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深沿江高速上驅車
經過空港新城片區,遠遠眺望
目光就會被綿延在
銀色海岸線邊的一片藍色金屬「海洋」吸引
富有活力的海天藍隨起伏的海浪翻湧
向前漸變至簕杜鵑紫,彩色絲帶隨風飄舞
波濤之中,一條白色巨龍破浪排空
昂首出海
……
這引人注目的,正是深圳建市以來最大的單體建築——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在朝陽和照明燈的雙重映照下,它猶如粵港澳大灣區灣頂的一顆璀璨明珠,正向世界潺潺散發著耀眼光芒。
昔日,珠江西岸南沙、番禺、順德、中山一帶勤奮勇敢的疍家人搖船過江捕魚,並以船為家集聚於此;如今,這裡展會期間人來車往,世界各地展商遊客如織,成為華南地區又一新的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匯聚地和產品展示地。片區商業高樓疊起,新建道路車水馬龍,景觀風貌別具特色,會展商貿氛圍正逐步濃烈。
隨著備受矚目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一期)建成運營,綜合管廊及道路一體化、截流河、國展立交、地鐵等八大重點工程高品質高效率實施,道路、橋梁、水電、景觀、智慧公交、雲巴等50餘項會展配套工程加速建設,空港新城已從一片灘涂蝶變為一座初具規模的灣區新城。隨著冰雪文旅世界、海上田園升級改造、海洋新城規劃建設等重點項目的推進,未來這片45平方公裡的區域,必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的焦點,成為推動深圳市、寶安區發展的新引擎。
充分發揮三級協調機製作用
保障空港新城開發建設
改革開放40年來,跟隨著深圳的發展步伐,寶安從加工製造業起家,逐步成為深圳的製造大區、智創高地,但是,相對於深圳西部的產業發展,這裡的城市建設卻顯得相對滯後。而「大空港」這一概念的提出,則給深圳西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空港新城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灣頂、珠江口東岸,規劃範圍為西至珠江治導線,北至茅洲河,東至松福大道,南至福永河,約45平方公裡,是深圳市十八個重點開發區域之一。
由「三城一港」——國際會展城10平方公裡,海上田園城8.8平方公裡,海洋新城7.44平方公裡,以及寶安綜合港區及一些水域組成。
2018年,火紅的空港建設
經過了五年的開發建設
雄偉壯闊的空港片區已由昔日的魚鰛地
變成一座初具規模的新城
■ 早在2011年,「大空港地區」的規劃就開始提上日程。
■ 2014年12月,《大空港地區綜合規劃》空間規劃通過深圳市政府審議,其定位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核心區、國際航空樞紐、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基地。
■ 2015年12月,寶安區同步成立了大空港新城發展事務中心,對空港新城的規劃建設進行整體統籌。
空港新城開發項目眾多,涉及廣泛,為此,深圳成立了市、區兩級指揮部,按照「優先主體項目、市政配套先行」的建設原則,將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建設列為重中之重,與周邊市政配套工程同步設計、同步開工建設。
2016年,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工建設
面對高強度集成開發的
任務和工程交叉嚴重的局面
空港新城在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
三級協調機製作用
第一級
深圳市重點區域開發建設總指揮部和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建設指揮部,全面領導片區開發建設及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建設工作,統籌協調重點為市管工程;
第二級
寶安區重點區域開發建設分指揮部,由寶安區區長擔任總指揮,分管區領導擔任副總指揮,統籌重點為區管工程,協調對象為區級層面的職能部門和片區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並對片區整體進行統籌管理;
第三級
由寶安區大空港新城發展事務中心牽頭,以寶安區重點區域開發建設分指揮部辦公室空港新城執行辦公室名義開展工作,對片區的供電、給排水、工程交叉施工、安全文明施工、「三防」、場地管理、臨時道路管理、工程進度等具體工作進行全方位協調。
