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媽記得自己懷孕的時候,到了晚期總是問醫生,孩子入盆了沒有,醫生告訴我,入不入盆都不影響你生孩子的,有些孕婦入了盆三四周都沒生,有些人一邊入盆一邊生,所以入盆和生產時間不是成正比的。
而大多數媽媽還是會在孕38周左右入盆的,而如果之前已經順產生過孩子的話,可能會出現一邊入盆一邊生的情況,而事實上我們關心有沒有入盆也是對的,因為頭胎提前入盆,也就是胎頭進入到骨盆入口,一般說明胎頭和媽媽的骨盆是對稱的,有利於順產的。如果頭胎一邊不入盆的話,我們就會擔心是不是有頭盆不稱的情況。
比如菁媽當時就是一直沒有入盆,醫生說可能是一邊入盆一邊生的,結果的結果就是一直到破水了都還是淺入盆,最終因為頭盆不稱只能剖腹產。所以頭胎的話,胎兒提前入盆還是比較好的。
胎兒入盆,媽媽會在什麼樣的感覺呢?
一、看得到的改變
從外觀來看,沒入盆時,胎兒會在比較上面的地方,當胎兒的頭進入盆腔之後,會看到媽媽的肚子好像變得向下一些了。
二、入盆後媽媽也會有明顯的感覺:
明顯的下墜感因為胎兒的頭比較大,所以胎頭入盆後,肚子會出現明顯的下墜感,感覺重心向下移了。
恥骨疼痛明顯有些孕婦可能會因為胎頭入盆壓迫到恥骨感覺到下面疼痛感加劇,甚至是走路都覺得痛。
尿頻更厲害一般到了晚上都會有尿頻的感覺,但是到了孕晚期後這樣的感覺會更明顯,特別是晚上要入睡之前,十幾二十分鐘就想上一次廁所也是正常的。
胃口變好了有些媽媽之前因為胎兒頂住胃,胃會變小,所以吃不下多少食物,每次吃一點點就覺得飽,而胎兒入盆之後,胃會慢慢的被放開,胃不受壓,胃口變好了,食慾變好了。
胎動變少了胎兒動作入盆之後,胎兒能夠做的動作相對有限了,媽媽會感覺胎動好像比較少了,而胎兒非常的聰明,入盆之後就要為生產做準備了,所以不動那麼多,主要是為了積蓄力量,等到時生產的時候再動。
三、醫生檢查
每次產檢時醫生會量一下宮高,有經驗的醫生會摸一下肚子,就知道有沒有入盆。胎兒孕9個月的時候,子宮宮底處於懷孕的最高點,中間部位在劍突下二橫指左右,而到了孕十個月胎兒入盆後,那么子宮底會恢復到孕前8個月末的高度,子宮底要比之前寬得多,醫生檢查時會發現。
話題:你生之前幾時入盆的?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