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等候區還有一排座椅,站累了可以坐會兒,既舒服又安全,也不用擔心曬太陽和淋雨,太貼心了。」9月3日,在新城區青山小學校門口附近新建的家長等候區,一名家長欣喜地說。
當日上午,記者在青山小學校門口看到,家長等候區是鋼結構主體,外觀為藍白色,中間是廣告宣傳欄,前面設有一排座椅,白色的頂棚前高后低有一定坡度,雨天可以很快排出上面的雨水,整個設計充滿現代感,看上去特別「高大上」,既能為等待接學生的家長遮風擋雨,又能維持校門前的秩序,保障道路交通順暢。
採訪中,一位在等待接孩子的家長對記者說:「以前這裡沒有等候區,來接孩子的家長自己找地方待著,道牙上、綠化帶裡都有人,還有站在路上的,特別的亂,導致這段路經常出現擁堵,關鍵是不安全。有了這個家長等候區,我們也有個待的地方,累了還可以坐下來等,放學後交通秩序也不像以前那麼亂了。」
新城區交管大隊四中隊中隊長楊浩告訴記者:「以前來接孩子的家長不是站在綠化帶裡,就是站在非機動車道上,使得學校周邊的交通十分混亂。如果遇到颳風下雨,有些家長乾脆就站到了橋下,既影響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正常通行,也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隱患。鑑於此,新城區交管大隊向上級提出合理性建議,在金海路橋下道路恢復時將學校門前臨街的綠化帶進行硬化,建一個家長等候區域。我們逐級上報,得到批示後就建了這個家長等候區。這裡還可以作為一個交通知識公益宣傳點,家長在等孩子的時候能學到一些交通知識。」
楊浩說:「設置家長等候區最主要是考慮到安全性、省時性和便利性,這是安全工作的重點。青山小學周邊不僅居民區多,單位也多,還有3所學校,又緊鄰路口,上下學時間車輛和行人非常多。為了學生的安全,前期我們在校門兩側設置了學生專用通道,後來又設置了家長通道,將家長與學生有效隔離,之後又在原有的基礎上設置了社會車輛通道,使行人和車輛各行其道,學校附近的機動車道交通順暢了。現在學校門口又新建了家長等候區,從這3天的放學情況看,效果還不錯,路口通行率也明顯提高了。」
市城市道路交通委員會辦公室烏力亞蘇告訴記者:「青山小學與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四中相鄰,每天兩所學校接送學生的家長和車輛較多,周邊時常擁堵,學生上下學時存在交通安全隱患。今年我們和市交管局對全市的中小學進行了多次調研,最後決定首先在青山小學門前新建一個多功能的家長等候區。這個家長等候區容積量大,長50米,寬3.5米;建設速度快,8月25日開始施工,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建成後既能遮風擋雨又能宣傳交通知識,還利用護欄對學校門前進行分離,保障家長及學生的人身安全。下一步我們將會在全市更多中小學附近合理的位置設立家長等候區,為學生和家長的出行安全提供保障。」
丨本期來源:呼和浩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