能看到脫貧的曙光」。為此,在扶貧開發過程中,他把工作重點放在夯實農村發展基礎上。

    在沈塘鎮居蕉村,孫智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疏浚農田排灌溝灌溉1200多畝農田;修建機耕路2公裡,使當地農業生產實現機械化;鋪設硬底化村道約5公裡,解決群眾出行難和農產品銷售難問題;為各自然村安裝路燈,村民出行不再摸黑……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讓當地村民紛紛走上脫貧致富路。第一輪扶貧工作收官,幫扶單位被評為「廣東省扶貧開發先進單位」。

    2013年7月,孫智率工作組進駐沈塘村,進行新一輪扶貧開發。在過去的3年裡,幫扶單位累計投入資金1200多萬元,辦成幫扶項目28個:投入460萬元,全面改造多條村莊的農電線路;投入160多萬元,修建農田水利設施;投入160多萬元,幫助困難群眾改造危房和茅草房……系列幫扶項目給當地群眾帶來實惠,貧困戶人均收入突破6000元,超額完成了省、市下達的脫貧指標。幫扶單位被評為「廣東省扶貧開發先進單位」,孫智也被評為「湛江市扶貧工作先進個人」。

    巧解難題 以法治思維創和諧

    沈塘鎮村莊密集,人多地少,矛盾糾紛時有發生。在駐點扶貧過程中,作為一名人民法官,孫智特別注重用法治思維去化解矛盾。

    在居蕉村,孫智積極引導村幹部和群眾學習法律知識,並幫助村委會制定矛盾糾紛化解方案,有效地將各類矛盾化解在基層,居蕉村也因此被授予「無訴訟村莊」稱號。

    沈塘村張某某擅自佔用集體土地建房,村幹部多次到現場制止無效,只好求助孫智。經過孫智多番努力,張某某最終停止佔地行為。

    如今,新時期精準扶貧工作已全面鋪開。居蕉、沈塘兩村幹部群眾看到孫智再次進駐,都十分激動,「智哥來了,我們發展的信心更足了!」

相關焦點

  • 威縣:扶貧電商平臺拓寬致富路
    威縣:扶貧電商平臺拓寬致富路 2020-12-06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冬根:紮根扶貧村引領致富路
    近日,記者走進了萬福鎮梘口村,了解到劉冬根扶貧為民背後的點滴故事。  住下來:摸清村情和民情  2018年,剛卸下遂川縣大屋村第一書記的劉冬根,又馬不停蹄地來到吉安縣萬福鎮梘口村第一書記的任上。  三年來,他全身心地紮根於梘口村的扶貧工作中。接到駐村第一書記通知的第一天,劉冬根就帶著鍋、碗、米、油等生活用品,開啟了其第一書記幫扶工作新生活。駐村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遍訪全村,了解村情民情,特別是村幹部的思想。經過近1個月的走訪,他基本摸清了梘口村的村情民情。
  • 「致富能人」引領脫貧路 深圳海關推進河源扶貧產業開發
    「一個好的致富帶頭人,可以搞活一個產業,輻射一片地方發展,帶動一批人脫貧致富。」深圳海關充分發揮貧困村致富帶頭人的示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努力讓當地擺脫產業空心化的貧困境地,帶領貧困戶奔上脫貧致富的小康路。廖金山就是薛博文口中的「能人」,早年曾在深圳打拼,後來回到村裡發展。
  • 踏出一條康莊大道——懷化市「四跟四走」產業扶貧精彩畫面
    踏出一條康莊大道 ——懷化市「四跟四走」產業扶貧精彩畫面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肖軍 懷化日報記者 朱帥 籤名字,按手印,領取分紅款。歲末年初,沅陵縣官莊鎮叢溪口村的辦公室熱熱鬧鬧。脫貧戶進進出出,說說笑笑,讓這寒冬裡的山村倍感溫暖。 盤底算帳,羅漢果、養黃牛、養蜂、養魚4個產業全部受益。
  • 西峽縣田關鎮:產業扶貧拔窮根 村民走上致富路
