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機動車行車安全|給電動自行車套上安全的「韁繩」

2020-12-14 湘湘帶你看社會

給電動自行車套上安全的「韁繩」

——關注非機動車行車安全(下)

一股強力掛到自行車左側車把,隨即,她連人帶車栽倒在地上。

突如其來的這一下子,讓她緩不過神,膝蓋和手臂的疼痛中,她看見肇事電動自行車擦身而過,騎行者頭也不回揚長而去。

「別說扶我起來了,連一句道歉都沒有!」想起不久前的這段經歷,石家莊市市民劉思淼氣憤不已。那天早上,她像往常一樣騎自行車上班,卻被快速行駛的電動自行車碰倒。

近年來,電動自行車因其易於操控、價格便宜等優點,成為市民常用的代步工具之一。然而隨著電動自行車數量的持續增長,其超速行駛、逆行、闖紅燈等行為引發的交通事故頻現,已成為城市交通管理不容忽視的難題。

任性騎行,危險隨行

電動自行車違法現象頻現

12月2日11時許,石家莊市槐安路與青園街交口處,車流密集,交通繁忙。信號燈已經由綠變紅,一位騎著電動自行車的年輕小夥兒卻「嗖」得一下闖燈而過,右轉小汽車趕緊剎車,險險避過;信號燈還未變綠,一位外賣小哥按捺不住提前「搶跑」,其他騎行人緊隨其後;綠燈通行的機動車道上,幾輛電動自行車忽然從側邊「殺出」,在機動車的縫隙中左右穿行……

短短15分鐘內,記者粗略估算,有20餘位騎行人「搶紅燈」過路口,3位外賣小哥逆向騎行,十幾輛電動自行車在機動車道穿行,還有一些電動自行車趁信號燈指示左轉通行時斜穿路口。

「緊著躲,惹不起!」說起電動自行車,石家莊的哥張亮一肚子火。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期,擁擠的車流中,總有電動自行車時不時「竄」到他的車前。「這哪裡還是電動車,根本就是沒上牌的摩託車!遇上只能儘量躲開,真要撞上了,麻煩的還是自己。」

張亮的這番話,道出了許多機動車駕駛人的心聲。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面對日益增多的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行為,許多機動車駕駛人表示深受其擾。

來自省交管局的數據顯示,近年來,非機動車尤其是電動自行車的交通違法問題比較突出,嚴重影響道路交通安全和暢通。據統計,我省道路交通事故中,由電動自行車引發的交通事故一直處於高發態勢,佔非機動車交通事故60%以上。

「此外,在電動自行車出現交通違法行為時,最容易受到傷害和損失的並不是機動車,而是電動車駕駛員自己。」省交管局有關負責人說。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傷亡人員中,駕駛電動自行車導致死亡人數達8639人,受傷人數達44677人,傷亡人數接近非機動車傷亡總人數的70%。形象地說,平均每小時就有1名電動自行車騎行者死於道路交通事故,有5名電動自行車騎行者因道路交通事故受傷。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超標上路,僥倖心理

電動自行車違法存盲區

電動自行車為何總出現在交通違法的隊伍裡?

「摩託車的速度,自行車的車閘。」自行車騎行愛好者袁野,認為電動自行車普遍超速是其事故多發的主要原因。

有10多年交通協管經驗的李師傅也告訴記者,他執勤的路口發生事故的電動自行車,肇事時速基本都在30公裡以上,「不僅車速快,很多電動自行車不走非機動車道直接在馬路中間亂竄。」

我國行業標準規定,電動自行車最高速度不得超過每小時25公裡,整車重量不超過55公斤;交通法規要求,電動自行車應在非機動車道行駛,行駛速度不超過每小時15公裡。然而,記者調查了解到,市場上銷售的電動自行車很多屬於超標車,不僅重量遠超55公斤,而且速度能達到每小時30公裡—40公裡,經過私自改裝的電動自行車還能跑得更快,限重限速形同虛設。

