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晉州男子用氣釘槍將2.5釐米長鐵釘射進自己腦袋(組圖)
燕趙都市報記者蔡雲雷/文 陳建宇/圖
原以為只是蹭破點皮 誰知是2.5釐米鐵釘射進腦袋
10月14日,晉州市32歲的李先生在使用手持氣釘槍進行裝修時,無意中將一枚2.5釐米長的鐵排釘射進自己的腦袋,起初還以為只是「蹭破點皮」,到醫院檢查後才知道自己的傷情。
昨日,在和平醫院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手術,釘入李先生頭部的鐵排釘終於被成功取出。
傷者手術前談笑自若
昨日7時許,記者在和平醫院神經外科的病房內見到了李先生,他正和父親、表哥坐在一起聊天,有說有笑,除了頭髮已被全部剃光以外,一點也看不出異樣。
李先生告訴記者,受傷部位在右半邊腦袋耳梢向上的位置,記者仔細一看,才找到一個米粒大小的傷口,看起來差不多癒合了,很難看出裡面有根釘子。「現在除了那塊有點脹以外,別的什麼事也沒有,也沒覺得疼。」李先生說,自己睡覺也很正常,睡前儘量避免碰到受傷部位,但睡著後就不知道了。
「當時還以為蹭破點皮」
「根本就沒想到能打中自個兒。」李先生回憶,這些日子他正在忙著翻修自己家的老房,包括重修門框等。10月14日15時30分,他在給門框包邊時,從身旁拿起氣釘槍,經過頭部時,沒想到把鐵排釘打了出來。「當時就覺得腦袋疼了一下,還以為拿槍時蹭破了點皮。」李先生說,他是個木匠,經常在晉州周邊搞裝修,平時頻繁使用氣釘槍,磕碰是常事,當時沒有其他不適的感覺,就沒太在意。準備接著幹活時,發現手上有血跡,這才懷疑可能是被射中了,於是就叫上了表哥一起來到晉州市中醫院檢查。
拍片檢查後,醫生通知李先生做好轉院準備———因為腦袋裡發現有根釘子,需要到大醫院去做手術,兩個人這才慌了神,連忙僱了車,直接來到和平醫院。
來到和平醫院後,經檢查,醫生決定對其實施開顱手術,取出頭部右側的鐵排釘。
「那個部位挺危險的」
和平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石長青告訴記者,經過腦CT檢測,打進鐵排釘的位置在右側顳骨,鐵排釘長約2.5釐米,已經完全沒入頭皮,其中在頭皮和顱骨中的部分有1釐米,進入顱腔的部分約有1.5釐米。CT影像顯示,鐵排釘幾乎以垂直角度打進頭部。「平時在村裡幹活,誰也不會戴安全帽,誰想到會出這事。」「看著沒事,其實那個部位挺危險的。」石長青介紹,鐵排釘釘入的部位正好位於大腦中央溝,一邊是大靜脈匯集部位的交會處,一邊緊挨大腦中負責運動的功能區。「如果不及時取出鐵排釘的話,以後再做劇烈運動時,有可能誘發癲癇,並且不排除有生命危險的可能。」鐵釘本身也可能氧化,導致腦部感染。
順利取出鐵釘
手術時間定於昨日8時30分,石長青在李先生頭部顳骨部位畫了十字標記,詢問李先生有沒有喝水吃東西,之後,李先生換上手術裝,準備手術。
「鑑於鐵排釘部位比較特殊,我們研究後決定把鐵排釘連帶一塊頭骨一起取下來,最大限度保護腦血管的安全。」石長青說,根據研究預案,他們會對李先生進行為時1小時左右的全身麻醉,之後把以鐵排釘為中心的小塊橢圓形頭骨連同鐵排釘一起取下,拔除鐵排釘以後,再將頭骨放回固定,預期手術時間在兩個小時左右。
8點50分左右,李先生被推進了手術室,李先生的父親和表哥在外面焦急等待。「這真是不幸中的萬幸,」李父告訴記者,事發時他出門遛彎,是接到別人電話才知道兒子送醫院的。
據李先生的父親說,李先生家中有個10歲的兒子和一個小女兒,家裡的生計主要靠李先生做木匠維持,李先生的妻子在一個工廠打工時,不小心傷到了胳膊,現在還在晉州住院。
在經過近3個小時的手術後,李先生終於被推出了手術室。石長青告訴記者,手術過程很順利,鐵排釘也已經被取出,但已經斷成兩截。「我們鋸下了約1×2釐米的頭骨,連帶著鐵排釘一起取下,」石長青說,他們先是取下顱內的1.5釐米鐵排釘,然後用針將釘在頭骨上的另外1釐米頂了出去,最後用鈦片固定好了顱骨,縫合傷口。
「預計7-9天就能出院。」石長青告訴記者,最終手術費用約兩萬元左右。他了解到李先生家庭條件並不富裕,而且這次手術費用當地新農合可能不予報銷,在和醫院領導商量後,儘量對其減免了醫療費用。
專家提醒
使用氣動槍切忌槍口向人
石家莊市裝飾協會安全質量評估中心主任張象洲介紹,建築用的氣動槍有兩種,氣釘槍和射釘槍,兩種「槍」都由壓縮氣體提供動力,但是作用對象卻有很大區別,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殺傷力。「氣釘槍是用來打木質、塑料等比較軟的材料,而射釘槍是用來打水泥甚至鋼板,後者殺傷力比較大。」目前建築用氣動槍的種類五花八門,而射釘的長度也長短不一。
在安全方面,張象洲介紹,並沒有相關的行業規定來規範類似工具的使用,但是許多人容易犯一些常識性的錯誤,有可能導致危險發生。「氣動槍的使用,切忌把槍口朝向他人或自己,否則很容易『走火』致人受傷。」此外,在使用壓力比較大的射釘槍時,要控制好壓力大小,同時確認牆體對面是否有人。「當然,戴安全帽這些基本防護措施一定要有。」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