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情,我放下了」

2020-09-03 綏稜檢察

●27年的喪子之痛,老人為何能放下?

  ●是不是賠償到位了,才能獲得被害方諒解?

  ●最高檢核准追訴,為何不能一核了之?

  誰也沒想到,聽證會現場會發生如此一幕。

  中途休息時,犯罪嫌疑人楊忠(化名)低著頭走到呂成(化名)跟前,沒有任何語言鋪墊,撲通一聲突然跪下。

  楊忠是為自己的過錯懺悔,他無法用言語表達歉意。因為自己的魯莽,27年來,呂成一家一直籠罩在喪子的劇痛中。連線看守所,曾經的行兇者——王超(化名)也在鏡頭面前失聲痛哭,發自內心的愧疚自責。

  聽證會現場異常安靜,誰也無法預料下一刻會發生什麼。

  「都過去了,我原諒你們了,我祝你能早日和家人團聚。」安靜的氛圍被一句話打破。誰也不曾料想,這位年近80歲的耄耋老人,能說出這樣的話。

  這個場景也讓在場的聽證員們對罪與罰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其中一些從事法律工作的聽證員表示,自己對「歷史從寬、現行從嚴」的刑事追訴政策有了新的理解。這種理解,也促成了他們的聽證意見——不追訴。

  一樁27年的舊案,要不要追訴?

  2019年11月27日,潛逃26年的犯罪嫌疑人王超,在吉林省長春市被公安機關抓獲。

  王超的歸案,讓一樁舊案再度浮出水面。時間回到1993年10月31日的吉林省琿春市,當天晚上8點左右,因供貨問題,喝了點酒的王超帶著楊忠等4人,想找黃龍水泥制板廠老闆呂成說道說道。呂成和他的兒子呂江(化名)等幾個工人也正巧要出去,雙方在路上不期而遇。

  一番爭吵,借著酒勁,兩夥人廝打在一起。混亂中,王超摸到了一把刀子揮刺,導致呂成重傷、呂江死亡。案發後,王超便開始了漫長的潛逃生涯。

  27年來,他沒敢回過家。同案犯楊忠也因主犯王超潛逃,導致犯罪事實無法查清,偵查工作就此陷入僵局。王超歸案後,楊忠同日再次被琿春市公安局取保候審。

  案發是在1993年,案件適用1979年刑法。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和法律規定,王超涉嫌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的法定刑最高為無期徒刑,應適用二十年的追訴時效。在其歸案之日,已經超過了追訴時效期限。

  刑法規定,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超過追訴時效,如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必須報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是否要追訴?經過琿春市、延邊州兩級檢察院的審查、調查,案件層報至吉林省檢察院。

  「起初,我們認同《報請核准追訴案件報告書》中的建議,應該對王超進行追訴。」該案承辦人、吉林省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池蓮花告訴記者。

  談及原因,池蓮花認為主要有兩點:其一,被害人呂江的父親呂成對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態度很堅決,在犯罪嫌疑人歸案之前還反覆上訪;其二,王超落網後並沒有爭取當事人諒解的考慮或要求,據琿春市檢察院的調查,他的賠償能力和賠償意願都不高。

  一方是呂成表達的強烈追訴要求,另一方是犯罪嫌疑人缺少爭取諒解的意願和舉動,這樣一來,顯然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因此,吉林省檢察院按照報請核准追訴的程序,將該案報至最高人民檢察院。

  核准追訴,在辦案中再現立法本意

  「閱完案卷,我就感覺這個案件有做一下雙方工作的可能性,爭取達成諒解協議。」周惠永是最高檢第一檢察廳主辦檢察官,接到吉林省檢察院核准追訴的報請後,他認為該案不能簡單地一「核」了之。

  刑法規定追訴時效並不是要放縱犯罪,而是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體現,有利於集中精力追訴現行犯罪,促進社會穩定。「辦理核准追訴案件要嚴格把握核准追訴的必要性條件,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既要考慮被害人或者家屬的想法和意願,也要考慮犯罪本身的性質和影響,努力去化解社會矛盾。」周惠永解釋說。

