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生必須有夢想,才可以足夠去堅強。在最美的青春年華,她懷揣著教育的夢想,滿懷希望地走上了三尺講臺,實現她的人生價值。她就是我校「最美洛中人」屈麗娟。
屈麗娟,畢業於洛川師範。1987年18歲的她分配到初中擔任史地老師,信心滿滿的她,帶著寫得整整齊齊的教案準備上課,學校卻給她一個措手不及:由於師資短缺,學校讓臨時調整她擔任初一數學兼任初二地理教學,開始教授比自己小不了幾歲的學生。學校只是給她下命令,由不得她由任何的猶豫。從此她便「腳踩兩隻船」,奮戰在洛川教育的第一線,把自己站成一支標杆。時光荏苒,風華已逝,轉眼已經整整33年。在33年的從教生涯中,她堅持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工作恪盡職守,勤勉自律,嚴謹細緻,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以真心教育學生,以愛心培養學生,得到了學生的尊重和喜愛,贏得了教師和領導的肯定和好評。
大愛無言,傾心教育。她信奉一句話:簡單的工作重複做,你就是專家,重複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贏家。1997年她調入洛川中學擔任高中歷史教學,曾多年擔任歷史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先後帶出9屆畢業生,這些學生考入各級各類學校,很多學生已成為各自單位的的骨幹,正在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曾有人同事和她開玩笑,問她帶出多少有名的弟子,有多少學生和她聯繫。她坦然一笑:「我只知道每個孩子都有他們的作為,都在為社會作貢獻,他們每個人都在我的心中。」曾經有人問她,帶了多少輪高三了,恐怕把高中歷史已經背的滾瓜爛熟了,不需要再備課了。她毫不猶豫回答:「簡單的工作重複做,也需要投入創新;重複的事情用心做,也許傾注愛心。」所以在教學工作中她從不懈怠,堅持備好每一節教案,以良好的精神狀態上好每一節課,以誠心與學生相處,用愛心與學生溝通。她的課堂教學目標落得實,教學方法靈活,學生參與積極,教學效果突出。
更上層樓,廣開源頭。剛剛走上工作崗位,她深深感受到中師畢業知識欠缺,就開始了自己學習進修,曾先後參加自學考試,離職進修專科,函授本科學習。調入洛中後,她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培訓,無論是骨幹教師省級研修,新教材培訓,網絡學習,高考研討會,還是學校聽專家講座,她都能認真聽講,做好筆記,同時她利用工作之餘,學習課改理論,領會新課標的基本精神,閱讀大量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理論,使自己教育觀念能適應課改的需要。治學嚴謹,善於學習,不斷鑽研業務,提升業務能力。多年來,在學校組織的大型教學比武中,榜上有名;在教育局組織的兩次教師業務能力大型考試中,成績都名列前茅。
質量領先,一絲不苟。她潛心鑽研,認真學習新課改理論,深刻領會課改精神,做課程改革的積極的參與者實踐者。她先後承擔「主體性教學改革實驗」「圖表文字資料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學科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研究與實驗」等課題實驗。2009年在我校生動課堂的課改實驗中,屈老師負責主持歷史學科的生動課堂實驗,先後整理撰寫《生動課堂歷史新授課習題課操作方案》《落實課改精神,打造生動課堂》《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等論文;鑽研創新課堂教學模式——2321生動課堂模式:第一步,教師智慧生成——設計問題,形成學案;第二步,問題引領學生——預習交流,體驗學案;第三步,學生智慧展示,師生互動——學生討論,提升學案;第四步,課堂反饋小結——檢測反思,升華學案。該課題經過3年的實踐探索,在2012年結題,並獲得延安市科技集體二等獎。在課題實驗同時她及時總結反思,撰寫教研論文,十多篇論文獲得校級、縣級優秀論文,其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析》《淺談挖掘高中歷史新教材的幾點嘗試》《高中歷史教師如何應對新課程改革》等論文在教學刊物發表。
無私奉獻,德藝雙馨。一日不輟勤於業,三尺講臺染風霜。她用誨人不倦面對學生,她用默默耕耘回饋同事和領導的信任,她用愛心恆心詮釋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她暢快地接受學校的每一次安排,她友好地謝絕每一次的表彰獎勵,她主動地挑戰每一個難題。在她的書架上,沒有多少閃閃發光的獎牌獎章,唯有一部部厚重的歷史文獻,她在歷史的世界中樂此不疲;在她的心中,沒有名利,不計得失,唯有她的學生和她地使命,在教育的天空她自由的翱翔。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三十四年從教生涯中,她以獨具魅力的教育風格深受學生的愛戴,她以光彩奪目的美德力量深得同事們的尊重。德藝雙馨的她,是最美女教師!
來源:洛川縣中學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