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說理財理財,很多人以為理財就是買理財產品、買基金買股票,其實,理財是一種生活方式,是對自己生活的規劃。
國家有一個又一個的「五年計劃」,作為我們個人來說,也應該有所規劃。
理財往大了說,可以是對未來的期望,往小了說,是我們開始學著整理自己的生活。
理財的第一步就是要學會記帳,只有清楚了自己的支出、收入、負債、儲蓄和投資,心裡才能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有底,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下一步行動。
1、花一筆記一筆
記帳不僅僅只是記個數字,要想徹底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一定要進行細緻地記錄。
剛開始記帳的時候可能不太適應,花完了也沒什麼感覺,直到想起來再記的時候已經忘了自己花的是什麼了。
別看現在都是用手機轉帳付款,支付軟體裡都有記錄,如果當時沒有及時記帳,隔了幾天讓你再看買的到底是什麼,不一定能夠想得起來。
所以想培養良好的記帳習慣,就要花一筆記一筆,最晚也要當天的帳當天記,不要拖延。
記帳軟體推薦全宇宙都在用的隨手記,類目清晰,直觀方便。
2、不但要記錄數字,還要記清事項
我媽給我講了個她們幾個老夥伴出去玩的事情,有一個年紀小一點的阿姨自告奮勇記帳,管理財務,大家出於信任就讓她管了。
結果一看她的帳本,就寫著325,1000,289這樣的花費數字,連日期都沒有,更別提錢花在哪了,出去玩了好幾天,帳目一塌糊塗,搞得大家都不開心。
我們平時記帳也是如此,對於自己的帳目要分門別類,吃飯、路費還是收入都要分類,買了什麼東西,在哪買的,做了什麼賺的外快收入,也要記錄清楚。
我還會在記錄的時候額外標註一下心情,特別是買了划算的東西,回頭梳理帳目的時候也能醒目地提醒自己這筆開銷,是花在刀刃上的。
3、通過記帳看清財務狀況
大家一定都有這樣的時候,明明沒覺得自己花什麼,帳戶裡卻沒有多少錢了,仔細一看帳本,才發現花銷那麼大。
這些花銷肯定有一些是不必要的,如果它們能成為儲蓄或投資會不會更好呢?
堅持一段時間記帳,你就會對錢的概念立體起來,也更加直觀,因為花出去和掙到的每一筆錢,都是那麼清楚的在眼前。
那一個個數字都在向你喊著:「我覺得你還能再多掙一點,再少花一點。」
定期對自己的財務狀況進行整理和復盤是我們學習記帳的目的,通過分析支出、收入、儲蓄、投資等情況,能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自己。
看著那些數字,是會讓人對自己的生活產生無限思考的。
一方面降低消費欲望,買東西的時候多想一想,「我真的要買這些嗎」「這些真的都是我需要的嗎」,另一方面,可以仔細研究下還有那些持續增加收入的渠道。
控制自己的消費欲望,提高自己的賺錢能力,而不是想著去借錢消費。
那些消費主義的話術,只是想從你的口袋裡拿出錢而已,並不是什麼「寵粉」。
一瓶眼霜300塊錢,月薪三千和月薪三萬對這瓶眼霜的認知是不一樣的,月薪三千買這瓶眼霜就屬於奢侈消費,月薪三萬買這個就屬於正常消費。
所以想要多買東西,還要多賺錢才是。
記帳是一個讓我們整理生活的方式,也是學習理財的開始,健康的財務狀況會讓我們更有底氣面對這風雲變幻的世界。
好好生活,從記帳開始。
來源:隨手記社區
作者:卡西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