  「被害人及其家屬與犯罪嫌疑人之前是老鄉,關係還不錯,之所以發生該案也是事出有因——生意上的糾紛。總的來說,其犯罪行為表現出來的人身危險性不是很高,特別是過去的27年未再犯新罪,刑事上的可罰性已經大大降低。」周惠永向記者介紹,就案件本身而言,犯罪行為在當地所造成的社會影響不是很大,再者,經過27年,雙方都已經形成了新的社會生活和家庭秩序,一紙核准追訴的決定,或許會引發新的社會矛盾。

  「既要依法辦案,也要做好矛盾化解和釋法說理工作,促進社會和諧,不能因為就案辦案、機械辦案製造社會戾氣、激化矛盾。」他向記者說。

  考慮到疫情防控給檢察辦案帶來的不便,周惠永專門向院領導進行了匯報,建議前期通過電話溝通,待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後再上門調查走訪,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工作。與此同時,他還建議要留出時間給辦案機關,爭取把糾紛化解工作做到位。「院領導很認同這個建議。」周惠永說。

  為了更好地指導當地檢察機關辦案,周惠永列出了工作重點:一是做好核准追訴必要性審查工作;二是用好用足法律政策,爭取做好群眾工作;三是做好釋法說理工作,向被害人及其家屬解釋清楚檢察機關的核准追訴權。

  「如果能夠做通工作,獲得當事人諒解,達成協議,這樣辦案的社會效果最好。」一連接到周惠永的幾通電話後,池蓮花重新開始思考。

  就這樣,池蓮花向琿春市檢察院檢察長李劍波做了一番「交代」:溝通中,要注意當事人的情緒,畢竟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要把核准追訴權的理念講清楚,釋法說理要到位;要積極做犯罪嫌疑人的思想工作,讓他們了解檢察機關的辦案政策,促成和解。

  「兒子都沒了,我不可能原諒他」

  「矛盾化解工作的困難,完全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李劍波向記者回憶起辦案過程。

  「就是因為王超他們,我的小兒子沒了,還讓我原諒他們,不可能!」第一次與呂成電話溝通,還沒等李劍波打開話頭,呂成就來了情緒,還提出了200萬元的賠償要求。

  在犯罪嫌疑人這一方,情況也不樂觀。王超和楊忠的賠償能力極其有限,也就能賠個幾萬元。

  今年三四月份,正是各地疫情防控最為吃緊的關鍵時期,辦案也怕拖沓。「拖得時間長了,人家會認為我們是應付事。」隔三差五電話溝通,拉拉家常,換位思考,事情有了微妙的進展。

  談話中李劍波發現,呂成是一位開明的老人。「將近80歲了,但是老爺子說話辦事都挺開通的。我覺得,這200萬元並不是老爺子的真實想法。中年喪子,誰都不容易接受這個現實。」李劍波說。

  幾通電話後,李劍波發現,呂成逐漸理解檢察工作。「你們檢察官是為了我好。」呂成的這句話,讓李劍波他們感到「有門兒」了。「起初我們還擔心,萬一被呂成看成『拉偏架』,以後的工作就沒法開展了。」

  另一邊,楊忠這方也有了進展。「不管別人怎樣,我願意賠償損失15萬元,6月30日之前,就算傾家蕩產,我也會把賠償金到交到檢察院。」楊忠表示。

  工作還在繼續,轉眼就到了6月。當月第二周,全國檢察機關開展「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新時代檢察宣傳周活動,各地檢察機關努力推動解決群眾反映的實際問題,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老爺子交底了——80萬元。」在12309檢察服務中心,一番寒暄交流後,呂成向李劍波道出了「底線」。李劍波也明白,這80萬元並不是隨口一說,更不是漫天要價,而是參照了交通肇事賠償的標準。

  ——「老爺子,您的要求不高。」

  ——「27年了,我願意作出讓步,也感謝檢察院的領導和同志。大家認真負責地為我辦事,我願意配合工作。」

  ——「下一次,我們去農安縣當面拜訪您,您來回一趟,不容易。」

  送走呂成一家人,李劍波又接待了王超的家屬。

  王超這邊,確實很困難。潛逃期間,王超妻離子散:妻子早已改嫁,兩個孩子也都排斥這個父親。對於賠償,他們都明確拒絕代替王超進行賠償。「只有王超的弟弟有賠償意願,但賠償能力不足。王超現在的女友雖然願意賠償,但並沒有固定的經濟收入。」

