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個日夜,上千人播種愛與希望。
從東北到嶺南,13個省市,跨越大半個中國。
中英人壽2019 「星星點燈」關愛留守兒童公益計劃夢想課堂又溫暖了上萬名孩子的人生。
2019年9月18日至11月20日,中英人壽攜手鳳凰網在全國13個省份開展了2019年「星星點燈」關愛留守兒童公益計劃的線下行走。
圖:中英人壽「星星點燈·夢想課堂」合影
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優秀風範都搖身一變「星星點燈·夢想課堂」的老師,從電視大咖到軍旅楷模,從奧運冠軍到最普通的志願者,他們用自己的奮鬥軌跡為當地留守兒童勾勒出夢想該有的輪廓,用自己的奮鬥歷程鼓勵孩子胸懷家國理想,用自信自強、奮鬥拼搏實現心中的夢想。
星星點燈,照亮了山村裡孩子的路。
最好的夢想課堂,就是給孩子一副夢想的翅膀
操場上,藍天下,紅領巾是最美的配色。
在今年的線下行走過程中,所有的課堂都把「敢於樹立夢想,勇於追求夢想·通過奮鬥實現夢想」當做課堂主題,同時鼓勵孩子們將個人夢想和國家發展相結合……愛國·愛家·愛生活,將正能量的理念根植於每個留守兒童的心裡。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在廣東站活動的啟動儀式上,千禧小學的孩子們朗誦了一首《少年中國說》,高昂激越的誦讀聲迴蕩在校園上空,每一個孩子的眼裡都寫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對祖國最堅定的熱愛,在這些留守兒童的心裡,就這樣因為志願者的傳遞讓「夢想」兩個字潛移默化的蔓延。
「公益活動的目的是不想讓留守兒童因為留守而自卑,最根本的是要建立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關愛的氛圍。」其實在今年8月30日,2019「星星點燈·十年築夢 星光璀璨」關愛留守兒童公益計劃啟動儀式上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巡視員宋文珍在開場致辭中表示,2019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極為關鍵的一年,「星星點燈」公益項目也在不斷與精準扶貧結合,有很好的示範作用,特別是精神層次的教育。
也是抱著這樣的夙願,在江蘇站,鹽城最美退役軍人姜大鵬同志向孩子們講述了他的紅色「中國夢」,無論是甘灑熱血保邊疆,還是退役後基層默默奉獻,他都詮釋了最完美的軍人本色,也用自己的青春書寫了「最美」的夢想,一首與孩子們合唱的《我和我的祖國》,唱出了新、老兩代人對祖國母親的深深熱愛與祝福。
在四川,志願者們驅車近4小時,來到250公裡外的樂山市沐川縣永福學校——擁有在校學生1200人,留守兒童約400人的小學。
這所小學經歷了汶川大地震,震後,志願者們來到這裡,粉刷牆壁,提供圖書、玩具、科學教具,體育用品,為孩子們撫平地震留下的傷痛。白駒過隙,從前襁褓中的嬰兒已經是翩翩少年。在現場回顧十年來發展的時候,現場的小學生告訴志願者,是祖國的強大讓他們有了新的家鄉,在這些夢想課堂上,留守兒童感知到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力量。
十年在歷史長河中只是剎那,但足以讓曾經搖曳風中的樹苗長成參天棟梁;也足以使曾經不諳世事的少年變得穩重成熟。幾個月的時間走過,他們走過的地方,為留守兒童留下了帶不走的情緒在心間,那就是少年強則國強的夢想。
趙雅芝等明星藝人、專家、老師用愛呵護留守兒童
「我記得小時候,如果爸爸媽媽不在家,我就總感覺很冰冷,只有當他們在時,才能感覺到家的溫暖。」。早已為人父母的趙雅芝在今年的啟動儀式現場也感慨到,2017年我第一次接觸到留守兒童這個群體時就被震撼了,整個村子幾乎沒有年輕人,都是老人在照顧孩子,但這些孩子都在用心學習。給他們提供更好的環境,幫助他們建立夢想是很有意義的事兒。
圖:趙雅芝夫婦接受「星星點燈」愛心大使證書
的確,夢想是支撐留守兒童向前走的那束光,也是基於這個目的,所有的星星點燈線下行走都把「夢想」當時培養留守兒童的主題。
在福建,舞臺劇《爸爸的軍帽》把今年的夢想課堂拉開帷幕,邀請到中國教育電視臺少兒節目中心製片人梁思思帶來「夢想課堂」的互動與分享,讓孩子們通過課堂練習的形式,更好地打造屬於自己的夢想和未來。
