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智到村民家中了解情況。戴李春 攝
自2009年至今,孫智一直奔走在扶貧路上,用他的智慧和熱情,帶領一批批貧困戶致富。如今,新時期精準扶貧工作全面鋪開,59歲的他依然選擇堅守農村,當起扶貧「老黃牛」,入戶調查,制定計劃……忙得不亦樂乎。
傾情投入 多次參與駐村扶貧
孫智是市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專職審委,從2004年開始,他便多次代表單位到雷州市南興鎮塘頭、東嶽村,沈塘鎮居蕉村、沈塘村等地開展扶貧工作。
今年初,新時期精準扶貧全面推開,臨近退休的孫智還是主動請纓,挑起精準扶貧的重任。「這次駐點的又是居蕉和沈塘兩條村,那裡的情況我熟悉。我下去駐村,工作更容易開展。」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孫智這位老共產黨員的質樸情懷。
「造血」幫扶 鋪就脫貧致富新路
多年在雷州沈塘鎮沈塘村駐點,孫智對當地「窮根」挖得很深很透,「只要發展基礎築牢了,農戶就能看到脫貧的曙光」。為此,在扶貧開發過程中,他把工作重點放在夯實農村發展基礎上。
在沈塘鎮居蕉村,孫智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疏浚農田排灌溝灌溉1200多畝農田;修建機耕路2公裡,使當地農業生產實現機械化;鋪設硬底化村道約5公裡,解決群眾出行難和農產品銷售難問題;為各自然村安裝路燈,村民出行不再摸黑……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讓當地村民紛紛走上脫貧致富路。第一輪扶貧工作收官,幫扶單位被評為「廣東省扶貧開發先進單位」。
2013年7月,孫智率工作組進駐沈塘村,進行新一輪扶貧開發。在過去的3年裡,幫扶單位累計投入資金1200多萬元,辦成幫扶項目28個:投入460萬元,全面改造多條村莊的農電線路;投入160多萬元,修建農田水利設施;投入160多萬元,幫助困難群眾改造危房和茅草房……系列幫扶項目給當地群眾帶來實惠,貧困戶人均收入突破6000元,超額完成了省、市下達的脫貧指標。幫扶單位被評為「廣東省扶貧開發先進單位」,孫智也被評為「湛江市扶貧工作先進個人」。
巧解難題 以法治思維創和諧
沈塘鎮村莊密集,人多地少,矛盾糾紛時有發生。在駐點扶貧過程中,作為一名人民法官,孫智特別注重用法治思維去化解矛盾。
在居蕉村,孫智積極引導村幹部和群眾學習法律知識,並幫助村委會制定矛盾糾紛化解方案,有效地將各類矛盾化解在基層,居蕉村也因此被授予「無訴訟村莊」稱號。
沈塘村張某某擅自佔用集體土地建房,村幹部多次到現場制止無效,只好求助孫智。經過孫智多番努力,張某某最終停止佔地行為。
如今,新時期精準扶貧工作已全面鋪開。居蕉、沈塘兩村幹部群眾看到孫智再次進駐,都十分激動,「智哥來了,我們發展的信心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