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薦性國家標準GB/T 4122類別下,有最新包裝生產製作工藝的詳細標準與定義,囊括了從 2008 年到 2010 年頒布定製的共 6 部分內容。
其中,第一部介紹包裝基礎內容; 第二部分介紹機械;第三部分介紹防護;第四部分為材料和容器;第五部分為檢驗與試驗;第六部分介紹印刷;第七部分介紹包裝與環境。
第一部分裡,包裝術語被明確定義為:
為在流通過程中保護產品,方便儲運,促進銷售,按一定技術方法而採用的容器、材料及輔助物等的總體名稱。也指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而採用容器、材料和輔助物的過程中施加一定方法等的操作活動。
可以看出,包裝的設計與生產製作是貫穿「包裝」的主要內容,它複雜而廣泛,開放而嚴密,可以看作是一門應用性的工藝學科。要做好包裝,就需要對包裝軟體設計、包裝材料材質、包裝機械器材以及包裝運輸保存有相當的了解。
只有對一門技術有縱觀地、統籌地了解,才能把握好它的每一個環節。
包裝工藝流程亦如此,我們來詳細參看一下。
第一步:包裝設計。
這部分是建立在科學軟體基礎之上的。
由策劃師決策產品方向、設計師主導設計內容,再通過如Adobe illustrate或Adobe Photoshop或Adobe Indesign及Corel CorelDraw等平面設計軟體,或者Maxon Cinema 4D、Autodesk 3dsMax、Autodesk Maya等立體設計軟體,操作、勾勒、繪製、渲染出包裝盒的設計構成圖、效果圖。
第二步:材料準備。
包裝材料的準備包括紙板、玻璃、金屬、塑料等包裝基本用料和如黏合劑、開切備料等輔助用材的準備、採購。
第三步:包裝印刷。
這一步就是包裝落地的關鍵一步,將設計師給出的設計圖紙,在包裝機器的運作下,進行批量印刷生產,目前主要有膠印印刷、柔印印刷、凹印印刷等工藝。
當然,嚴謹的包裝製作在批量產出前一定要進行打樣試點,有的設計效果或打樣效果不滿意、不合標準,還有多次溝通、反覆設計修改的可能。
第四步:包裝整飾。
包裝整飾是為了進一步改善包裝的外觀做的包裝產品升級操作。普通的印刷已經無法滿足當代人的審美水平,所以,越來越多的包裝整飾、裝飾、修飾工藝逐漸成熟起來。
目前,常見的包裝整飾工藝有:上光、燙印、起凸、複合、裱合等,經過這些工序後,包裝會變得更加美觀大方、靚麗多彩。
第五步:模切裁切。
這一步已經到了包裝成型的最後階段,通過在印製好的包裝模板上,開槽、分切、橫切、複合、分切等工序,讓包裝盒、包裝袋、包裝箱等逐漸成型。其中包裝箱有的可採用印刷開槽機直接生產,效率客觀,但特殊的如託盤類紙箱,除了開槽,仍需如紙盒一般,進行模切操作。
當然,最後少不了手工或機械摺疊,用糊盒機與黏合劑進行糊盒等收尾工作。
大家記得關注四川藝正堂包裝哦,我們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最新的包裝製作知識,敬請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