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智造轉變 向高端邁進——河南許昌加速培育「隱形冠軍」企業

2020-12-25 中國經濟網

  混凝土是常見的建築材料,但技術含量可不低。河南許昌德通振動攪拌科技有限公司「死磕」技術攻關,一舉解決了混凝土材料微觀均勻難題,獲得國家專利授權69項,其中發明專利6項。該公司總經理孟超告訴記者:「靠著自主創新,今年以來新增訂單量、回籠現金量同比成倍增長。」

  許昌市將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推動製造業向「智造」轉變、向高端邁進,如今已湧現出近20家像德通振動一樣的行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萬傑智能的智能主食機械設備國內市場佔有率穩居第一;沃正實業的小型農業機械裝備生產技術全國一流;德威科技的高品質鎂合金輪轂獲得多家國際知名車企的訂單……

  「這些企業規模不大,卻站在行業頂部,發展後勁足。近年來許昌市堅持兩手發力,做優存量、做大增量,堅持『綠色、減量、提質、增效』,以智能化改造、綠色化改造和企業技術改造『三大改造』為切入點,通過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加快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許昌市委書記胡五嶽表示。

  在做優傳統優勢產業存量的同時,許昌市積極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量,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謀劃智能電力裝備、再生金屬及製品、節能環保裝備和服務、高純矽材料、5G等九大重點新興產業。2019年,許昌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3%,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30.1%,對全市工業貢獻率達到43.4%。

  許昌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推動創新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許昌市與北京郵電大學合作,共建北郵許昌基地5G實驗室,加快網聯車、5G紅綠燈等創新成果轉化,打造5G泛在小鎮,「搶灘」5G產業發展高地。

  許昌市改變財政獎勵方式,堅持每年實施一批重大創新專項,對科技創新有成果、有效益、能轉化的企業予以重獎,激勵引導企業向創新要動力。

  許昌市著力搭建科研創新平臺,鼓勵、引導企業建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與科研院所、知名院校探索產學研深度融合新模式。目前,全市建成科技創新創業孵化平臺20多個,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8家,60餘家企業與中科院等20多家院所開展了產學研合作。

  許昌市還把對德合作作為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推動「許昌速度」和「德國質量」實現「嫁接」:大森隧道公司成功併購德國GTA公司;德威科技公司引進德國庫克技術和機器人智能自動化生產線;大張過濾公司引進德國克林高公司的隔膜濾板反衝洗等技術;平煤隆基公司引進德國光伏電池生產技術;亞丹家居公司引進德國迪芬巴赫秸稈板生產線等。截至目前,該市對德合作籤約項目達到123個,落地項目56個。

  日前,許昌進一步出臺了實施方案,計劃通過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傾斜,力爭3年內再培育20家「隱形冠軍」企業,讓100家企業進入「隱形冠軍」企業培育庫,進一步提升許昌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 偉)

(責任編輯:符仲明)

