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中傳說,人生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均可用以下四種方式解決:
喜歡就買,不行就離;
喝點熱水,重啟試試。
如果說前兩句體現了女人極致的任性,那後兩句表現出的則是男人最大的溫柔。對,就是那種理工鋼鐵直男。
一句「喝點熱水」,萬能的覆蓋了女人從心理到生理遇到問題時需要安慰,但你不知該如何安慰的所有情況。
一句「重啟試試」,萬能的覆蓋了女人從電腦到手機遇到問題時需要幫助,但你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所有情況。
對,還包括路由器。
(據說是某品牌路由器最受歡迎的功能,圖為手機截屏)
這段時間,當所有家庭成員都只能待在家裡面面相覷時,除了本就難以維繫的親情、彼此的耐心,最容易崩潰的還有家裡的路由器。
尤其是春節結束後全家人都留在家裡在線娛樂、在線辦公、在線上課,每天家裡最常聽到的問題從 「今天吃啥?」 變成了 「網卡了嗎?」。
於是,過去的一個多月裡有很多朋友都向我發來了家裡Wi-Fi不行了怎麼辦的求助,有的甚至跳過了假惺惺噓寒問暖直奔主題就問,可見他們有多焦慮。
重啟路由器有時候的確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但當網絡已成為了日常家庭生活必需品時,除了重啟還可以嘗試以下解決方案,並通過本文了解造成對應問題的原因。
【首先,直接說結論】
綜合各種常見的問題(文章後半部分會詳述),根據不同戶型和住宅所處的不同階段,可以有以下解決方案:
1. 新房裝修階段
——吸頂式AP
如果還處在裝修階段,那麼恭喜你,這是最簡單的從源頭根除Wi-Fi覆蓋問題的好時機。
無論多層還是平層,你需要做的是根據戶型不同選擇在每層樓中心位置(或者平層的南北兩側兩個房間)的房頂埋管並鋪設六類網線,滿足區域網內千兆有線傳輸的基礎條件。
之後按照需要選購N個支持POE供電的企業級吸頂式AP,一個連接光貓負責撥號的主路由器即可。如果N>5,同時再採購一個8口 交換機,避免房間太多導致主路由上LAN口不夠用(某些品牌路由器甚至只給兩個LAN口)。
優點:企業級的穩定和漫遊體驗,設備兼容好;
缺點:安裝成本高,影響天花板的美觀,以及目前暫沒有支持WiFi6的產品;
推薦:Ubnt Unfi AC Pro、H3C的AC系列(企業級產品很成熟,大品牌均可)。
2. 信號死角處無網線接口
——大品牌無線MESH套裝
對於舊房子信號不好位置沒有網線接口的情況,選擇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使用一種支持MESH的路由器套裝即可。
它的原理類似於無線中繼但又不同,MESH結構呈網狀並且通過單獨的通道做網絡擴展
優點:用無線的方式兼顧了信號覆蓋、帶寬和漫遊體驗
缺點:需要多個節點(四個以上)才能保證效果,同時安裝時需要嘗試不同位置以找到最好的效果;
推薦:NETGEAR的Orbi系列和Linksys的Velop 系列(已支持Wi-Fi6),Ubnt Amplifi系列(雖未支持Wi-Fi6但是顏值高…)。
3. 信號死角處有網線接口
——國產電力+網線綜合MESH套裝
與上一種情況類似,但因為有網線接口反而選擇更多,增加AP、使用電力貓,或者MESH三種方案均可。建議的方案是既然有網口選擇很多,就乾脆將這三種優勢都發揮出來。
市面上有部分品牌推出了網線、電力線和無線混合組網的MESH路由器,理論來說支持動態調節負載均衡,能夠在不同環境情況下選擇更優的線路實現子母路由之間的傳輸。
優點:綜合了MESH和電力貓的優點;
缺點:很新的功能,可選擇品牌不多(目前只有小米和華為),尚未支持Wi-Fi6;
推薦:小米路由器MESH套裝。
4. 小戶型信號差
——更換路由器,用單路由器提升覆蓋即可
小戶型(70平米以下)的網絡覆蓋問題相對比較好解決,在確保發射源、幹擾源都沒有前面提到的問題後,更換一個主路由並擺放在合適的位置。
考慮到今年開始的主流手機都會支持Wi-Fi6,那只需要選購一個支持Wi-Fi6的路由器即可,並且當前市面上可選擇的品牌並不多。
如果家裡還有使用2.4G的其他設備(比如小米智能家居系列),那麼建議選擇小米路由器最新的AX3600(如上圖)。
如果對小米系列產品不感冒,截止到本文發出的這一天市面上可供選擇Wi-Fi6產品的也只有TPlink、NETGEAR和華碩;前者相比上圖顏值略差,後兩者的價格在千元以上。
所有上述解決方案中推薦的產品均可以通過關鍵詞搜索在電商網站買到,但不用著急去買,因為接下來的部分會將上述方案解決了什麼問題做更多解釋,幫助各位在購買新品之後,避免出現依然無法達到最佳效果的問題。
【別信廣告】
(某品牌產品包裝,圖源自網絡)
拜路由器行業裡某些國內廠商所賜,國內用戶們普遍相信僅售79元的路由器產品完全能夠如廣告所說的那樣覆蓋700平米的大house。
對於有3C強制認證限制發射功率的設備來說,廠商宣傳的「一個路由器覆蓋整套別墅」從物理上就不可能做到—— 是的,多少根天線都不行!
