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親節這天落筆,作為送給父親的禮物,對於什麼都不願索取的父親來說,也許這更是能讓他意想不到卻求之不得的禮物。
但相較於母親來說,確實落筆容易,娓娓太難。
我的父親很善良很樂觀,小時候最大的印象就是他的拜把子兄弟很多,又極講情義,所以總是喜歡在外把酒言歡,再加上工作早出晚歸,小時候的記憶裡填滿的全是陪伴一旁的媽媽。這樣的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擔心有一個嚴厲管控的父親會在考試不及格時挨揍,當然,物極必反的是,我似乎缺失的父親的關愛全部失衡的在母親身上汲取,產生了另一個依賴的極端。
父親是不完美的,所以兒時的我幸而不幸。
第一次對大人的打架感到驚恐卻又沒有產生心理陰影的是,我的一個發小的父母,他們總是會莫名其妙地廝打在一起,在我們住的胡同裡叫著罵著,這個時候,母親都會去勸架,而站在門外的我從第一次的害怕的顫抖到後來總是在人群中尋找我的髮小閨蜜,想要陪著她,尤其當我在後來與發小的聊天中心疼的聽她說著對後來父母的打架的麻木。
關於這一點,每當我數落父親抽菸喝酒讓我總是不願回家面對他們的爭吵和父親養育的缺失對我的影響時,母親總是會一改往日對父親的抱怨,反過來勸說著,說你爸還好了,雖然抽菸喝酒又耍酒瘋的壞毛病讓我們深惡痛絕,但你爸有一點好,他從來沒有動過手,這已經很難得了。
「什麼?難道不動手打人就很好了?難道這不是應該的嗎?」我心裡困惑著,後來回想,也許那個時代即使在現在,家庭暴力都是隱藏在很多家庭中的「秘密」,在看透了那麼多的現實,堅忍的母親才會覺得只要我們沒有觸碰到底線,這個家就是幸福的。
而其實,我確實是幸福的,小時候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讓我感受不到父親缺失的意義,而上了初中後,我們的家搬到了父親單位旁邊,離的近了,父親回家方便了,我也才發現,原來父親每晚都是回家的,原來父親一直在身邊,只是大多都在我睡著以後……
再到後來,家裡的經濟越來越侷促,當每次吃飯時,最好的菜、少有的肉甚至在外面獲得的一些難得的小玩意兒,父親都會保護得好好的,拿回家像得了一個稀罕物一樣欣喜的給到我,我也才終於感受到久違的那股子深沉的父愛。
但童年沒有積累下來的陪伴的情感卻似乎不是一日可以建成,與父親的情感很難用一個特定的詞語說清,就好像他冷若冰霜的表情,卻又像他看到友人時的爽朗一笑,讓這種感情若隱若離,埋藏在心底。母親有一次無奈的說,為什麼看別的閨女跟爸爸感情好的有說有笑的,你和你爸咋都沒話跟陌生人一樣。我辯解道,那你怎麼不看人家從小爸爸的陪伴和教育,再說了,我不讓他吸菸他有聽過嘛,我天天跟著抽二手菸……我岔岔著說著……
是的,我想到的全是父親應該給我什麼,我缺失了什麼,卻從來沒有想到父親為我做過什麼和父親不善言辭表達的特徵,而其實,當我痛苦的感受著自己與父親一樣的不善言辭與表達時,當我內心的情感無法傳遞給別人造成冷漠的錯覺時,我的記憶中父親的種種愛的表現才在時光隧道中一點點浮現出來,而我,卻已經成年,回不到可以和父親要肆意撒嬌的年紀。
我習慣於換身處地地去感受別人,我習慣的思維方式是「當你的腳底插入了一根粗鏽的鐵釘子,你會是什麼感覺?」體會一下……
為什麼?因為每當看到別人痛苦時,我總會想起小時候在我面前那恐怖的一幕。兒時,貪玩的自己夜深了回到家,一推門,看到眼前一盆血水,母親正蹲在地上為父親清洗腳上的血,我先是震驚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木訥地站在一旁,這時,母親開口說話了:「你爸為了找你,在外面不小心踩到了一個釘子……」我望向一邊,找到了那個釘子,那是一個厚實約3釐米的已經上了鏽的釘子,上面還有血跡,我心裡驚顫著,腦子裡嗡嗡的,我開始渾身發抖,我想著我該怎麼辦,爸爸媽媽一定會打我吧。父親一聲不吭,過了一會兒,母親還想說些什麼,父親阻止母親不要說了,很冷靜地說,回來就好,我沒事的,你趕緊洗洗去睡覺吧。晚上睡覺時,我滿腦子想的都是如果那個釘子扎進了我的腳裡……,我感受到了那種鑽心的痛……
有一次,我在車上給老公讀我的自我剖析時,淚流滿面,我的老公突然問我:「你到底是恨你爸還是愛你爸?」我愣了一秒,說:「我愛我爸,因為我知道即使他表面冷漠,但他內心是愛我的,他可以把最好的能有的一切都給到我……」
在這個父親節,第一次向父親用文章的形式表達我的愛,謝謝我的父母用盡一生之力保護著我,雖然你們的翅膀已是千瘡百孔,如果還有來生,擁有你們做我的父母,我仍然放棄成為王思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