相關焦點

  • 雲南:產業加速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雲南:產業加速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十三五」期間,雲南省不斷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持續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產業加速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雲南省不斷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持續拓展發展新空間  產業加速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 工匠精神打造中國智造 威爾邦入選人民出版社《尋找中國製造隱形...
    10月28日,2018年高端裝備製造企業家峰會暨《尋找中國製造隱形冠軍》(廈門卷)首發儀式在廈門舉行。會議由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市經信局、人民出版社通識分社、高端裝備製造業協會合作聯盟聯合主辦,福建省工業文化協會與廈門國際機電營運中心有限公司承辦。威爾邦作為首批材料類入選企業參加授牌儀式。
  • 聚光燈外 鄭鑽成為國內高端精密刀具細分領域真正的「隱形冠軍」
    相比那些在聚光燈下閃耀的明星企業,在板塊熊牛之間遊走的上市公司,鄭鑽似乎是寂寞的。但正是二十多年來遠離喧囂,潛心篤行,專注與產品研發、專注與技術創新、專注於應用服務,鄭鑽一步一步鑄就了國產刀具標杆,近日出現在工信部的隱形冠軍清單之中。
  • 各具特色的中國隱形冠軍企業們如何「過冬」?
    1中國隱形冠軍的時代特徵中國隱形冠軍企業大多創立於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在經歷了二三十年的發展後,它們呈現出一些與國外隱形冠軍企業不同的特徵。向價值鏈高端邁進當前全球產業競爭越來越成為價值鏈的競爭,誰佔據了價值鏈的關鍵環節,誰就掌控了產業的競爭優勢。
  • 培育隱形冠軍搶佔發展制高點
    縱觀德美日等製造強國的發展道路,基業長青的「巨無霸」企業固然不可或缺,但數不勝數的具有開放包容、開拓創新精神的隱形冠軍企業也是其製造業保持國際競爭優勢的重要基石。隱形冠軍的概念,是由德國著名的管理學大師赫爾曼·西蒙提出,所謂「隱形」並不是寂寂無名,而是隱身在最終產品之後,不為多數普通公眾所知曉。
  •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工業大學校長喬旭:培育化工行業「隱形冠軍」
    2451次閱讀 作者:鬱紅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0年05月26日 收藏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工業大學校長喬旭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出,要發展科技型化工企業
  • 蕭山「製造」邁向「智造」,經濟發展穩中提質!
    蕭山「製造」邁向「智造」,經濟發展穩中提質!、創造,不斷培育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新舊動能加快轉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蕭山經濟發展穩中提質,表現出韌性更強、活力更足、潛力更大的態勢。五年時間,蕭山傳統製造不斷向智造邁進,智慧實驗室、數字工廠、無人車間等不斷湧現。化纖企業用上了工業大數據,各環節實現精準把控;汽車零部件車間內鋪滿5G基站,各工位實現秒級無縫對接;服裝廠引入柔性製造,一鍵下單實現全球訂製……當數字經濟與製造業「聯姻」,蕭山傳統製造「脫胎換骨」,展現出強大競爭力。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產業加速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12月11日在昆舉行的雲南省「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現代產業發展專題發布會透露,「十三五」期間,我省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千方百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持續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產業加速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 智造大國向智造強國的演進:從質量管理看中國智能製造
    本期雲課堂的主題是智造大國向智造強國的演進:從質量角度看中國智能製造。雲課堂是上海MBA響應數位化建設做出的大膽嘗試和創新,旨在發揮MBA全人教育的優質師資隊伍與豐富業界導師的資源優勢,努力來建設一個向全社會開放的在線學習的高效平臺,實現開放共享、融會貫通的理念。本期雲課堂的主題是智造大國向智造強國的演進:從質量角度看中國智能製造。
  • 「山水板芙、智造新城」向高質量發展
