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平常人家裡或多或少都會有些舊衣服,這些舊衣服很多都是質量非常好的,只是有的不想穿了,有的小了穿不上了。這些衣服一般丟了有點可惜,送人又沒人要。所以很多人就想如果能捐出去就好了,最起碼可以利用到,不至於資源浪費了。
因為很多人有這個需求,也就有很多人對這個打起了壞主意。平時我們在大街上隨處可見的舊衣回收箱,就有一部分是為這些人輸送利益的。經過記者暗訪,發現這些人把捐獻的舊衣服都集中到一起,經過清洗、消毒、分揀出不同的品級,再打包成包發出去。
記者跟蹤了解到,品相差一點的衣服,他們會賣給回收站,回收站再將上面的紐扣或金屬飾品拿下來回收。拿掉紐扣和金屬飾品的布料再發給下家做其它用途。
記者跟蹤大貨車後,發現他們將布料發到了一家環保科技公司。那麼這些布料會被用來做什麼呢?記者暗訪工人,才知道,這些布料竟然是被用來做保溫材料。
那麼,那些品相好一點的衣服呢?會用來做什麼?經送貨的師傅解釋,竟是直接出口到非洲售賣。連送貨師傅都在感嘆:「暴利 ,兄弟」。
整個事件的過程,可以簡述為:記者通過暗訪跟蹤發現,大街上的舊衣回收箱裡的衣服,被人拿來轉賣,先是將品級差的賣給回收站拿掉紐扣和金屬飾品,再將布料賣給環保科技公司用來做保溫材料,最後品級好的直接出口到非洲售賣。這顯然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完整的利益鏈,本來是大家獻愛心,捐獻給貧困人員的;卻有一部分被私人拿來做起了無本萬利的生意,直接輸送到這部分人自己的口袋裡。這種行為想想就讓人憤怒,為了賺取利益,連獻愛心的錢也賺。並且還拿來做保溫材料,這種材料會環保嗎?怪不得越來越多人都開始質疑起舊衣回收箱了。其實,這些人為了賺取那麼一點利益,卻對捐獻愛心的人造成了嚴重的打擊。他們想獻愛心,卻沒有可信賴的渠道,以後恐怕也很難再相信別的渠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