在石家莊市和平西路的一家電動自行車銷售店,一位正在選購電動自行車的顧客表示,「時速不超過25公裡?這麼慢的話,還不如騎自行車好了。」

和機動車相比,電動自行車制動性能差,一旦發生碰撞,衝擊力較強,容易造成人員傷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武漢分院的一項研究表明,電動自行車時速每提高1公裡,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將增加10%。

車速過快的同時,一些電動自行車騎行人守法意識、安全意識淡薄,也為路上行駛埋下安全隱患。

外賣送餐員小汪曾因逆行、闖紅燈被多次查處,但他覺得這些行為在實際工作中很難避免。在他看來,等紅燈耽誤時間,不逆行就要繞路,「雖然知道應該注意安全,但每次碰到時間緊的情況也就不考慮這些了。」

採訪中記者還發現,似乎每個電動自行車駕駛人都能給自己的交通違法行為找到「合理」的藉口——「路上沒什麼車,偶爾闖一次紅燈沒什麼」「時間緊,逆行也就一小段路」「大家都這麼走,我也跟著走唄」……

「這些藉口,說明多數交通違法者還是存在僥倖心理,對自己的交通違法行為可能產生的嚴重後果認識不足。」省交管局有關負責人說,這既是對交通法規的漠視,也是對自己和他人安全的不負責。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長效管控,多方共治

讓電動自行車駛上安全路

為了治理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這一交通管理的痼疾,省交管局多次在全省範圍內開展集中整治行動,有針對性地加大對非機動車,尤其是電動自行車的管控。

然而,業內人士指出,要徹底解決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問題,關鍵是提高廣大非機動車駕駛人的交通守法意識、安全意識,而這絕非一日之功,也不是交管部門一家可以單獨完成。

「要想讓電動自行車騎行人守法,首先要解決立法方面的問題。在電動自行車安全管理法律方面,包括我省在內的國內大部分省份沒有獨立、具體、系統的規定;僅有部分有地方立法權的城市出臺了專門的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省社科院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樊雅麗表示,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電動自行車屬於非機動車,不需辦理駕駛執照,這也導致依法監管出現難題。因此,要不斷完善電動自行車安全行駛立法。「具體來說,應該出臺具體規定,規範電動自行車的市場準入、登記管理、路面管理等。」樊雅麗建議。

除了推進立法,樊雅麗還建議,可以將電動自行車違法行為納入信用體系予以監管。「以信用體系倒逼駕駛人遵守道路行駛規範,可探索建立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員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制度,對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員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處罰。對拒不繳納罰款的人員,公安機關可通過非機動車管控平臺採集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員交通違法失信信息,推送到省級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將違規失信行為與個人徵信掛鈎。」

「此外,還應加大源頭管控,確保相關企業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生產、銷售電動自行車。」樊雅麗表示,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設施,全面提高路面監控水平,進一步嚴格電動自行車通行秩序,有效淨化道路交通環境。

「讓電動自行車真正『慢』下來,是一個系統性社會工程,需要全社會齊抓共管、廣大群眾共同參與。只有治標與治本齊頭並進,切實提高廣大交通參與者的守法意識,才能真正實現電動自行車上路的安全、規範、有序。」樊雅麗說。(河北日報記者高珊)