    改善村容村貌,建設產業基地,發展光伏產業……一項項扶貧舉措使西峽縣田關鎮牛角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如今,村民生活幸福指數提高了,在奔小康的路上更有信心了。2016年4月,西峽縣殘聯駐村工作隊進駐以來,通過深入貧困戶走訪調研,與村民代表交流座談,從結對幫扶、培育產業、改善環境、文化惠民四方面入手,帶領牛角村村民走上致富路。原來,牛角村村莊面貌髒、亂、差,土坯房多,通村公路尚未硬化,組組通道路多為土路,基礎設施相對落後。
  • 儋州王五鎮山營村委會「脫貧之星」許宏秀:種冬瓜脫貧走出致富路
    靠冬瓜脫貧、靠冬瓜致富,許宏秀全新的人生已經開啟,在發展產業的道路上不斷前行。許宏秀近照。勤勞種植冬瓜脫貧致富今年51歲的許宏秀,家中有妻子羊以坤以及三個孩子,共5口人。家庭幸福美滿 勤勞踏出致富路今年,對於許宏秀來說是充滿信心的一年,大女兒許春霞已經畢業兩年,目前已經參加工作,另外兩個孩子也都已經讀大二,日子過得很是美滿。許宏秀夫妻二人打算在種植冬瓜且擴大種植規模的同時,還嘗試種植茄子和秋葵。
  • 福建寧德創新旅遊扶貧模式鋪百姓「致富路」
    然而,近年來,寧德市通過創新旅遊扶貧模式,幫助欠發達地區擺脫貧困,讓「青山綠水」變成「金山銀山」,盤活「蝸居」的資源,還讓鄉村社會面貌煥然一新,鋪築百姓「致富路」。景區帶村 鄉村美贏來百姓富火紅五月,來到福鼎市磻溪鎮赤溪村,四面環山,層巒疊翠,白牆黛瓦,溪水潺潺……三五成群的遊人或在參觀、或在拍照留念,一幅和諧秀美的鄉村畫卷展現眼前。
  • 蒸湘區:扶貧「小農場」搭起致富「大舞臺」
    自扶貧攻堅開展以來,蒸湘區有意識地培育了一批致富帶頭人,推廣「扶貧農場(能人大戶)+村集體合作社+農戶」模式,積極發揮能人大戶的示範帶動作用,不斷提升帶貧益貧效益。 如今,羅波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建成蔬菜基地和生態養殖基地861畝,按照「公司+農場+農戶」運行模式,帶動臨江村當地村民就業180餘人,直接幫扶貧困戶128人,為貧困戶提供37個就業崗位,免費為貧困戶提供80畝水魚和小龍蝦基地,與貧困戶共同經營特色養殖,讓臨江村的老百姓過上了在家門口就能把錢賺了的好日子。2020年,羅波榮獲「全國雙帶農村致富青年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 【甘肅電力「十三五」成就巡禮】光伏扶貧惠民生 鋪就「陽光」致富路
    【甘肅電力「十三五」成就巡禮】光伏扶貧惠民生 鋪就「陽光」致富路 2020-12-17 1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告別泥巴路 走上致富路
    「我們村的路修好了,水果收購商進村方便了。」河村村主任黃若景說,2011年他從廣東回到家鄉後種植砂糖橘。那幾年,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泥巴路,種植的砂糖橘口感雖好,但只能用摩託車一筐一筐地拉到鎮上去賣,費時費力。近幾年,在中石化廣西石油梧州分公司駐村扶貧隊員的接力幫扶下,黃若景家門口通向果園的泥巴路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砂糖橘種植面積也從10多畝擴大到30多畝。
  • 貧困戶「抱團兒」養豬 「金豬」照亮致富路
    貧困戶「抱團兒」養豬 「金豬」照亮致富路 2020-12-12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懿興生態種植「扶貧花」,開滿排頭鄉團結村的農業致富路
    這片由湖南華懿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管理的基地,不僅多次得到紅網、湘潭在線、湘潭市廣播電視臺等媒體的報導,更是多次接待了各級部門領導的蒞臨指導一、 產業扶貧見成效, 各級部門齊關注01- 上級部門肯定扶貧成效 -
  • 小香菇撐開「致富傘」 小產業打通扶貧路
    新華網發(資料圖,西安供電段駐唐灣村扶貧工作隊供圖)  貧困村有了致富領路人 產業扶貧初試成功  2018年初,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供電段駐唐灣村第一書記郭旗及兩名駐村工作隊員來到唐灣村駐村扶貧。年逾五旬的郭旗和兩個「90後」助手——和鵬博、田羽到任後很快就融入村集體,與村民們打成一片。  「誰說雞毛不能上天?
