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智慧!助力測量珠峰!

2020-12-27 澎湃新聞

東大智慧!助力測量珠峰!

2020-05-29 0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時隔60年,我國測量隊再次登頂珠峰

但其中過程的艱辛

所需要的「硬實力」

大家了解多少呢?

此次

我校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

潘樹國教授團隊

也在珠峰測量中貢獻了東大力量

究竟怎麼回事呢

快隨小編去一探究竟!

北京時間5月27日上午11點04分,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員完成了峰頂測量任務。東南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潘樹國教授團隊與負責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內業數據處理的「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合作,共同研發了2020珠峰測量北鬥衛星定位觀測在線採集監測平臺,為此次珠峰測高貢獻了東大智慧。

據潘教授團隊青年教師高旺介紹,本次合作研發的平臺通過5G通訊專網,登頂測量前對大本營、二本營以及前進營的北鬥觀測數據進行多次了在線採集、即時存儲和質量監測工作,實現了高寒、高海拔環境下北鬥二號和北鬥三號衛星的同時接收、實時解析和質量評價。

自主研發 「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北鬥衛星觀測數據實時監測平臺(EarthNet)」,現運行在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

註:圖中不同顏色圓點實時觀測到的導航衛星,其中紅色的為北鬥衛星

該工作驗證分析了高寒、高海拔環境下的北鬥觀測質量,為此次珠峰登頂測量北鬥觀測預案和極端環境下高質量獲取北鬥觀測數據提供了參考,為未來珠峰高程測量增加北鬥觀測時長、提高測量數據安全性和實時性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

此次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目標是精確測定珠峰高度,測量成果可用於地球動力學板塊運動等領域研究。

精確的峰頂雪深、氣象、風速等數據,將為冰川監測、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今年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測定珠峰高程是人類認識地球的一個重要標誌。

潘樹國教授團隊所在的儀科學院空間信息與導航定位研究中心,聯合交通學院測繪工程系,長期從事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技術及應用研究,主持研發的衛星導航網絡RTK定位技術、高精度北鬥地基增強定位技術、衛星導航基準站網系統已在陝西、天津、江蘇、湖南等十餘個省市實際應用,覆蓋國防、測繪、國土、交通、大型工程建設等關鍵領域,主要成果先後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省部級科技獎勵6項。

1975年

我國第二次測量珠峰時

有著東大人攀登的身影

2020年

國人再次登頂珠峰的背後

有著東大人貢獻的智慧和力量

聽了東大人與珠峰測量的故事

你有什麼樣的感觸

一起來留言區分享吧!