    板芙鎮黨委書記歐陽錦全表示,板芙鎮黨委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支持企業發展,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新機遇,大力實施「項目建設年、全民治水年、鄉村振興年」各項計劃,全力以赴推進「山水板芙、智造新城」建設。益達、洋紫荊、冠達等VOCs重點監管企業投入1.15億元升級改造廢氣治理設施等環保設備實現節能降耗。中銘智造、大盛陶藝兩家企業被認定為2018年市服務業新興業態企業。該鎮探索企業高質量模式有新突破。比如,落戶該鎮的長虹智造項目在正式建設前租用3000平方米過渡性廠房,當年籤約,當年投資,當年上規,去年產值近1億元,並有望成為中山市首宗採用「先租後讓」供地方式落戶的工業用地項目。
  • 【湘潭市】高新區:「科技範」扮靚「智造谷」
    這些具有「科技範」項目的落地,將為湘潭高新區打造中部「智造谷」注入強大活力。  今年以來,湘潭高新區將創新指標作為所有引進項目的重要指標之一,著力在高端裝備「專而精」上下功夫,助推園區企業從規模擴張向品質提升轉型;著力布局機器人等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發展從速度提升向結構優化轉型;著力在創新平臺和創新主體的引進與培育上下功夫,實現發展動力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
  • 【青島智造】扎頭繩起家 "中國繩王"隨大國重器"上天入海"
    【編者按】企業是產業的主體,企業強,則產業強。作為工業門類齊全的中國製造業名城,青島正發起「高端製造業+人工智慧」攻勢,在高端裝備領域奮力奔跑,實現從「青島製造」到「青島智造」的跨越。近日,為了解製造企業轉型升級成果,青島新聞網記者聚焦我市新一代「青島金花」培育企業,實地走訪多家製造企業,陸續推出系列報導,看青企如何向高端邁進,持續擦亮島城「品牌之都 工匠之城」的城市名片。
  • 這種世界上最輕的固體我市正在「智造」
    實現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既需要一批龍頭型、旗艦型的大企業集團(金娃娃),又需要分類培育一批擁有「獨門絕技」的「隱形冠軍」。 ——摘自市委書記胡五嶽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形成獨特的「院士經濟走廊」 惠山借「智」決勝產業升級新賽道
    近年來,惠山區先後引進36位中外院士,攜手「最強大腦」,「惠山製造」開足馬力向「惠山創造」邁進。    形成獨特的「院士經濟走廊」    走進位於惠山經濟開發區的中車時代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車間裡空無一人,只有幾臺機器人在「刷刷」打磨著面前龐大的火車頭。「我們研製的這套機器人打磨系統,能使效率提高10倍、工序成本降低30%,而且完全取代人工。」
  • 黃石市定穎電子被評為隱形冠軍企業
    近日,從市經信局獲悉,黃石共有30家企業被全省評為第三批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企業。其中,臺企定穎電子(黃石)有限公司被評為黃石進入隱形冠軍培育企業之一。   隱形冠軍企業是指在某些細分領域裡做到全國第一甚至世界第一的中小型企業。
  • 東莞吹響智造「集結號」,加快打造全國高端裝備製造重要基地
    從上天到下車間,東莞製造的供給側結構性變革正在加速向縱深推進。數據顯示,2014年9月以來,東莞共實施「機器換人」及自動化改造項目3880個,總投資約547億元。項目新增設備111735臺(套),平均產品合格率從87.46%提升到91.55%,單位產品成本平均下降9.19%,勞動生產率平均提高2.49倍。
  • 爭創「智」造企業!走進中建八局建築科技(山東)有限公司產業園
    造企業。爭創「智」造企業,打造國際一流的建築產業隨著國家對環保的整治力度加強,建築產業化的推行,建築業與工業有效結合的模式已成為趨勢。該園區旨在打造集智能製造、智能管理、綠色節能環保、高端建築產品製造及研發於一體,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建築產品「智」造企業。
  • 彭劍鋒:為什麼我國要重視隱形冠軍和行業領袖的培育?
    04   為什麼要研究隱形冠軍和行業領袖?   我們認為,中國現在要培育一批像華為一樣,真正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領先企業,更需要造就一批細分領域的行業領袖與隱形冠軍。中國絕大多數企業不應該追求盲目做大、做多,而是要在細分領域裡面做專、做精、做強、做好、做久。
  • 新研發 重點實驗室支撐佛山智造
    過去一年,佛山堅持以科技創新驅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推動重點領域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加速形成科研與生產緊密結合、創新與產業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企業自建研究中心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因素。
  • 中國國際科技交流中心推出「德國隱形冠軍企業高端裝備路演專場」
    中國日報北京4月16日電(記者 張之豪)為促進中國製造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我國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發展,中國國際科技交流中心於北京時間4月14日下午15時舉辦「德國隱形冠軍企業高端裝備路演專場」線上對接活動,同時啟動「國際技術交易服務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