項目組還在校園內建設了「星星點燈」 圖書角,豐富課餘生活,樹立良好的精神力量;孩子們通過手中的畫筆描繪屬於自己的美好「夢想」,帶著夢想嚮往外面的世界。
圖:星星點燈小小夢想家大賽
11月16日,山東站也順利開幕,全國主持界最高獎「金話筒獎」得主、北京廣播電臺主持人、中國兒童中心特約教師左小群為孩子們帶來「夢想課堂」,聲情並茂的故事,中英文混合的互動,讓孩子們迅速融入了課程中,逐漸學會了大膽的表達,自信的說出夢想。
而在遼寧站,活動以參觀可口可樂博物館和工業生產線開始。孩子們一點點的了解到每一瓶可樂是經過怎樣的生產和運輸過程、最終與消費者們見面。讓孩子們認識到國家工業技術發展巨大進步的同時,也向孩子們更加具象的傳遞出每一次的進步和突破都是靠努力奮進來實現的。
現場的小學生看著巨大的車間一邊笑著一邊滿臉驚訝,其實這些都是現代科技賦予農村和城市溝通的力量。
11月19日,江西站志願者代表18人趕往于都縣洛村小學進行愛心支教活動,志願者們還為孩子們布置好了閱讀小屋,並且邀請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故事姐姐豆豆老師給低年級學生帶來《老鼠記者校園故事會》課程,中國兒童中心特約老師李蕙老師給高年級學生帶來《夢想,聽我說》課程,鼓勵孩子們展示自我,表達心中夢想。就這樣,幾個月的時間走過,來自各行各業的精英志願者用自己的所聞所見為孩子們搭起了「巨人肩膀」上的瞭望臺,有夢想才會有奇蹟,對於留守兒童來說,夢想,是他們走向外面世界的開始,而星星點燈項目就是這條路上,一盞最亮的燈。
中英人壽總分聯動 「星星點燈」再創新輝煌
在今年的線下行走過程中,值得提及的是,今年是江西分公司加入「星星點燈」大家庭的第一年,江西站首次活動選擇了位於革命蘇區長徵出發地于都縣的洛村小學作為關愛基地。該校地處偏遠,在校學生80%為留守兒童。
在江西分公司開業儀式上,中英人壽總裁俞寧親自來到現場致辭,表示中英人壽將繼續堅持「保險回歸保障」的本質,聚焦和助力「精準扶貧」,勇擔保險企業社會責任,探索建立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公益長效機制。
致辭完畢後,百名志願者共同宣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和助力留守兒童物質「脫貧」、精神「脫貧」、情感「脫貧」和文化「脫貧」的美好祝願,洋溢在贛鄱大地。
圖:中英人壽星星點燈▪江西站 中英人壽總裁俞寧致辭及志願者宣誓
這幾個月走來,無論是文藝工作者還是奧運冠軍,亦或是中英人壽的普通工作人員,在這些留守兒童的周圍,都只有一個最普通也最亮眼的名字,那就是志願者。當稚嫩的小手舉起少先隊禮,說出一聲怯怯的「客人好」;當角落裡寡言少語的男孩鼓起勇氣,走上講臺手舞足蹈地分享夢想;當一群孩子領到新書包、新文具,故作淡定又難掩開心的表情洋溢在臉上……這些都是所有各行各業志願者甘願一次又一次地跋山涉水,攜帶著社會各界的愛心走上講堂、走進關愛小屋的源動力。
關愛留守兒童是一項良心工程、社會工程,是不斷加強教育扶貧的重要方式,更是國家精準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
十年間,教育扶貧早已水到渠成般地成為中英人壽公司的文化自覺與行動自覺。把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作為促進企業持續跨越發展的根本,把責任文化建設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是全體職員的共識。
圖:星星點燈十歲生日快樂
回顧起活動至今的10年曆程,俞寧曾在啟動儀式上舉出這樣的數據,截止到目前,星星點燈公益項目已投資逾3000萬元,援建了28間關愛小屋,為50多所周邊的村小送去了物資援助,號召了1300多名社會志願者參與,幫扶超過13萬名留守兒童。
從2010年到2019年,「星星點燈」公益項目已走過了十年。經過十年的沉澱與積累,整個項目已由最初的「星星之火」發展壯大成今日的「燎原之勢」。在這條公益的路上,孩子們的笑臉和看到夢想實現時的歡喜,是每一個參與者的最大滿足,下一個十年和未來無數個十年,中英人壽「星星點燈」公益項目會帶著孩子的夢想和期待,堅定地走的更遠。
責任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