新媒體工作室

往期精選 Editors' Choice

文 | 東萱

配圖攝影 | 李小男 曹驍勇

原標題:《東大智慧!助力測量珠峰!》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東南大學潘樹國教授團隊為2020珠峰高程測量貢獻「東大智慧」
    北京時間5月27日上午11點04分,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員完成了峰頂測量任務。東南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潘樹國教授團隊與負責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內業數據處理的「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合作,共同研發了2020珠峰測量北鬥衛星定位觀測在線採集監測平臺,為此次珠峰測高貢獻了東大智慧。
  • 新鄉科技精準助力珠峰「身高」測量
    5月27日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頂峰,並對珠峰開展了高程測量。重新測量珠峰身高的背後,有位於新鄉市的中國電科22所研製的「雪深探測雷達」的精準助力。該所研製的「雪深探測雷達」設備,能夠精準檢測珠峰山頂冰雪厚度,還原珠峰山體的真實高度,並具有「小、輕、簡、穩」的特點。據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介紹,珠峰峰頂「會戰」分為三步。
  • 測量珠峰最新高程背後 他們為測量珠峰「身高」提供「尺子」
    測量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的背後,有國防科大科研人員的助力 他們為測量珠峰「身高」提供「尺子」 記者9日從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珠峰高程測量的順利完成,背後有國防科大科研人員的助力,他們提供了一把測量珠峰高程的「尺子」。 為珠峰高程的精確測定提供「尺子」 2003年開始,國防科大與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合作,進行捷聯式航空重力儀的研製。經過多年的自主研發,現已發展出三代四型重力儀。
  • 測量珠峰準確「身高」的黑科技
    2020年,不僅是中國人首次站在世界最高峰之巔—珠穆朗瑪峰(以下簡稱「珠峰」)60周年,也是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的一年。60年前,登頂珠峰,展示了中國人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攀登者精神。
  • 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 陝西測繪助力珠峰「身高」精準測量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 陝西測繪助力珠峰「身高」的測量還是後續數據處理,都離不開陝西力量的加持。
  • 助力2020珠峰高程測量 長城炮的下一個「小目標」是什麼?
    近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已進入登頂測量階段。這是時隔15年後,我國再次測量世界最高峰高度。在珠峰大本營,幾輛紅色的長城炮越野皮卡格外顯眼。5月11日,長城汽車副總裁傅小康將5臺長城越野炮皮卡的車鑰匙,正式交給中國自然資源報社主任隨毅的手中,用作本次珠峰高程測量的相關保障和媒體報導工作。據悉,珠峰地區地形複雜、天氣多變,本次珠峰高程測量保障和媒體報導工作,不僅要穿行險峻群峰中的砂石路、搓板路、坑窪路等,甚至還要涉水通過滿是冰凌的冰河,這對車輛的越野性能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 8848.86米 多種先進硬科技助力珠峰「身高」精準測量(一)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8848.86米 多種先進硬科技助力珠峰而和2005年相比,此次測量珠峰高程的過程中,有更多新技術、新設備登場,也達成了不少「第一次」。  此次公布的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為8848.86米,和2005年複測所獲得的珠穆朗瑪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相比數據上有所不同。
  • 我們為什麼要測量珠峰?
    怎麼測量珠峰?我們都量過身高,脫下鞋子,站到標尺下面,照著腦瓜頂一按,齊活兒!但給珠峰測量身高,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各國測量珠峰一覽。製圖/monk所以,即使是今天,貢獻過珠峰測量數據的國家也只有英國、印度、尼泊爾、中國、美國等少數國家。測量珠峰的難度,可見一斑。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珠峰!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嬌穎)剛剛,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珠峰。5月27日凌晨2點10分,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從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出發,衝頂珠峰。按照計劃,測量登山隊員將在峰頂豎起測量覘標,開展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量和雪深測量等工作。
  • 珠峰高程精準測量 青島團隊定標探頂
    重新定義珠峰身高的背後,有由位於青島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中國電科22所)研製的「雪深雷達探測儀」的精準助力,雪深雷達探測儀能夠精準檢測珠峰山頂冰雪厚度,結合青島觀象山水準零點到山頂的高程傳遞測量,還原珠峰山體的真實高度。
  • 國產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助力2020珠峰高程測量
    來源:證券時報網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從北坡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完成峰頂測量任務。此前,中國已對珠峰進行6次大規模的測繪工作。證券時報記者獲悉,本次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時攜帶的是由華測導航(300627)研製的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這是我國首次全程採用國產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進行珠峰高程測量。據介紹,此前自然資源部組織了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以及中國地質調查局等單位的精銳力量,編制珠峰高程測量技術設計書和實施方案。
  • 2020珠峰高程測量進入登頂測量階段
    5月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出發儀式在珠峰登山大本營舉行。5月6日,30多名測量隊員從珠峰大本營向更高海拔出發,開啟珠峰高程登頂測量。30多名測量隊員5月6日從珠峰大本營向更高海拔出發,開啟珠峰高程登頂測量。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峰。
  • 對話|珠峰高程測量現場總指揮:中國製造力擔珠峰關鍵測量
    12月8日,隨著珠峰(珠穆朗瑪峰)高程最新數據的問世,這串數字由來背後的登峰測極之路,再次進入公眾關注的視野。 克服重重困難,歷經三次衝頂,2020年5月27日上午11時,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的8名攻頂隊員成功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完成峰頂測量任務。隨後,測量工作全面開展。
  • 珠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測算結果有什麼用……新京報記者就與珠峰新「身高」相關的六個焦點問題,採訪了負責珠峰高程解算的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與專家成員蔣濤,揭秘如何為珠峰測量計算「身高」。釋疑一:珠峰高程怎麼測?
  • 新聞背景:珠峰「身高」測量史
    新華社珠峰大本營5月11日電題:新聞背景:珠峰「身高」測量史新華社記者我國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目前已進入登頂測量階段。珠穆朗瑪峰是全球海拔最高峰,對珠峰高程和相關知識的探求,以及相關技術的不斷進步,代表了人類對自然的求知探索精神,已成為人類了解和認識地球的一個重要標誌。
  • 長沙這所高校為珠峰「身高」測量提供「尺子」
    記者9日從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珠峰高程測量的順利完成,背後有國防科大科研人員的助力,他們提供了一把測量珠峰高程的「尺子」。重力測量過程中珠峰俯拍圖承擔本次珠峰高程測量中航空重力測量任務的智能科學學院代表執行本次珠峰高程測量中航空重力測量任務的張開東博士、曹聚亮研究員為珠峰高程的精確測定提供「尺子」2003年開始,國防科大與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合作
  • 珠峰測量的背後是一部科技進步史
    今年是中尼建交65周年,也是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60周年,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運動員王富洲、貢布、屈銀華完成了這一壯舉。    這是我國第3次成功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為什麼我們要一次次測量珠峰?2020年的這次測量行動,有哪些看點和亮點?
  • 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是怎樣進行的?
    此次珠峰高程測量也是我國對珠峰展開的第四次大規模測繪和科考。最新的珠峰高度是怎樣測出的?人類測量珠峰的技術手段又經過了怎樣的進步發展?本報特約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成員、中尼珠峰測量聯合技術委員會成員蔣濤撰文向讀者解答這些問題。
  • 了解下,長沙這所高校為珠峰「身高」測量提供「尺子」
    記者9日從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珠峰高程測量的順利完成,背後有國防科大科研人員的助力,他們提供了一把測量珠峰高程的「尺子」。為珠峰高程的精確測定提供「尺子」2003年開始,國防科大與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合作,進行捷聯式航空重力儀的研製。經過多年的自主研發,現已發展出三代四型重力儀。
  • 了解一下,湖南這所高校為珠峰「身高」測量提供「尺子」
    12月8日,新華社發布消息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引起世人矚目珠峰高程測量的順利完成背後有國防科大科研人員的助力他們提供了一把測量珠峰高程的「尺子」執行本次珠峰高程測量中航空重力測量任務的國防科大曹聚亮研究員(右)、張開東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