  與前幾次溝通一樣,這次依然沒有談妥賠償數額,但檢察官的積極溝通確實讓王超有所觸動。幾天後,王超的弟弟帶著一份承諾書來到了檢察院,親自交到李劍波的手中。

  「7月20日之前,我們會再賠償30萬元。」王超的弟弟說,「哥哥很內疚,希望這個賠償能夠彌補呂成一家。」事後李劍波才了解到,為了這筆賠償款,王超現在的女友賣掉了唯一的房子。

  王超女友已年近60歲,賣掉唯一的房子,誠意滿滿。了解到這些情況後,雖然45萬元與80萬元仍有不少差距,但呂成表示認可。

  「感受到了檢察官的用心,也看到了犯罪嫌疑人的努力。」最終,呂成表示50萬元也可以接受。整個糾紛化解工作,表面看起來是討價還價——錢多錢少、最終達成賠償數額,但在李劍波看來,錢不是目的,而是方式。

  「老爺子就是想找個公理,討個說法。他想通過這個賠償,看到犯罪嫌疑人的『罪有應得』。而犯罪嫌疑人傾其所有進行賠償,也是過去所作所為的報應。這個樸素觀念,可以理解。」李劍波說。

  「讓你早日回家,是我的心願」

  這個案件能不能組織一場聽證會?李劍波給琿春市檢察院承辦檢察官安春誼布置了一道「作業」。

  「有擔心,主要是雙方的賠償數額還是有差距。怕聽證會上出現劍拔弩張的情況,反而會激化矛盾。但綜合考慮後,我們認為,不妨讓呂成聽聽其他人的建議,這或許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安春誼回答記者疑問時說,這也能讓社會了解檢察工作,避免出現「拿錢消事」的誤解。

  7月23日,圍繞著王超、楊忠的刑事責任追訴問題,一場公開聽證會在琿春市檢察院舉行。會前隨機選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公安民警、律師等7人擔任聽證員。考慮到疫情防控需要,王超以遠程視頻連線方式參加聽證。

  時隔27年後,案發那天晚上的相關人員又坐在了一起。時光荏苒,歲月給他們都留下了滄桑:呂成79歲,王超也六十有餘。

  「呂哥,我真的錯了。這麼些年,我也想過去你家裡道歉,但我沒有掙到錢,不好意思去。我東躲西藏,妻離子散,過得非常不好。我現在落網,突然感覺心裡好受一些了,呂哥,這些年,對我確實是一種煎熬。」王超在視頻中說。

  楊忠則失聲大哭,泣不成言。

  「都過去27年了,再追究責任也於事無補。王超,讓你早日能回家也是我的心願。這事情,我放下了。」

  ……

  「聽證會上,呂成還問我,什麼時候能把王超放出來?建議我們讓他早點出來。」聽證會現場並沒有出現因賠償數額談不攏而發生爭議,這也徹底打消了李劍波的顧慮。

  聽證會結束後閉門討論時,聽證員一致認為,因被害人及其家屬對犯罪嫌疑人明確表示諒解,要求不再追究責任,本案引發的社會矛盾已經化解,社會影響已經消除。

  第二天,一封來自琿春市檢察院的羈押必要性審查建議書送往公安機關,當日,王超從看守所走出。7月29日,最高檢對王超涉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一案,作出不予核准追訴決定。

