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文茵媽媽
輕點右上角,歡迎關注,育兒那些事,我們一起聊
有人說,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了男人,這個世界將失去一半的色彩;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了女人,這個世界將會失去全部色彩。一個好的女人會影響三代人:上一代,這一代和下一代。特別是對於孩子,一個好的母親意味著什麼,我想每個人對母親都有自己的理解。
有這樣一位母親,在與丈夫離婚後,獨自一人帶著12歲的女兒生活。這位丈夫只在離婚時給這對母女留了2000元,此後再沒給過撫養費。這位單親母親為了維繫女兒跳舞的愛好,同時做著好幾份工作,白天夜晚不辭勞苦,不怨天不尤人,甚至不去怨恨前夫,努力拼搏,一力支撐起孩子的夢想。當年那個年幼的孩子就知道媽媽的不易,暗自下定決心,不能辜負媽媽,一定要在將來為媽媽撐起一片天。當年那個年幼的孩子就是——孫儷。
成年後的孫儷,有一次和媽媽聊天,問媽媽:「你恨爸爸嗎?」
孫儷媽媽很坦然地說:「不恨,感情的事情本來就沒有對錯,不合適的兩個人就應該分開。何況他還給了我這麼優秀的一個女兒,我沒必要去恨他。」
孫儷的媽媽沒有將自己不幸的感受強加給孩子,反而教會她客觀地看待整件事,希望孫儷能尊重她的父親。只是和媽媽一路走來的艱辛,讓孫儷更加體會到媽媽的不易,幼年時就把對媽媽的這份心疼轉化成了對父親的恨。
對於父親的怨恨,即使有了母親的開導,孫儷也不能釋懷。孫儷結婚時,也是自己一個人走的紅毯,並沒有父親的陪伴。後來有媒體曝出孫儷的父親一家住在貧民窟,並採訪了孫儷的父親。
孫儷的父親接受採訪時,並沒有因為自己的明星女兒而顯得有多麼不同,他說了這麼一段話:「是我沒有做到父親該做的,她能有今天的好成績,全靠她媽媽的付出,我很替她欣慰。」
孫儷終歸是善良的,當她聽到父親的這番話,看到父親一家住的小房子時,突然就釋懷了。孫儷媽媽在孩子身上種的善良之花已經破土而出,迎著陽光朵朵綻放。孫儷說:「我只希望在我身邊的人能夠生活得好。」
在這之後,孫儷不僅給父親一家買了新房,還變身為實力「寵妹狂魔」,承擔了妹妹上學的所有開銷,還帶著妹妹一路走進娛樂圈。
最近,孫儷又上熱搜了,與她同父異母的妹妹相關。孫儷的妹妹名叫孫豔,即將到北京上大學,孫儷感慨到:時間真是快,我到現在還都記得,我抱著她帶她去逛街,然後不能上電梯,一上電梯就要哭的小寶寶,暑假去打工,賺了第一份工資就給了我一半。孫儷在文中稱妹妹為少女,還叮囑少女:在表演上我沒有上過學,我和少女說了,你上了課回來教教我,讓我也一起和你學習一下。加油,少女!
不得不敬佩孫儷的這份智慧和豁達,放下恨不易,放下恨還拾起愛更加不容易,但是孫儷做到了。一個單親母親把孩子培養得如此優秀,不單是事業的成功,還有人格的完善,可以說是優秀的母親成就了優秀的孫儷。
詩人赫伯特說過:「一位好的母親抵得上一百個教師。」
有個成語是:畫荻教子,講的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和史學家歐陽修的故事。歐陽修自幼家境貧寒,溫飽尚不能解決,更別提上學堂了。但是歐陽修的母親並沒有因此而忽視對他的教育,沒錢上學堂,也沒錢買紙筆,母親就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他識字;沒有書,母親便到讀書人家去借書給歐陽修學習。
身處絕望,從母親身上散發出的生命力和擔當,歐陽修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在生活上深受母親的影響,勤奮上進,最終成為一代文豪。
日本小說家山本有三曾說:「女人變成母親,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這種差事,是任何女人都做得了的,但是要當好母親可就不容易了。」
母親是一份職業,這份職業不需要說必須要考試及格才能上任,但是孩子一生的幸福卻會深受母親的影響。假如孫儷的母親總是抱怨孫儷父親的不是,從小在孫儷心裡種下仇恨的種子,成年後的孫儷即使婚姻幸福,內心深處又會有怎樣的一翻波濤翻滾,幸福裡始終會夾雜著傷痛。
著名文學家胡適先生在回憶母親時,這樣寫到:母親的氣量大,性子好,又因為做了後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的話。
胡適先生後來還說: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從胡適先生的文章裡,能感覺到母親的理性和睿智。並把這種良好品質教授給了胡適,讓他受益良多。
成為媽媽很簡單,要做好媽媽卻很困難。我們帶孩子來到這個世間,是為了讓他們體驗生而為人的快樂,哪怕是在逆境和困難中。讓孩子與愛同行,總好過與恨為伴,與愛同行,會收穫更多的愛;當心被恨意佔據,收穫的將是滿滿的不如意。放下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寵愛。
歡迎關注,育兒那些趣事,我們一起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