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3日報導,50歲的Baipilli Urvasi和她55歲的丈夫Tirupathi Rao在印度南部的一個果園裡被熊襲擊致死。》》》閱讀推薦:貓咪中毒輸狗血保住性命被戲稱「貓狗獸」 誤食老鼠藥如何急救?
印度安得拉邦Yerramukkam的村民攻擊這隻熊的這段視頻,讓人想起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的電影《荒野獵人》(the Revenant)。
視頻拍攝於6月10日,視頻中,這隻黑熊撲向一名男子,用嘴咬住他的手臂,將他按倒在地。這些村民本來是趕來救援一對被熊襲擊的夫婦,結果先後有7人被熊抓咬成重傷。
據了解,這隻熊誤入了一個腰果果園,但在當地人通知林業部門之前,它襲擊了一名叫烏爾瓦西(Urvasi)的女子,當時她正出村倒垃圾。她的丈夫發現她被熊襲擊後就去救她,結果這對夫婦都被熊咬死了。
一群憤怒的村民趕到後,用棍棒和石頭襲擊了這頭熊,這頭熊最終被毆打致死,有7人在這過程中受了重傷。受傷的7人全部被送往附近的醫院,之後又被轉送往另一家更大的醫院。
野外遇到熊該怎麼辦?
1.避免驚嚇到熊
熊在聽到人類的聲音時一般會自行避開,所以在熊經常出沒的地方行走時要發出聲音。防熊鈴的聲音不夠大,應該大聲呼喝同時有節奏的擊掌。千萬不要做靜悄悄的旅行者,那樣對你,對熊,對其他的徒步者都構成潛在的傷害。
2.不要假設
你不能預測熊會在何時何地出現,所以即使在熟知的路線上也不要輕易的認為不需要製造噪聲。公園內一些頻繁穿行的步道往往被熊的棲息地所包圍,沉默的徒步者會驚嚇到熊並使他們可能攻擊人類。即使最近其他的徒步者都沒有看到熊,也不要因此就假設它們不在那裡。
3.不要認為熊的聽力更好
一些步道的構造使得熊很難看到、聽到、聞到接近的旅行者,在有溪流、迎風或者植被茂密的地方要尤其注意。角落的盲區或者上坡的步道也需要特別關注。
4.避免靠近熊
熊花大量的時間去尋找食物,所以儘量避免在明顯的進食區域徒步,例如各種莓果或冰川百合的生長地帶。尤其要看好你的孩子。儘量組團徒步,並避免在日出前、天黑後出行。
5.不要故意接近熊
熊對空間的需求取決於其心情,每隻熊的行為都是不可預測的。所有的熊都是危險的,尊重它們對於空間的需求。
6.如果遭遇發生
如果你真的發現自己正在接近一隻熊時該怎麼做呢?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回答,因為就像人一樣,在不同的情況下熊的反應是不同的。嚴格遵循所有的徒步建議,是在熊出沒的區域徒步旅行時的最佳選擇。例如,製造噪音來避免可能發生的遭遇。
熊貌似忠厚老實但會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發起攻擊。熊的一些身體語言可以幫助判斷它的心情:壓低頭顱、頭部快速左右晃動、發出威嚇的嗚嗚聲、磨牙齒、耳朵後翻、豎起背頸上的毛做出備戰的姿勢都可能說明熊具有攻擊傾向。熊也可能會用後腿站立起來試圖看得更清楚,但這種行為未必說明他就會發起攻擊。在一定的距離以外,熊很可能聞不到也聽不到你。
大多數的熊攻擊人類都是因為他們受到了驚嚇而產生的本能防守反應。如果你真的嚇到了熊,這裡有一些建議:
1.壓低聲音。和之前發出噪聲來嚇跑熊不同,這時要儘量悄悄的繞開熊;
2.別跑!慢慢後退,一旦發現熊因此而被激怒,則立即停下;
3.讓自己顯的沒有威脅。側身,或者彎曲膝蓋讓自己顯得小一些。
4.用餘光觀察,避免視線接觸。
5.背好包,為可能發生的攻擊做準備。
6.如果你準備了辣椒噴霧,在熊攻擊你時,一定要記得用。
7.如果熊已經撲到你跟前來了的話,那就只能縮在地上,儘量保護好脖子和腹部(背包也是很好的背部護甲),不要亂動,然後……直到你確信熊已經離開。
這些不期而遇通常是很嚴重的,因為往往意味熊正在尋找食物,而你正是它們的獵物。所以,比起單純的防禦,你需要採取一些不同的策略來保護自己。
1.不要裝死!試圖逃跑,建築物、汽車、樹木,都可以利用。
2.如果跑不掉,或者熊跟了上來,使用辣椒噴霧、樹枝、巖石並大聲呼喝。
3.盡一切可能反擊!讓熊知道你不是好惹的!
推薦閱讀
巨石強森紳士手合影昆凌 周杰倫現身力挺被贊「寵妻大魔王」
【大碗視頻】合肥一男子收到陌生快遞 拆開發現是花圈
北京一男子偽裝肢殘行乞 乘管員提醒乘客「別給錢」遭罵
同居女友鬧分手男子求複合未果殺人 拋屍荒井兩月後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