  • 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扶貧扶志巧「授漁」貧困戶成了致富帶頭人
    前些日子,村裡出了樁新鮮事:貧困戶被評為致富帶頭人。這戶男主人,名叫鞏書同。早年間,他的父母身體不好,家裡入不敷出。2003年鞏書同娶了鄰村姑娘李亞玲,3個孩子相繼出生。灘子村人多地少,鞏家本就底子薄,如今又多出3張嘴,種的莊稼剛夠餬口。外出打工吧,「人生地不熟,不想去」。搞點副業吧,「起早貪黑累,效益低」。鞏書同總說:知足常樂,有口吃喝就挺好。
  • 數說昆明公安五年扶貧「成績單」 他們為祿勸3鄉鎮鋪出「致富路」
    作為一支對黨忠誠、擔當為民的公安隊伍,昆明市公安局用5年時間,在這裡鋪出一條特色的「脫貧路」,並結合公安工作特點,護航這裡走出一條平安「致富路」。駐村扶貧民警的工作場景。昆明警方 供圖一份付出一條解困之道「太稀奇了!沒見過,全村的人都跑到山上看車。」
  • 蘇州民營企業、商會播撒「扶貧種」 澆灌「致富花」
    為愛下單助農帶貨 「結親」激發致富內生動力蘇州商會組織、民營企業積極支持「帶貨出山」,通過直接採購、組織展銷、產品專賣、電商銷售等方式助推消費扶貧,激發出脫貧致富內生動力,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添磚加瓦。這幾天,千裡之外的貴州省銅仁市德江縣楓香溪鎮楓鋪村農戶生產的天麻和土蜂蜜正打包發往蘇州,這是蘇州市汽車流通行業協會下的單。
  • 「這條致富路,村民盼了幾輩子」
    「這條致富路,村民盼了幾輩子」 大字 日期:2016-08-04 來源:南昌新聞網——南昌日報     ——新建區象山鎮河林公路改建房屋徵遷見聞>    「這是條扶貧路、希望路、致富路,村民盼了幾輩子。
  • 墾利區郝家鎮:光伏發電照亮群眾致富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任小傑 通訊員 秦志敏走進墾利區郝家鎮薛家村,村民正忙碌著給葡萄修剪枝葉,遠處一排排整齊的光伏發電板映入眼帘,在陽光下熠熠閃耀,給這座村莊致富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來,村兩委幹部緊盯脫貧致富目標,積極謀劃,將光伏扶貧作為產業扶貧的重點,照亮群眾致富路。該項目總投資50萬元,在薛家村村委辦公樓樓頂、村委活動大院平房房頂建設117.5kw光伏發電項目,採用分布式併網的設計方案,將117.5kw的併網發電系統,通過併網逆變器接入國家電網,實現併網發電,預計每年實現收益6萬餘元。
  • 電商扶貧助力喀什地區農牧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新疆新聞在線網4月15日消息(記者任鑫潔、高夢輝,通訊員玉素普江):喀什地區積極構建電商產業發展平臺,完善電商產業服務體系,帶動更多農牧民走上增收致富路。眼下,電子商務產業在喀什地區廣大鄉村蓬勃興起,成為當地促農增收、精準扶貧的有效途徑。為了打通鄉村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節點,莎車縣建成了電商產業園和物流分撥中心,暢通城鄉雙向物流,構建起了電子商務進鄉村的「高速公路網」。
  • 山東莒縣:扶貧路帶來的「甜」日子
    新華網濟南12月26日電(通訊員 張文娟 楊洪於)12月26日,筆者站在山東莒縣嶠山鎮大石頭片區的高山上,遠望37.408公裡的扶貧環山路,蜿蜒的山路像是巨龍盤旋在嶠山鎮的東部山區。這條道路覆蓋21個行政村,其中有19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受益人口1.6萬人。這條扶貧環山路,就像是一條串起了沿線無數珍珠的項鍊,戴在了嶠山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