【來源:河北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每小時1人死亡 電動自行車安全事故為何逆勢增長
    然而電動自行車道路交通事故及其所造成的傷亡數量也在大幅攀升。鄧曉表示,很多電動自行車車主沒有上保險,任何一起電動自行車傷亡事故不僅是疾病負擔,對整個家庭帶來的經濟負擔也非常嚴重,造成的社會負擔不容小覷。在我國,電動自行車劃歸非機動車範疇,電動自行車傷亡佔到非機動車傷亡的近70%。
  • 電動自行車一定是非機動車嗎?這類超標「偽裝式」機動車別開...
    電動自行車一定是非機動車嗎?這類超標「偽裝式」機動車別開......法官有話說安全事故猛於虎超標車輛隱患多第一、駕駛超標電動自行車,因為時速快,緊急制動距離較長,容易引發交通事故。
  • 上海非機動車安全管理立法徵詢意見
    同時,電動自行車因生產、銷售和使用、充電等環節存在安全隱患,而導致火災事故發生的情況也經常見諸報端。此時上海著手對非機動車安全管理立法,將其納入法治管理框架,必將進一步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確保城市運行安全平穩有序。
  • 《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公示 限速25km/h
    >>>點擊下載 《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強制性國家標準(報批稿)  東方網1月16日消息: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消息,按照國務院標準化工作改革的精神,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四部門,組織電動自行車相關科研機構
  • 「關注」電動自行車與「電動摩託車」的區別
    我們來介紹已經登記的白牌、綠牌、藍牌電動自行車與「電動摩託車」的區別和通行規定。什麼是非機動車?什麼是電動自行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車輛,是指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應當依法登記的非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非機動車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驅動,上道路行駛的交通工具,以及雖有動力裝置但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以及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
  • 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擬調整為時速25公裡
    這些產品性能上逐步接近電動輕便摩託車,但安全性能較差,交通安全隱患大,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事故。此外,由於部分電動自行車防火阻燃性能較差,近幾年引發的火災逐漸增多,多次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事故。因此,迫切需要通過修訂現行標準,加強對電動自行車的管理,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二、新標準修訂的原則是什麼?
  • 電動自行車超速行駛,走機動車道會被罰嗎?這7種行為嚴重違法
    為紮實推進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治理,加強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省公安廳交警總隊製作下發《電動自行車安全教育警示片》,該片通過系列警示案例,分析電動自行車闖紅燈、逆向行駛、超速行駛等7種常見的交通違法行為及引發的交通事故,通過剖析現實危害和法律後果,教育引導廣大群眾安全文明騎行、遠離交通傷害。
  • 給電動自行車加把「安全鎖」
    李方向左衝右突的外賣騎手,風風火火的上班族,接娃心切的家長……當前,越來越多人加入了電動自行車「大軍」。這種新型交通工具固然快捷、經濟、環保,但其廣泛使用也帶來巨大的道路安全隱患。電動自行車帶來的安全隱患到底有多大?據統計,2019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傷亡人員中,駕駛電動自行車導致的死亡人數達8639人,受傷人數達44677人,傷亡人數接近非機動車傷亡人數的70%。目前,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導致的死亡人數,在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上升最快,每小時就有1名電動自行車騎行者死亡。可以說,電動自行車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新型「馬路殺手」。
  • 騎電動自行車不戴安全頭盔屬違法!搭載6周歲以下兒童...
    騎電動自行車不戴安全頭盔屬違法!今年4月,根據各方反饋意見,《條例》草案從相對寬泛的非機動車進一步聚焦電動自行車。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省已登記或者備案的電動自行車達2880.47萬輛。對電動自行車管理立法,旨在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減少道路交通事故和火災事故,保護公民人身和財產安全。
  • 注意丨騎乘電動自行車上路 不佩戴安全頭盔將受罰
