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字面意思就是「重新看」,以嶄新的、批判性的觀點看待事物。這是一個不斷重新思考論文的過程:重新思考論點,審視論據,完善目標,重組語言,讓文章散發活力。
修訂是提交論文之前不可或缺的一步。但是如果文章觀點太普通,那麼論文的觀點就不夠有力。下面是一些修訂文稿的建議:
1.不要期待能一次修改好所有的內容,在每次修訂時,重點關注兩到三個主要方面:
初稿完成後,等過一段時間再看一遍。一天、甚至幾個小時都是可以的。當再次看自己的稿件時,要誠實對待自己的作品,不要偷懶。問問自己對這份稿件的真實看法。
在此階段,應該關注論文中出現的大問題,而不是標點符號。
檢查論文的觀點:是否與研究內容相符?話題太寬泛還是太狹窄?整篇論文是否按預期發展進行?
如實反思論文,不斷問自己:是否仍然贊成文中觀點?是否應該根據撰寫論文時發現的東西進行修改?它是否提出了一個複雜的,有挑戰性的觀點?還是僅僅是說,如果給定相同的主題,任何人都能說些什麼出來?論文是概括性的,還是有具體的立場嗎?需要完全更改?介紹中是否清楚說明了打算做什麼?目標讀者會明白嗎?
2. 在修訂後期,不要忽視細節,要注意一些其他方面的問題。
檢查論文比例是否平衡:有沒有某些部分與其他部分不成比例?有沒有在一個瑣碎的論點上花了太多時間而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論點?有沒有儘早提供更多細節,這能讓你的論點最終變得更加簡潔凝練?
檢查論文風格和語言:符不符合目標讀者的期望?語言的語調和形式是否適合目標讀者?
檢查論文結構:論文是否遵循合理的模式?過渡是否流暢,能夠使讀者順利從一個點過渡到另一點?每個段落的主題句是否適當地介紹了該段落的含義?如果重新整合一些內容,論文會更好嗎?
檢查文中信息:所有事實都是準確的嗎?陳述是否有誤導性?是否提供了足夠的細節來滿足讀者的好奇心?是否適當地引用了所有需要的信息?
檢查論文結論:最後一段有沒有全面的概括文章給出發現和結論?而不是戛然而止,給讀者草草結束文章的感覺。
3. 為了讓句子表達更加生動,這裡有幾條小建議:
使用強有力的動詞來替換較長的動詞短語。例如,用「She argues for the importance of the idea」來代替「She defends the idea.」。
尋找你在連續幾個句子中重複使用了兩次或兩次以上的詞彙和表達,找一些同義詞或者同義表達來替換,還可以找把這幾個句子整合成一句話的方法。
檢查句子多樣性。如果一行中有兩個以上的句子以相同的方式開頭(例如,主語後面跟一個動詞),那麼試著使用不同的句型,比如倒裝,代詞。介詞的使用。
力求用詞準確。不要滿足於你現在能想到的最好的單詞——使用同義詞典(和字典一起)來搜索準確表達你意思的單詞。
尋找以「It + be 」或「There + be 」開頭的句子,看看能否把它們修改得更靈活、更有吸引力。
最後,修改論文並不意味著要重新寫整篇論文。有時,修改論文是添加研究時新發現的一些觀點,來豐富文章的觀點。有時,修改論文是找到了更加強有力的論據來捍衛自己的立場,或是找到了更加生動的例子來說明觀點。有時,修改論文是調整文章順序,幫助讀者更好理解論文中的觀點。掌握修訂的一些規則,就能讓論文更加完善。
特別聲明:本文為艾德思(Editsprings)原創文章,並由我司官方帳號在相關平臺進行統一推送,禁止一切未經授權的轉載抄襲行為!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司獲取授權,並註明詳細出處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