大空港新城意象圖
寶安區大空港新城發展事務中心主任陳志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
三級協調機構權責清晰、分工明確、互相配合,為片區開發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溝通機制和有效的協調機制,共同推動了片區的開發建設。
為解決片區同時開發建設範圍廣、技術力量嚴重不足等問題,空港新城建設還有效利用技術團隊力量,實行「雙總師制」「工程顧問制」「景觀顧問制」,並委託物業管理機構對片區內的公共配套服務設施、公共區域秩序等進行統籌管理,在規劃、建設和景觀領域分別引入第三方力量,從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公共區域秩序管理等方面,為空港新城片區開發建設保駕護航。
多措並舉之下
空港新城迎來了一個又一個高潮
開發建設最緊張的時候
空港新城片區有多達2萬人、100餘臺塔吊
在施工現場同時作業
場面極為壯觀
2018年如火如荼建設中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保質保量實施會展配套工程
構建「藍海紅樹、展城綠脈」
作為全球最大的展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無疑是空港新城最閃亮的名片。2019年9月28日,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正式落成。
■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總建築面積160.5萬平方米,室內展廳面積40萬平方米,整體建成後是全球最大的會展中心,可滿足各類大型展會活動的舉辦需求。
■同年11月4日,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首展——2019年寶安產業發展博覽會、深圳市國際智能裝備產業博覽會拉開帷幕,吸引了國內外600多家企業報名參展。新展館賦能展會,讓2019寶博會呈現出不少令人驚喜的亮點。
■隨著越來越多的展會落戶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極大地提高了深圳市展覽場館基礎設施水平,為深圳搶佔會展業未來發展制高點,打造比肩漢諾瓦、上海等城市的國際會展之都,以及為新的經濟發展增長極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0年10月,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客似雲來
圍繞著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這一「超級工程」
五年來
空港新城內高效率高品質實施了
綜合管廊及道路一體化、截流河、國展立交
地鐵等9大重點工程
強力推進
道路、橋梁、水電、景觀、智慧公交、雲巴等
50餘項會展配套工程建設
總投資達690億元
雲巴建成效果圖
空港新城區域內的市政交通網絡已初步形成
會展中心周邊完成了10條新建道路、2條改擴建道路、6條綜合管廊、7座橋梁工程建成投用,形成了繞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三個道路閉環和多個出入通道的「六橫四縱」主幹路網體系。
2019年4月底,全國首創設置潮汐車道收費站的廣深沿江高速國展立交完工,並於11月初正式通車使用。
會展智慧公交專線和機場接駁直達專線如期開通服務,實現了國際會展中心與地鐵11號線塘尾站、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的無縫快速接駁。
軌道交通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穗莞深城際線於2019年12月15日通車使用,地鐵12號線和20號線也在有序推進。
空港新城雲巴示範線L1線工程已取得概算批覆。
空港新城周邊市容環境也煥然一新
據陳志華介紹,國際會展中心周邊片區「9+8」環境整治提升項目已基本完成,其中,臨近國際會展中心的福園二路、福洲大道、鳳塘大道、蠔業路、展覽大道等重要通道兩側立面提升工程全面完成。累計完成重點區域環境提升工程3個、道路綜合整治工程7個、城市環境品質提升工程6個。
考慮到需要為國際會展中心營造一流的景觀環境,片區還藉助專業景觀團隊力量,對會展片區總體景觀規劃及新建道路景觀開展了集中整治和整體提升,選取進入國際會展中心的三條重要通道打造景觀門戶,分別是廣深沿江高速國展立交收費站周邊的藍海門戶、與深圳機場T4航站樓連接的展城門戶和東側建成區主要通道周邊的創享門戶,為進入會展的訪客營造愉悅的景觀體驗,構建「藍海紅樹、展城綠脈」的景觀格局。