    原創 焦軒 郭鑫鑫 劉媛 天津交警即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明確規定,駕駛電動自行車上道路行駛時,駕駛人以及乘車人應當規範佩戴安全頭盔。公安交管部門提示廣大駕駛人,騎乘電動自行車規範佩戴安全頭盔不僅是法律法規的要求,而且研究表明,一旦發生事故也能大幅降低人員傷亡發生率。
  • ...還有不少問題交警答疑 -上牌,電動車,電動,非機動車,吳峻岭...
    記者從本市公安交警部門獲悉,上海將從4月30日開始停止現電動自行車產品目錄品牌型號的上牌登記工作。  上海交警總隊車管所指導科科長吳峻岭表示,根據《上海市非機動車管理辦法》第15條的規定,對於4月15日前購買電動自行車的所有人,應當於4月29日前完成登記上牌,4月30日起停止現電動自行車產品目錄品牌型號的上牌登記工作。
  • 電動自行車行業新規:限速25km/h,必須能腳踏騎行
    這些產品性能上逐步接近電動輕便摩託車,但安全性能較差,交通安全隱患大,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事故。此外,由於部分電動自行車防火阻燃性能較差,近幾年引發的火災逐漸增多,多次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事故。因此,迫切需要通過修訂現行標準,加強對電動自行車的管理,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新標準修訂的原則是什麼?
  • 電動自行車在樓道停放、充電?上海擬立法禁止!
    一是明確在本市生產、銷售的非機動車以及電動自行車的蓄電池、充電器等產品應當符合有關國家標準;二是明確電動自行車強制性產品認證要求;三是明令禁止拼裝、加裝、改裝非機動車以及相關經營行為;四是規定非機動車登記車種,並對從事快遞以及外賣等網約配送活動的電動自行車核發專用號牌;五是明確公安機關為公眾辦理非機動車登記提供便利;六是規定了專用號牌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檢查制度。
  • 「漲知識」電動自行車想要過戶需辦理轉移登記!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本文內容無關)根據《上海市非機動車管理辦法》和《上海市非機動車登記規定》中的有關規定:已註冊登記的電動自行車所有權發生轉移的,電動自行車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向登記地的區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辦理轉移登記。
  • 非機動車牌照破損須及時更換 申請辦理時要帶上舊車牌及交驗車輛
    文章來自於《上海法治報·交通安全周刊》2018-06-28日前,市民殷先生給本報發來郵件諮詢,他的電動自行車牌照因為某次事故破損很嚴重,車輛登記證還在,所以想問下哪裡可以換牌照,需要帶什麼資料?還有他的朋友買了新的電動自行車也準備一起去上牌,那麼新上牌的話又要準備些什麼呢?
  • 電動三輪車速度過快門檻太低 如何讓電動三輪車更安全?
    1月16日,由工信部等部門制定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國家標準報批稿面向社會公示。其實,除了兩輪的電動自行車之外,電動三輪車的用途也很廣泛。送快遞的、送桶裝水的、收垃圾的、送孩子用的、殘疾人老年人自用的……用途各異、品牌繁雜的電動三輪車讓人眼花繚亂。
  • 摩託車、電動自行車上安裝了這個東西?交警:拆!
    私自安裝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遮陽傘,屬於交通違法行為,交警部門對此類交通違法行為是常態管理、嚴厲查處的,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請勿以這種方式遮風擋雨。近年,各地有關私自加裝遮陽傘造成交通傷亡事故的案例,希望血的教訓能引起廣大市民的警醒!
  • 北京約談共享電動自行車企業 明確不發展電動自行車租賃
    [PConline資訊]12月15日消息,北京市交通委官微發布消息稱,近日會同北京市網信辦、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交管局等部門,共同約談多家在京運營的共享電動自行車企業,提出限期整改要求。逾期未能整改到位的企業及其運營平臺,或將面臨行政罰款、扣留車輛、下架APP等多重處罰。
  • 「漲知識」上牌的電動自行車怎樣過戶?
    (圖片與文字無關)根據《上海市非機動車管理辦法》和《上海市非機動車登記規定》中的有關規定:已註冊登記的電動自行車所有權發生轉移的,電動自行車轉讓人、受讓人應當向登記地的區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辦理轉移登記。
  • 這些關於二輪電動自行車的事故,是血的教訓!
    隨著電動自行車數量的逐漸增加,交通事故也日漸增多,隨之而來的安全問題逐漸凸顯。經調查認定:韓某某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條「機動車、非機動車實行右側通行」和《河南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二款「駕駛非機動車上道路行駛應當遵守下列規定:成年人駕駛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在城市市區道路上可以載一名十二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之規定,負事故全部責任;高某、楊某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