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唱作人》下半季開唱,與上半季一開播就受到大家熱捧不太一樣,首期很多朋友都跟我吐槽,全程快進看完,看完後有朋友跟我吐槽說:看完本期,我特別想用周筆暢演唱的《無聊的一天》來表達我的心情。因為太無聊了。
說到本期周筆暢《無聊的一天》此歌一出,便引得大家熱議,尤其是當金志文在demo互聽環節,吐槽周筆暢的歌曲是滑鼠點出來的,而且沒有get到她的點,我發現彈幕都滿了,大家在討論金志文到底說的對不對?周筆暢的歌曲能不能聽懂?而周筆暢的態度就是此刻看不懂。幾年之後再去聽,言下之意,你總會懂我,但是需要時間。
此話一出,讓人不得不對標上半季的曾軼可,兩位女歌手酷酷的不愛說話,創作的作品也是兩極分化,懂的人愛的熱烈,不懂的人罵的難聽。但是,我認為周筆暢與曾軼可還是有區別的,周筆暢在創作作品的時候更加「極端」,記得她參加《幻樂之城》時,用《魚罐頭》創作了一個作品《充滿濃霧的白色房間》,創作完後,梁翹柏覺得故事性不夠,然後張亞東和王菲認為,形式大於內容。而周筆暢當時認為,自己有要表達的東西,所以一般觀眾看不懂。
她一直在創作自己的東西,我們把這種作品叫做意識流作品,意識流作品作品其實就是極端的作品,她加入了太多個人的東西,一時半會讓普羅大眾很難聽得懂,所以整首歌聽起來確實有夠無聊的。但是無聊不等於乏味,這首歌展現的是無聊的一天,歌曲本身還是挺精緻的。
旋律很簡單,幾乎沒有什麼曲折,平鋪直敘。但周筆暢的演唱狀態很棒,慵懶、自在。伴隨這種情緒展開的旋律讓人聽上去很貼切、不突兀。歌詞幾乎展現的全部都是生活中那些無聊瞬間的特寫。聽了之後感覺有畫面感,但是喪喪的。
周筆暢做音樂是很有自己想法的一個人,去年關注了她那張《重命名》,裡面將她以前比較經典的一些作品諸如《魚罐頭》《對嘴》之類的重新製作,搭配上了非常前衛的編曲,我個人認為是她在音樂上追求的體現。
不足的地方的話,可能在於雖然這是一首完整的歌,但是歌曲對於「無聊」「乏味」「沒勁兒」這種小感覺的表達方法(從歌詞到旋律)還不夠有趣,聽完這首歌之後我想到了李泉版的《Sunny》、以及花兒樂隊的《靜止》,這些歌曲在內核上與周筆暢這首歌趨同,但用更加鮮明的節奏、或者更有巧思的旋律,讓「表達生活的無聊」這件事情,變得更有記憶點。
金志文其實吐槽的也不能說不對,只不過所站的角度不同,金志文編曲出身,他製作的東西是大流行的東西,是順應市場的東西,而周筆暢這麼多年來,一直做專注小眾的音樂,所以雙方有了分歧,我覺得可以理解。其實周筆暢有些歌曲,可能沒有很火,但是最近幾年來越來越有自己的風格了,歌曲還是很好聽的,不信你就去聽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