Wi-Fi和其他電磁波一樣,在空間內傳播的過程會有反射和折射的情況,能否穿透牆壁完美覆蓋是一件很複雜、甚至有些玄學味道的事,絕不僅僅是天線數量多就能像廠家宣傳的穿好幾堵牆。
所以如果家裡戶型比較複雜(簡單的說就是大、牆多),一定不能迷信一臺路由器就能覆蓋全部面積—— 是的,多貴的路由器都不行!
【優化源頭】
(某朋友發來的家裡情況令我嘆為觀止:弱電箱裡單天線路由器經過三次無線中繼覆蓋到二樓……)
連接在運營商光貓上的主路由器是很關鍵的源頭,如果直接使用主路由的Wi-Fi,一定要將其儘量放置在周圍無遮擋的位置,避開金屬和其他無線發射源。
切記不要和光貓一起放在弱電箱裡之後再把金屬門關閉,或者用一個裝飾盒把路由器罩起來。
如果不是放在弱電箱附近,放在家裡其他位置也要注意是擺放方式。Wi-Fi信號在空間中的形狀是「飛碟型」,所以無論路由器是水平放置還是掛牆放置,一定要保證外置天線垂直於地面。如果路由器沒有外置天線則儘量水平放置在桌面上,不要嘗試其他奇怪的位置和擺放姿勢。
(據說是銷量最大的無線中繼安慰劑產品,圖源自網絡)
在只有一個路由器的情況下家裡始終存在信號不好的位置,請不要選擇無線橋接(中繼)模式來嘗試改善。這種模式主要是安慰劑,讓你覺得Wi-Fi信號不好的地方看起來變好了。
實際上只讓手機到中繼端的連接質量看起來好了,然而中繼端到主路由端的連接可能非常差,同時中繼器因為需要同時收和發,帶寬還會減半。
【增加熱點】
如果家裡Wi-Fi信號最差的位置牆壁上有預埋的網線接口,那麼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看起來很簡單——在這裡新增一個路由器設置成為AP模式,讓它發射一個新的Wi-Fi網絡。
但實際上新增一個路由器還會給家裡的網絡環境帶來其他的問題,所以Wi-Fi信號覆蓋變好和真正的連接體驗變好,是需要對症下藥的。
(圖為某品牌路由器官網示意圖,源自網絡,下同)
增加一個AP使家裡的網絡變成了2個甚至4個,對於位置固定的設備來說沒有問題,但是對於行動裝置來說情況會比較複雜。
【切換與漫遊】
增加路由器後對於行動裝置會遇到以下幾種情況:
1. 新增網絡和原有名稱不同,是全新的Wi-Fi
這種情況下,當家裡有人拿著手機連著舊網絡走到原本信號不好的位置時候,會發現一個新網絡。
這時候手工切換到新的網絡,雖然會斷線一下但切換以後會獲得更好的連接體驗,並且這個方式學習成本比較低,家裡老人孩子都可以做到一教就會。
2.新增網絡和原有名稱相同,只有一個Wi-Fi
這種情況下在家裡無論拿著手機走到哪裡,都只有一個網絡,看起來信號覆蓋效果很好。
但是因為實際上是兩臺路由器,這時候手機是否會自動連接到信號更好距離更近的那臺路由器,完全是由手機自己決定的。不同的手機會有完全不同的表現,這就牽扯到漫遊的概念了。
3. 設備漫遊
上述兩種情況都會遇到設備需要漫遊和切換的問題,理論來說最理想的狀態是全家只有兩個Wi-Fi信號,一個2.4G一個5G,雖然有多個路由器但行動裝置在不同的位置自動選擇和切換到更理想的路由器上。甚至全家只有一個雙頻合一的Wi-Fi信號,在不同場景下切換不同路由器和不同頻率。
然而這種體驗一直以來都只存在於企業級路由器上,家用路由器很難做到。所以對於家庭用戶來說比較常見並且一定有效的方法是手工切換。
當然,隨著產品的發展現在也已經有了既可以增加覆蓋也能讓設備無需手工切換的新方案,就是前面解決方案中提到的企業級吸頂AP或MESH套裝方案了。
【寫在最後】
因無線傳輸的特點,1000個戶型可能就有1000種情況,所以沒有一定完美的解決方案,只有最適合自己家的解決方案。
希望本文能幫助大家都找到最適合自己家的方案,同時還具備後續自己分析Wi-Fi問題的基本能力,而不再只是無奈的說出那句 「重啟試試 」。
【擴展閱讀】
關於幹擾
過去幾年手機和pad已開始使用雙頻(2.4G和5G),但大部分家庭中依然有大量設備只能工作在2.4G下。同時,還需要考慮到家裡藍牙滑鼠/耳機、無線遊戲耳機/鍵盤等2.4G設備的幹擾。
這麼多設備工作在同一個頻率下,就好比2.4G這條低速公路只有13條車道,默認速度(帶寬)下,每家需要佔用3個車道才能讓自己的所有車都跑到最快速度。除非你和隔壁老王、對門老李商量好自家路由器的工作信道,否則理論來說一牆之隔的三個路由器之間一定會出現在某幾個信道上的互相干擾。
關於手機Wi-Fi虛標
部分手機廠商為了表示自己的手機Wi-Fi很強,會在手機Wi-Fi信號顯示圖標上做一些「優化」。這樣會讓你看起來覺得自己手機信號很強,然而此時實際上你的手機和路由器之間的連接已經很差了。
iPhone雖不作假,但新版的iOS在狀態欄的Wi-Fi圖標甚至只有三格,其實很難通過圖標來判斷當前的信號到底有多差。
所以很多時候大家在手機端看到的「信號很好」 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會影響你對於網絡情況的判斷,從而讓路由器背了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