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天公
閩南人正月初九「拜天公」是一件不亞於除夕的大事。除了感恩外,也祈求天公在新的一年賜福給全家人。祭拜天公的供品,包括豬肉、雞鴨、魚蝦、甘蔗、柑橘、紅龜粿等等。天公生的祭拜儀式,是從初八深夜開始,一直持續到初九凌晨。祭拜儀式過後,全家人吃一頓豐富的年餐,以示團圓、吉祥。
漳州天寶玉尊宮拜天公
每年初八晚10時至初九凌晨1時,盛大的拜天公儀式在薌城區天寶鎮珠裡村的玉尊宮舉行,100多隻已宰殺的豬羊被抬上供桌,千名香客一齊祭拜「天公」,場面壯觀。儀式上,大家向「天公」行祭拜禮、上香膜拜、奠燭、敬供品、獻鮮花......
按照節日習俗,初八晚上,全家老少必須「守壽」到初九凌晨,各家鞭炮響起,向天宮磕頭作揖,希望天宮保佑人壽年年,四季平安。
儀式現場
出於對「天公」的敬畏,閩臺民間極少供奉玉皇大帝的雕像。但是,始建於唐代的漳州天寶玉尊宮和二戰末新建的臺灣宜蘭草湖玉尊宮,不僅同名,而且同樣供有威嚴的玉帝金身。尤其是在海峽兩岸各自建立的天公廟中,命名為「玉尊宮」的,僅有兩座,即漳州天寶玉尊宮和臺灣宜蘭草湖玉尊宮。
玉尊宮初名開元觀,唐高宗年間肇建於漳浦縣李澳川。唐貞元二年(公元786年)遷建於州城西隅做蕎巷,明洪武二十年改為今名。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援閩粵軍陳炯明部駐在漳州,玉尊宮被毀。後經信眾商議在天寶鎮五裡沙村後坑社建簡易廟宇。20世紀90年代,臺灣宜蘭草湖玉尊宮管委會主任李炳南教授幾次率團前來考察、參香。隨後,該會捐資600多萬元人民幣重建玉尊宮主殿,並於1999年1月9日落成。
從1999年臺灣草湖玉尊宮援建天寶玉尊宮後,這「兩宮」幾乎每年正月初九都會同時舉辦相同的「天公誕」大型祭拜儀式,每到此時,臺灣、香港以及海外華人信眾、在閩在漳臺商紛紛前來祭拜,規模盛大,參拜人數逐年遞增。
正月初九五更天
三牲五穀放桌邊
一家老少站相依
一拜豐收財運添
二拜健康笑眯眯
三拜團圓不分開
真心許願嘴要甜
響炮共慶天公生
拜天公——時間
越早敬供越有誠意
一切準備工作,都得在初八晚上,也就是今天就得都準備好。祭拜天公的時間約從今晚11:00至明天凌晨1:00之間開始,一直到明天清晨七點前都可以。
拜天公——物品
好吃的食物全部交出來喲
五果(柑、橘、蘋果、香蕉、甘蔗等水果)
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綠豆等)
五牲(公雞、鴨、魚、卵、豬肉或豬肚、豬肝)
甜料(生仁、米棗、糕仔等)
紅龜粿(像龜形,外染紅色,打龜甲印,以象徵人之長壽)
香燭、元寶金、蓮花金,摺疊成元寶的樣式,百合、菊花、水仙花,也整整齊齊地擺上供桌。當然,用來敬奉給天公的金紙,也必須是特製的、大一號的「天公金」,別的神祇自然無權享用,非常講究。
作為同安人,這些細節你一定要懂!
▽
拜天公—— 儀式
趕緊做好前期準備
拜天公時,可分兩類:一是家中正廳有吊天公爐者,二是家中無天公爐者。若是家中有帛天公爐的話,可把供桌設於大公爐下向門外的方向,表示向天恭迎天不尊駕降臨;若是家中無天公爐者,則可將神桌設於前門口或中庭向天的方向。
祭拜時,打開大門,穿戴整齊,由家中男主人手持大香,並依長幼順序上香,其餘各人拿上小香祭拜,隨後將元寶金紙等燒掉,答謝一年能有好的收成,並祈求來年有好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