綜合管廊及道路一體化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集汙水管道、燃氣管道、排水管道、電力線、光纖電纜等管線於一體,是提升城市發展質量、創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舉措。
空港新城的綜合管廊及道路一體化工程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該工程包含19條市政道路,其中8條道路設置綜合管廊。道路總長度為29.28km,綜合管廊總長度為16.92km。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橋涵工程、巖土工程、給排水工程、照明工程、通信工程、綜合管廊工程等。
綜合管廊工程的建設,不僅提升了城市管線的統一規劃管理工作,方便管線搶先維修以及市容保養,也使城市鋪設新管線以及搶修管線時,再也不需要對市政道路「開膛破肚」。
空港新城啟動區綜合管廊及道路一體化工程項目
藉助「雙區驅動」機遇
著力構建「1+2+3」的產業體系
在空港新城大開發大建設的五年裡,2萬餘名建設者在這片熱土上努力拼搏、揮灑汗水,爭分奪秒、攻堅克難,創造了又一個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的奮鬥奇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價值觀入骨入髓,這正是深圳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敢闖敢試、勇往直前的一個縮影。
空港新城截流河效果圖
而與空港新城建設同步的
是空港新城戰略定位、規劃、功能
不斷優化與提升
▼
面對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的歷史機遇,空港新城正著力構建「1+2+3」的產業體系,即以「現代會展+」產業為核心主導產業,重點推動智能裝備製造產業、電子信息產業技術升級,重點培育海洋裝備及電子信息產業、航空裝備及電子信息產業、生命健康產業。
會展業是「1+2+3」產業體系的龍頭
新展館的落成
必將引領深圳會展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依託寶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雄厚的製造業基礎,空港新城將以會展為核心驅動和戰略性節點,結合空港、高鐵等區域性交通支撐,發展會展商貿、創新研發、國際物流等與臨空經濟緊密相關的功能業態和產業集群。
通過新業態、新產業形成的集聚效應,將鼓勵現狀工業區自我升級和創新、產業規模化和鏈條化運作,淘汰低端汙染型工業,培育出的會展經濟、物流經濟、海洋經濟等新業態正在成為寶安現代產業體系源源不斷的新活力,逐步形成智慧產業集聚高地。
2020年,國際會展中心觀展人流如潮
1
隨著灣區4A級旅遊目的地——海上田園的進一步升級改造,未來的海上田園將打造成為世界級灣區生態文旅度假目的地。
2
同時,全球最大的室內滑雪場將落戶空港新城核心商貿區。
3
聯同海上田園升級改造,空港新城將重點發展餐飲、住宿、醫療、教育等生活配套和文化娛樂、運動休閒、健康養生、主題樂園等體驗經濟,在充分保護好紅樹林溼地等寶貴生態資源的基礎上,將會展業與文化旅遊業緊密結合,強化會展、田園、休閒、文化、產業的融合。
藉助「雙區」機遇,空港新城將依託
地處珠三角脊梁的區位優勢
協同長安濱海灣新區,發揮平臺效應
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端功能集聚
↓
大力引進國際業務總部、窗口企業和涉外專業服務機構,形成多層次、寬領域、全產業鏈的會展組織體系;
積極發展高端酒店、商業設施、文化娛樂等功能,培育「現代會展+」生態圈,打造集會展、商貿、購物、文娛為一體的「24小時活力」會展經濟圈;
提升空港新城會展片區面向城市和灣區的公共服務供給能力,未來與海洋新城共同構建深圳西部城市中心,輻射福海、沙井、松崗腹地。
曾經,一座全球最大的雄偉會展建築在海邊魚鰮地上拔地而起;未來,一顆璀璨的明珠將在粵港澳大灣區灣頂冉冉升起。
它將是深圳建設中國南方會展中心城市的助推器,是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先鋒範例,是粵港灣大灣區建設的前沿陣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先鋒樣板。
雄踞粵港灣大灣區灣頂的空港新城必將續寫深圳改革開放新徵程的傳奇,成就深圳西部城市中心。