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這個話題太沉重了。拼出一條血路殺出重圍者,雖凌於絕頂仍不寒而顫,敗北者落荒而逃,有志者東山再起,也有不堪重擊者人生從此一蹶不振。真是一場考試,命運殊途,其中的英語學科是影響學生考試命運的關鍵學科,一起來看看英語考試與學習冰火兩重天的現象吧。
火熱的英語
第一把必修火。英語是中學必修課,從時間線索看,恢復高考之後英語被列為大學必修課,1983年列為高中初中必修課,2000年前後,又列為小學必修課,從分值上看,英語一直作為與語文和數學課平起平坐的必修主課。
第二把改革火。近年高考英語又加入聽力,考察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還提出一年兩考,多給學生一次選擇機會。實際上這些考試改革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英語學習壓力。
第三把培訓火。2020全國參加高考考生人數將突破千萬,創下歷史記錄,高考競爭日趨激烈,學生學習壓力越來越大。不少家長為了能使孩子在激烈的考試競爭中佔據上風,都爭著把孩子送進各種英語補習班,不管是老師辦的補習班也好,還是私人培訓機構或者連鎖培訓機構也好,從不缺少生源。
寒冰效應
一重質疑之冰。原浙江大學教授鄭強在演講中講到:「英語耗費了中國青年的寶貴時光。這20年裡,我們過分誇大了英語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一語激起千層浪,引發了全國人民大討論,甚至有人藉機發揮,上綱上線,錯誤的理解為鄭強主張高考取消英語,惹得鄭教授不高興,鄭重發表聲明表達自己的觀點。
實際上鄭強教授並沒有取消英語高考的意思,他是痛惜青少年在求學道路上,在英語學習方面,無論時間還是精力都付出了太多。現在小學二年級即開設英語課,高中畢業的話需要學習11年,如果考上大學還需要學習四年,15年的時光!而英語學習最艱苦的時候是在初高中六年,每天用在英語方面的時間差不多需要兩個小時以上。
而真正走向社會有多少人能用得上,又有多少用處呢?
二重創新之冰。相對於其他學科,英語學習是最沒有味道的學科。一切英語學習都是圍繞句子翻譯,單詞,枯燥!短語,枯燥!句型,枯燥!而單詞是英語學習的基礎,英語高考成績與學生掌握的詞彙量成正比。高三學生要想取得理想成績,需要熟練掌握3500個單詞,大學四級英語需要掌握4500個英語單詞,大學六級英語詞彙量6000個。
機械反覆地學習英語,是不是在抹殺學生的創新精神?
三重人才之冰。一部分學生尤其是農村學生,英語明顯處於劣勢,這其中不乏一部分學生理化成績非常好。他們有的很努力,但是無奈不擅長外語語言學習,我們經常會看到英語課堂上這些學生暈暈乎乎熬了一天又一天,甚至趴倒一片;英語考場上三分鐘做完試卷就呼呼大睡,單詞都不認識,真的沒有辦法。
我們總強調成績均衡才是人才,英語學不好的就不是人才?自然學科學的好的就不是人才?這些學生由於英語什麼也不會,長期生活在壓抑中,潛力被壓制,聰明才智難以發揮,高考也不能給他們較好的平臺,甚至中考都已經被殘酷淘汰。
英語,成為冰封他們破繭的牢籠。
結語:期待真正的英語考試改革
英語也就是一個走向世界,開闊視野的交流工具,很多大學生參加工作後,實際上真的不怎麼需要英語,比如中小學非英語老師,大部分基層公務員等等。所以英語作為高考必考科目的確不合時宜,最起碼要考慮設置一些外語非必修專業,給一部分考生一個發展機會。
從目前的情況看,短時間內實現高考英語非必修並非指日可待,所以各位學生只有全力以赴平衡發展各個學科。學好英語必須有一本好資料,《五年模擬三年中考/高考》大家都不陌生吧,這本書是全國英語學習使用最廣的一本資料,初中高中各階段均可以使用,極力推薦,要注意選好對應年級。可以點擊下面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