  以後,王超不用再東躲西藏;呂成一家,以德報怨,也放下了心理重負。他們,都有了一個新的開始。

相關焦點

  • 就是放下自己,放下我覺得,放下我認為,放下我要你
    就是放下自己,放下我覺得,放下我認為,放下我要你!經文:……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舍己(以弗所書5:25)各位弟兄姐妹平安!願神祝福各位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平安喜樂!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抽時間來閱讀我的文章,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並聆聽神的話語,感謝神,阿們!
  • 你是我唯一的愛人,捨不得放下你,但又不得不放下(淚點文章)
    作者:胡楊映月你是我唯一的真愛,捨不得放下你,但現實又讓我們又不得不放下彼此……放下你,等於拋棄了我自己……一個人一生真正找到自己想要的一份感情、一份愛是多麼得幸運,我認定,你,就是我這一生真正愛的人!
  • 把無能為力的事情放下,你會快樂很多
    ,因為你們總是遷就對方,生氣的時候不說出來,憋在心裡,以為這就是愛,然後就會等到失望攢夠了,突然爆發!你曾是我平淡生活裡的來日方長,最後猝不及防的成為了大夢一場。把已經無能為力的事情都放下,你會快樂很多!
  • 有一种放下,叫「我很好!」
    人生中的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經歷取捨,尤其是在愛情面前,放下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煎熬的是,你喜歡的人並不適合你,或者說彼此已經斷了情感的聯繫,有時候就會收到來自對方的問候,你簡單的回覆一句「我很好」,其實就已經表達了自己的現狀,關於和你的過往,我已經做到了放下。愛與不愛是自相矛盾的,對曾經的執念和真正的放下亦是如此,但終究還是會存在一個界限。
  • 想要放下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好這些事情
    有時候,放下一個人,並不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當你們真心相愛過,再要放下,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陪伴。放下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遠離。一般來說,想要放下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好這些事情。讓你的生活變得充實想要放下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
  • 讓我們放下一些事情,為新的一年做好準備!
    但是在2020年來臨之前,讓我們嘗試放下一些事情,讓我們可以更好地迎接新的一年!1. 放下分手、心碎等感情問題。把良好正面的記憶和教訓帶到未來,讓過去的負面的愛情生活停留在回憶中。2. 放下自己犯下的錯誤的後悔情緒。是時候原諒自己了,別讓他們掩蓋你的未來!3. 放下身邊膚淺且只注重外表的人。有意義的友誼和關係需要實際行動,而不是浪費時間在沒有內涵的人身上。
  • 《傲慢與偏見》:我為你放下傲慢,你為我放下偏見!
    我為你放下傲慢,你為我放下偏見!這本書非常適合大學生讀今天小叔說書要跟大家分享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我喜歡這本書的愛情觀,這本書看得非常得勁兒,故事看完很有觸動,尤其是在現實社會中,傲慢與偏見隨處可見,說實話有點像是放大鏡,照著我們生活細微的事物。
  • 真正的放下不是此生不復相見,而是這八個字
    但是,該放下的必須要放下,如果總是活在回憶裡,那麼就不會有新的生活。學會放下就是對過去的自己說再見,讓自己重新出發。最好的放下不是此生都不再見那一個人,而是學會學會這八個字,讓他從自己的人生中徹底消失。1.
  • 請先「拿得起 」再說 放下
    放下是我們佛教的詞語,而且經常能聽到這句話,放下是什麼?真正的放下,獲得的是內心的自在,當你感到無奈時,那是放棄、逃避,而非放下。我遇見很多人,不能妥善處理家庭、工作的事情時就說:「哎呀!我放下了!這是放棄、逃避,是無助,無奈的表現。放下的前提是承擔我們的善惡因果,這是佛陀對我們的教誨,不能總是好的事情我們來承擔,壞的事情就推諉、逃避。真正的放下,是一種承擔。
  • 學會放下,是對過去的一個交代!
    網友:收到她將要結婚消息的第10天,我終於決定離開這座呆了八年的城市,無結果的等待,換來的是更多的傷害,等到這一天,終於是死心了,也許離開才能真正的放下。我想,有些事情是可以遺忘的,有些事情是可以紀念的,有些事情能夠心甘情願,有些事情卻一直無能為力。而我愛你,就是是我的劫難。網友:我下定決心忘記你了,你千萬不要覺得是我無情,那種從期待到失望的感覺你大概永遠都不會懂,從不舍到放下,很辛苦,麻煩你永遠別回頭。
  • 告白文案|喜歡你是我這輩子夢寐以求的事情
    喜歡你是我這輩子夢寐以求的事情。有很多人問我,一晚的時候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思考自己的人生,結果想到並不是遙遠的理想,而是星光閃耀的你!Like you is my life's dream thing.
  • 05後小女生告訴你:又是一年情人節,該放下的就放下吧
    處於青春期的我們,總會遇到各種自己難以放下、耿耿於懷的事情:考試的失利、自己犯下的錯誤、喜歡的人不喜歡自己……我們放不下的不單單只有事情,更有對我們而言很重要的人。當然,對我們來說:最難放下的還是那些對我們而言很重要的人,尤其是我們遇到的自己喜歡的人。
  • 我要放下「小毯子」
    但是,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家長出於安全衛生、增強幼兒獨立性等方面的考慮,希望幼兒能夠放下依戀物。但每天拿著某一物品時時不離身的話既不安全也不衛生,更重要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要學會獨立,就要學會放下「小毯子」。二、應對措施:陪伴與鼓勵1.親子共讀,故事感染。由於幼兒的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所以教育方法必須直觀形象,才能被孩子所接受和理解。
  • 你真的放下前任了嗎?不,你沒有放下,真正的放下是不打擾
    最近許多人來問我,老林,我失戀了,我也放下了,可是為什麼碰到開心的事情卻怎麼都開心不起來呢?我想對他們,也是對屏幕前的你們說一句話:你覺得你放下了上一段感情了?不,你並沒有真正的放下,你還沉浸在自己的依戀中,那真正的放下是什麼呢?1.
  • 沒事 我很好啊 早就放下了
    這句話當年真的沒懂現在才慢慢地體悟到原來放下的意思就是算了,沒事,就這樣吧,我還能怎樣呢?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這麼多的苦,如果你還沒有明顯體會到說明你足夠幸運,被保護得很好但如果你經歷了,真的就會明白放下那放不下的執念 也是在饒恕自己若你真的肯放下 世界定會春暖花開那時你也會笑著說沒事啊 那些都過去了 你不提我都忘了而在兩個人的感情世界中
  • 放下一段感情,你需要做到這5點!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當我們努力做到這般豁達,很多事情,也就能輕易解決了。其實,放下一段感情,並沒有你認為的那麼難,有時候放下與煎熬,只在你的一念之間。當感情真的沒有辦法挽回的時候,你或許該試著豁達一點,放下一段感情,你需要做到這5點!
  • 如何能徹底的放下一個人?放下一段感情?
    想徹底放下真的不容易,如果你夠勇敢的話,可以把這段感情「冰凍"起來,然後用所有的精力來尋找自我,什麼時候你覺得開始找到、認識、接納自我了,再回去看那段感情,再決定是放下還是拿起來。「找回自己」!放不下的人,其實是用情太深(或者入戲太深)。忽然失去,心無所依。只能懷念,進而自欺。
  • 「放下手機抱抱我」是對親情的渴望
    「放下手機抱抱我」是對親情的渴望 發表時間:2015-12-23   來源:準格爾文明網   「我在寫作業,媽媽陪著我,而她在看手機;臨睡前,我和爸爸分享學校裡的趣事,而他在看手機……」最近,南京幾名小學生創作詩歌《放下手機,抱抱我吧
  • 等想明白了,放下就在一瞬間
    只是在感情中我們很清楚這段感情有沒有以後有沒有結果,我們內心都很清楚,但是一直都是放不下忘不掉,因為更多的是不甘心,那段時間你會考慮你對感情付出了那麼多,到最後卻沒有得到任何的回應,感覺那個時候你感覺心裡有一塊大石頭壓著你,壓的你快喘不過氣來。
  • 放下我慢隨順一切
    或許你認為「我個性剛強」,那不是剛強,是我慢心重。凡是規矩,時間要隨順。隨順,功德無量。隨順一切,才真正是剛強。佛在經上說,修道人「性如調柔金」,這個話很有意思,大家都知道,黃金最調柔了。怎麼彎,怎麼是。可是你要知道,金最堅硬。換句話說,金最堅強。我們念佛人,要學「性如調柔金」,你怎麼規定,我的念佛心不動。苦來了,樂來了,念佛心不動;是順是逆,念佛心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